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智库激辩场:“世界秩序”该不该被“重建”?

发布时间: 2015-05-17 16:43:56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张林    责任编辑: 张林

在二战结束七十周年和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历史时刻,官方、民间、学术界和媒体都在开展一系列的纪念活动。二战结束七十周年以来世界秩序经历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在近日举办的《重建世界秩序——关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新书发布会上,参会的学者就二战过后,“世界秩序”是不是应该被“重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世界秩序正处在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刻

书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庞中英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之一。他在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尤其是G20方面的研究都受到了国内外极高的关注。庞中英教授指出,当今世界秩序正处在一个是否发生有意义的变革与转型的关键时刻,然而西方倡导的全球治理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没有像历史上秩序转换时代的大的动荡,但确实到了重建世界秩序的时候。学术应该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超前性,应该提前探讨这一话题。他预测,明年的G20峰会对全球治理的转型是个关键点。

中国在世界秩序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未来如何演化便成为智库必须关注的问题。原中国经济出版社乔卫兵副主编表示,由于中国国际力量的迅速崛起,加大了中国在区域性包括全球性的治理中的话语权,对全球治理的转型以及世界秩序的重建无疑带来了更多的变量、中国印记和中国因素。前不久风生水起的亚投行的创建,“一带一路”的推进,以及丝路基金的设立,无不说明了中国在当代全球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事情才刚刚开始,未来如何演化,将是我们必须给予更多关注的课题,也为我们研究全球治理与中国的学者提供了更好的学术机会。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志洲在研讨会上也认为,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交往方式不断改变的一个世界当中,全球化的日益增进的突飞猛进的世界中,这个秩序不够用,所以,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问题越来越多,旧的仅仅是民族国家传统的方式,所以,治理方式需要改变。

重提“韬光养晦”:千万不要把“重建”挂在嘴边

中国国际关系协会理事高志凯曾做过邓小平多年的翻译,他提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认为,在今天世界秩序是不可能重建的,因为现在的世界秩序没有被摧毁,所以,没有理由、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重建。世界秩序总是可以更好,但是现在说重建世界秩序有点言之过早、言之过急,甚至有点言之过过。

高志凯重提“韬光养晦”,他提醒舆论:“秩序还没重建,最后现有的国际秩序、世界秩序反而被它加强了。千万不要把重建世界秩序挂在嘴边。”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林宏宇的观点与高志凯一致。他也表示,对目前中国融入国际秩序和发挥作用的时候,应该韬光养晦。“最近我们谈‘一带一路’、亚投行,也是过于看到它的好处。实际上很多东西都是利弊相生的,没有全得,必然有弊出来。”

建议:慎用惯性思维,重义轻利多做贡献

在二战结束七十周年到来之际,西方学术界关于新的世界大战的讨论正在涌现一个新的高潮——认为世界大战是有可能还会发生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冯钺指出,一定不能用自己的历史和习惯来推测别人,如果那么推测的话,我们肯定要犯错误。历史不一定是线性发展的,但是我们往往是受到一种从小的教育影响,这就造成一种线性发展的概念。

林宏宇提出,中国未来在塑造过程中,一定要多贡献,这方面中国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中国人一直强调重义轻利,这样的好传统需要不断挖掘。习主席强调一种共赢、多赢、非零和,共享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的包容性,这个力量甚至会超过高铁的力量,规范的力量。

智库应该成为一个流动的、开放的交流场所

“如今我们经常会把全球这个词挂在嘴边,这本身就是一个时代的变化,所以这个时代很值得我们去全力推动。作为智库的一份子,在这个时代应有所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

智库为学者的思想碰撞提供一个宝贵的机会,观点在辩论中不断被证实被修正,螺旋上升。正如林宏宇所说:“智库不应该是固化的,应该是流动的,开放的,交流的,应该是一种像风一样在不断的交互中产生idea。”

这样的智库激辩场,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