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智库专家为G20把脉:将全球治理纳入G20计划

发布时间: 2015-07-31 17:21:41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毅欧    责任编辑: 毅鸥

中国网讯 (实习记者 蒲俊)2015年7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最重要20个大国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听众参会,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201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G20峰会献计献策。

G20智库论坛(2015)现场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指出,在这样一个全球的背景趋势下,G20将面临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会有切实的增长,它会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重新思考他们的消费模式以及做出的决策,比如在消费、劳工和资本上有所不同。我们现在面临的更多的机遇,各国领导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到全新的市场环境下。为此,我们需要创新框架和政策指导,需要G20给全球经济提供领导力,促进合作和全球谈判。与会专家纷纷踊跃发言,多位智库学者指出了G20现存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

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刘志勤认为,需要给G20做一个体检报告。首先需要检查一下心血管系统,也就是世界经济结构的核心系统。第二个表征是供血不足,意味着我们的投资和消费乏力。第三,在中国所有的体检都有“三高”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应用到经济方面就是高生产成本、高福利支出和高税收。第四,我们要检查循环系统,即金融循环不畅。为此,他建议:第一,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主动治疗方案,避免消极被动治疗;第二,我们要加强投资和刺激政策,提高就业和创新能力;第三,建立金融监管联盟,保证G20成员的金融稳定和安全;第四,避免在经济方面,为出于政治目的制裁任何国家,因为对任何国家的制裁都将对整个世界造成影响,我们必须要在使用制裁方面特别小心,不要让经济制裁成为政治目的的推手;第五,建立一个G20的共同富裕基金,专门负责解决贫困、就业、教育及其它亟须的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仲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仲义认为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和不平衡性,不仅仅是一个挑战,而且也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他指出,第一,G20应该进行结构改革,因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制造世界经济的主要的推动者;第二,G20应该落实它的承诺,进行平衡的、包容性的可持续增长,方式就是支持联合国2015年以后的发展战略,真正的解决新兴国家、新兴经济体的问题;第三,G20应该支持一些新的平台、新的倡议和新的机制,来优化全球治理,“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就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土耳其共和人民党(CHP)主席顾问尤素福•伊苏克

土耳其共和人民党(CHP)主席顾问尤素福•伊苏克先生认为,目前科技在全世界进行应用,但知识的鸿沟越来越大,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超过数码鸿沟的大的挑战。他希望在G20进行良好的全球治理。但科技发展并没有在G20中发生最好的作用,这些问题可能是特别区域性的,现在很多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这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在很多的经济领域的问题,就是首先要运用科技进行分析和解释我们的一些投资的行为。他认为,在G20的议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加强科技合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院亚当·瑞格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院亚当·瑞格认为,G20需要一个对话程序,使工作更加有效,“在G20我们有工作计划、投资计划、创造就业计划、行动计划、反腐计划等其他的一些计划。这些行动计划和策略是我们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能是会跟公众造成一些困惑,这对领导人们和公众是很好的,他们会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进行工作。”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

尽管多位专家学者指出了G20的现存问题,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仍然对G20持乐观态度,她认为作为一个国际组织,G20在全球范围内的治理业绩良好,赢得了最好的声誉,它是全球治理中的最好的一个组织,如果要进行框架的改革,就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我们的工作其实将来会非常复杂,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全球的治理也会纳入到G20的计划中。在一些国家和区域的机构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体化的经济,同时提高全球良好治理,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她认为,这些意见应该通过讨论落在实处,而不仅仅限于讨论,“我们的目标是雄心勃勃的,我们需要一个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接手了“一带一路”,并且是2016年G20的轮值主席国。所以,现在是一个黄金时期。”

摄影/蒲俊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