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清华国际安全论坛热议“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

发布时间: 2015-04-17 13:13:05    来源: 清华国关    作者: 世界和平论坛    责任编辑: 张林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于4月12日在人文社科图书馆大同厅举办了第十二期清华国际安全论坛暨“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七位专家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就中国崛起对世界秩序的变化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崔立如先生做了点评。

当代院院长阎学通在致词中阐述了会议主旨,界定了国际秩序、国际秩序观、国际体系等概念的定义,并就如何分析国际秩序观的作用提出思路。在上午的第一节讨论中,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周边战略中心主任周方银教授就《中国崛起能否带来世界秩序的变化?》做了主题发言。他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有可能成为为世界权力“和平转变”的一个案例,但这个安例不足以说明国际规范也会转变,因此对现行世界秩序不会构成太大冲击。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门洪华教授从国家实力、目标与战略设计三个维度探讨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互动。

崔立如院长结合两人发言做的点评认为,有关“世界秩序”论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对国际权力重新分配”,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困惑或恐惧产生于它中国崛起结果对现有秩序影响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研究现有国际秩序的关键问题。

第二节讨论中,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的高程副研究员主要谈了《中国道路与中国崛起的国际秩序观》。她认为,在“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政策的设计和实施中,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已初现雏形。通过对比英美等国崛起的历史及对当时世界秩序的冲击,她指出大国的国际秩序观在崛起阶段和成为领导时是有差别的。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徐秀军副研究员在题为《中国崛起与未来世界秩序构建》的报告中从“全球化”、“政治/经济驱动力”、“一体化、碎片化、网络化”、“世界秩序的形成”四个方面阐述其理论。阎学通教授针对二人的发言进行了评论,认为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是对现有秩序的补充还是挑战是由外部判断的,因此中国提出的秩序观需要考虑其他国家如果判断。

下午第三节,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李彬教授、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赵通研究员、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吴日强副教授依次就“核武器与世界权力格局”、“海基核力量与亚太安全秩序”和“中国需要怎样的核力量”阐述了观点。崔力如院长针对发言提出看法,认为核武器对维护当前国际秩序稳定性的作用是应给予肯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马燕冰研究员主持了自由讨论环节。来自首都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专程远道而来的京外学者、清华的学生和媒体记者们踊跃发言,专家们耐心解答。会议结束时,大家都意犹未尽。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会议学术水平很高。一些参会人员建议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能增加“清华大学国际安全论坛”的举办频次。

评 论

清华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