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观点

黄剑辉:新时代如何发挥智库的平台作用

发布时间: 2016-07-01 09:47:02    来源: 和讯名家    作者: 王琳互动    责任编辑: 王琳_观点

由中国最大的社会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6中国智库创新峰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研究院院长、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黄剑辉在发言中指出,智库问题还是要从“智”和“库”这两个字入手,不管是运营管理创新还是人才建设,最终是发挥智库的平台作用,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智库问题,所以还是要从“智”和“库”这两个字入手。核心的话,我们所有的运营管理创新,人才建设,如何能够体现这个“智慧”,智慧就是要针对问题,提得出对策。

  针对分智库运营管理创新和人才建设这个主题我主要谈以下几个核心观点。

  一、新时代的智库建设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首先从全球的角度,我们处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下,每个机构需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考虑自己的定位。二是要考虑2008年危机以后对企业也好,对金融机构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因为挑战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研究的问题,要进行问题导向型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构建一种新型智库,用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构建一个新的智库,适应时代的需要,针对这些挑战提出我们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基本的定位和理念,我想应该围绕这方面来做。

  二、民生银行研究院的三大机制

  2015年初的时候,我受民生银行董事长邀请,从国开行副院长的位置上到这里从零做起,用一年多的时间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生银行研究院。在组建过程中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努力,借此机会和大家分享。

  首先,在运营管理机制上,民生银行研究院是董事长和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机构,内设机构是按宏观中心、金融中心、产业中心、区域中心,这四个中心来构建的。去年2月份的时候和很多人分享这个架构,很多人都觉得比较宏大,很多智库要么研究产业,要么研究金融,但我现在把宏观放在最顶层,金融供给是一个中心,实体经济、产业+区域是一个三角形的比较立体的,运行一年下来这个框架还是相当的成功,因为能够使我的研究面,宏观中心是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包括最近做中印对比、国有企业改革,除了做民生自身的中长期战略和基本法之外,也把20%到30%的精力放在研究中国与全球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机构定位定得比较适合。那么我研究的问题,把它的立足点也立得比较高,这是我的一个心得。

  第二,在运作机制上,我们比较注重文化建设。民生银行研究院在北航南门的大厦办公,我们在楼道里放了四幅画,梅花、牡丹、兰花、竹子。梅花对应的诗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勤勉;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我们的追求;兰花,“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做研究要沉住气,要耐得住寂寞;最后一个是竹子,它的特点是“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仍虚心”,竹子还没有出土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气节,到了很高有一定影响力的时候,中间还是谦虚谨慎的。

  我在以上文化定位的基础上提出来,在研究过程中要把民主、法制、科学放进去。所有的重大问题和课题,我们都是每个中心进行集体讨论,然后再放到全院进行集体的讨论,出来的报告是集中了全院的智慧;法制是法制化运行的,每周一今天上午九点半召开办公会研讨,总结上周工作和展望下一周的工作,制度化的,从来没有停过,而且形成会议纪要发送全院,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们主要的报告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一个维度是历史的纵向,比如国企管理方面,我从2700年前管仲创办第一个国有企业,官盐官铁来研究的,历史长河中来看这一课题。第二是全球视野,全景性的研究。第三是定量定性相结合,基本上重要报告都是按照这样三个维度。这样比较容易看清很多的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不是趴得很近看问题。这是在机制方面。

  第三,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因为民生和国开行不同,就是院长用人权比较大。所有的人,我如果不签字同意一个人来不了。在国开行我是一个说的都不算,在这边是每一个说了都算,基本就是这样的特点。围绕这一点,去年从500多人中,按照几轮笔试面试招了20多人,做到了人才质量的保证,对整个研究的三维框架就能够有很好的支撑。同时我们现在每两周就会请外边的高手来做内部培训,每两周都会请外部的高手。两周前我是请的是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这周我们准备请的是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唐家齐,是新生代里面比较有水平的。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持续的培训让这个团队去同国内外高手来学习。

评 论

和讯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