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报告详解海归生存现状

发布时间: 2015-08-17 16:54:31    来源: 中国网    作者: 戴丽丽    责任编辑: 戴丽丽

发挥海归作用将极大推进中国未来的创新

——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报告详解海归生存现状

“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发布会

中国网讯 (记者王琳 实习生王瑟)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旗下中高端招聘平台智联卓聘于8月16日在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联合发布“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该调查报告自2015年2月启动,共收到913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男性占54.9%,女性占45.1%。海归留学的国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为主。报告全面展示了近年来留学人员留学国家、专业方向、花费、收获、发展趋势等,并对留学人员回国原因以及就业、创业方向、状况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解读。报告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执行秘书长苗绿博士发布,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

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智联卓聘创始人郭盛指出,从调研报告来看,海归的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乐观,有经验的海归最值钱,但是仍有80%的海归认为现有薪资水平低于预期。海归仍然需要时间来适应国内就业和创业的环境,这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帮助海归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认为,海归拥有国际的人脉、国际的网络、国际的资本,国际的视野,创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新时期引进外资的一种新方式,发动海归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将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带来很大推动。中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海归群体是中国最好的人才库,中国的海归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中国需要完善相关政策,让更多的海归安心回国创业,加强创新的力度。

留学到底划不划算?

随着近年来留学人员的快速增长,海归也日益增多,加上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全球经济放缓,海归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相比较高的留学成本,留学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留学“划算”还是“不划算”的讨论成为社会话题。

调查显示,海归群体中,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0%,不划算的占20.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7%。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认为3-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5.9%,5-10年和1-3年的分别占24.1%、22.5%,10年以上的占比10.3%,一年以内的仅占7.2%。出国成本的收回时间与海归人员的个人能力、就业单位性质、个人所在的岗位、工作经验等因素密切相关。

回国再融入难不难?

报告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渐渐地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4%,较快地融入的占32.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海归一直难以融入国内环境”相比,海归的社会融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融入的方式上,以自然融入、生活方式的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结交国内朋友为主,分别占比为58.7%、49.8%、46.7%、35.7%。参与国内社交型/学术型/商务型活动、个人资本的跨国经营和转化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比20.2%、7.3%。

海归最爱在哪里就业?

报告指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省会,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对海归的吸引有所增加。

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海归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为14.3%,贸易/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分别占7.2%、6.9%、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

76.5%的海归回国后有跳槽的经历,在跳槽的频率方面,2年内跳槽的占主流,高达39.5%。3-5年跳槽的海归占28.8%,5年以上再跳槽的仅占8.2%。

海归创业需要哪些帮助?

报告指出,海归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其他服务业、节能环保这几个领域,占比分别为18.6%、13.6%、13.6%、10.2%、8.5%和8.5%。

在创业阶段,海归创业者最需要获得关于市场开拓、金融服务、创业场所提供等方面的帮助。海归创业政策需求方面,海归创业者更希望政府能够解决科研资金申请过程限制较多、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政策落实等问题。也有创业者表示政府应该在购买时优先选择海归创业企业的高新技术及产品。约41.7%的人则表示国家的政策很好,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

评 论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