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领军人物

胡鞍钢:通过“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重塑经济地理

发布时间: 2015-05-25 13:56:49    来源: 新华教育    作者: 张林    责任编辑: 张林

胡鞍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今天我就“一带一路”的战略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将我们对“十三五”,甚至2020年、2030年中长期的一些设想交换一下想法。

我的核心观点是:通过中国国内的经济一体化,以及周边区域的一体化,进而经济全球一体化重塑两个经济地理,一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二是重塑或者推动世界经济地理。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在理论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更多的从实证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全球发展战略的关系。

2004年后,我们可以看到地区差距在明显下降,而且到2012年已经低于1990年。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信念,也就是在发展过程中不一定差距是必然拉大的,通过两只手,通过建立要素的统一市场。今后来看,我认为如果我们把区域的发展战略做一个分析的话,其实今天所提出的党中央的三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协同发展战略。这些大的战略就构成了,继承前面四大板块,我们称之为是“4+3”。它不仅对我们960万平方公里进行重做本身的经济地理,加速区域一体化,国内一体化,特别是形成我们所说的以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通讯基础设施、电力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等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促进了我们这个大的统一市场的形成。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来最核心的还是需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我们虽然不大懂得经济地理或者新增长贸易理论,但我们实践,无论是从领导人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形成一个共识就是“要想富先修”,既是简单真理,又是难以实现的一个真理。恰恰中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够推动我们的现代化,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四化同步”,我们人为到了“十三五”,特别是长远的角度看,要重提基础设施现代化。从“四化同步”到“五化同步”,到2030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过去我们考虑的是国内,现在我们也可以帮助其他国家来做这一点,可以说中国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将带动这一轮的全球的基础设施现代化。

我们可以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是有效投资、长期投资,或者说从寿命角度来看接近零成本的投资。特别是降低所有我们说的市场主体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这样通过“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就会达到三个重塑。

第一、进一步重塑中国经济地理。

第二、进一步推动和重塑“一带一路”的经济地理。

第三、第一步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评 论

新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