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智库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 2016-05-25 11:09:57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 毅鸥

原标题:做辅助决策的大学问真学问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智库界热议。“总书记此次重要讲话,是时代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国强大自信心的体现,是对智库界的极大鼓舞。”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陈宝生感受深切。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负责人,他将讲话内容视为下一步智库建设的“指路明灯”。

座谈、研讨、撰写心得……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行动已经在各智库密集开展。对照要求,明确定位,寻找差距,谋划发展,新的出发由此而始,新的蓝图正在铺陈。

责任意识更坚定:

智库“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所能提供的治国理政智慧”

17日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后,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兴奋难抑。18日、19日,他组织全院师生连续两次学习讨论会议精神。

“讲话将智库建设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大局联系起来,让我们对智库作用有了更深理解。”胡鞍钢进一步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智库产生学术影响、政策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重要基础,智库研究在资政启民的同时,也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集体创新。

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同样注意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点明了智库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独特作用:“智库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水平,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们党和国家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所能提供的治国理政智慧。”

“哲学社会科学和智库之间的关系,类似理科和工科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决定了其与现实政策之间存在一定距离,而智库的应用性导向则恰如沟通理论和应用的桥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感言。

理论为国家而强,智库因时代而生。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认识到:“智库应当是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外脑’、思想理论创新的先导、引领社会舆论的‘向导’,应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努力让智库的‘文章’完善文件,让智库的谋划引领规划,让智库的对策融入决策。”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社会智库也是其中一分子。”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深感自豪,“几年来的资政研究让我深深认同:智库在推动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效益、引领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哲学社会科学战略价值的‘放大器’。”

反思不足更深入:

研究质量偏低内容创新不足

“智库最核心的是研究质量,要拿出既高瞻远瞩又切实管用的思想产品。然而当前,由于思维方式、问题意识等的不足,相当一部分智库距国家要求、社会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对智库研究质量同样颇为忧虑:“一些智库研究人员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有甚者不重视理论研究,只求高产、抓眼球、有曝光率,很难可持续发展。”

作为智库产品的使用者,决策部门对当前的智库“短腿”同样感受颇深。“在广东,智库已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智力支持。但是,智库人才不足、前瞻性不够、对策研究不‘接地气’等问题依然突出。”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蒋斌指出。

“智库发展需要思想市场,而今天中国的思想市场仍不健全,甚至还未完全形成。”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坦言,“这直接影响了智库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剧了智库领域研究能力偏低、数据支撑不足等问题。尤其是社会智库,亟须在资源配置、信息开放、渠道开拓、政府采购等方面获得更多支持。”

发展路线更清晰:

“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研究”

习惯于为国家社会“号脉诊疗”的智库专家们,也精研细思,为自身的提质发展开出“药方”。

“在中国建设智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导向正确、水平提升。这对智库研究同样适用。”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智库建设的指导理念与价值取向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对应用型研究的支撑作用。“智库不能脱离理论研究。哲学社科工作者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智库的政策研究、战略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并研究智库自身的发展驱动机制,以使智库更好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

“有必要建立中国的智库学学科体系,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有必要形成中国智库学学术体系,建立各级智库研究组织、专业学术期刊群。”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视角独到。“要想形成中国特色的智库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就必须形成一系列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独特分析研究模式、范式、模型、算法、数据平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决心继续办好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总书记特别提到了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我们很受鼓舞。我们中心建立以来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政策研究,也为中美双方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国际化交流平台,这对智库国际化非常必要”。

“先天优势”并不突出的地方高校如何建设新型智库?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李建平深有体会:“着力理论创新,打造学术精品是必由之路。只有紧紧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同时有效整合资源、构筑高端平台,才能用优质的思想产品赢得立足之地、发展之基。”

如果说智库是咨政产品的“供给侧”,那么决策部门便是相对应的“需求侧”。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对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这一点十分看重。“决策部门要尊重智库、善用智库,为智库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料,搭建开放的研究平台,促进各级各类智库提高研究能力。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的紧密对接。”

“要加强决策部门和智库的人员交流。党政部门和智库机构应该建立稳定的人员交流机制,推动人才双向流动、交换任职,有效增进双方理解,使智库机构的运行与研究更加符合政府部门需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强调。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对中国智库的明天充满期待:“要培育现代智库,发展智库型科研,把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从普通型、一般化的研究提升到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种种建言,勾画出智库建设的壮美明天,也令年轻的人文社科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助理陈康令振奋不已。“我经历了牛津大学等异国高校的学术体验,也在研究中走过很多国家。这种充分的国际比较,更令我坚定了走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道路的决心。我相信,万千智库人将并肩勉力前行,做辅助决策的‘大学问、真学问’,决不辜负时代重托!”(记者 王斯敏 杨谧 曲一琳 张胜)

评 论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