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在德黑兰主办中伊“一带一路”智库对话活动

来源: 人大重阳 | 作者: 人大重阳 | 时间: 2016-07-14 | 责编: 王琳_观点

1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作为习主席访伊期间重要的配套活动之一,中伊“一带一路”智库对话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该对话以中国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伊朗外交部、经济与财政部为支持单位,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来自两国政界、智库界、金融界、企业界等近百人人参加了对话会开幕式,两国主办方代表在十几家伊朗与中国媒体的见证下,签署了首个官学合作、跨国共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备忘录。

对话会以两国代表签署《中国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大学和伊朗外交部、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备忘录》掀起首个高潮。该备忘录此前已由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和伊朗外交部部长扎里夫签署,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吴付来和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扎赫拉尼分别代表两国主办方在现场签字确认并交换文本。该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尤其在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初步建立了“官学联合、跨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智库合作模式。

国家发改委代表、具体承担国家“一带一路”办公室有关工作的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司长田锦尘表示:“相信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之际,我们在这里共同就‘一带一路’开展对话,必将进一步激发两国合作潜力,挖掘双方在相关领域的互补优势,探索出适合中国和伊朗的合作模式和方向,开启双方合作共赢的新征程”。

伊朗经济与财政部副部长哈扎伊在会上表示,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可谓当今世界政坛最重要的访问之一。在此背景下,伊中两国智库同一天举行的对话,显得格外重要,对夯实两国关系基础来说,将起到推动作用。

吴付来副书记在主旨发言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是最早投入“一带一路”研究和国际对话的机构之一。过去两年中,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调研团共走访了20多个国家和国内上百个县市,推出了一批具有建设性的智库成果。吴付来副书记对建立智库合作平台、共商“一带一路”大计提出三点建议:让经常性、多层次对话平台扩展到更多领域,就重大地区与国际议题建立定点沟通机制,不断促进人员交流与经济往来。

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主要内容包括:今后双方在学术与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推进在一些重大课题上的共同研究等,并明确指出,相关内容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代表两国主办方负责实施推进。 伊朗前驻华大使阿里·霍拉姆,伊朗前驻华大使侯赛因·马利克,伊朗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穆斯塔法·扎赫拉尼,以及前中国银行副行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前中国驻中东特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吴思科,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昊,北京大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冰冰,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环球时报》执行副主编何申权,人大重阳执行院长王文和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王义桅等中伊官学界代表在对话会中做主旨发言,就中伊对国际热点与战略关系的基本看法、“一带一路”倡议的多维度分析、区域视角下的合作与挑战以及中伊双边关系与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