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义桅:欧洲人为啥不买奥巴马的账?

来源: 人大重阳 | 作者: 王义桅 | 时间: 2016-07-15 | 责编: 王琳_观点

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到访德国,在他参加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前夕,共有9万人参加了德国多个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发起的反对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游行,示威者在街道上高举“不要给TTIP机会”、“金钱扼杀民主”等标语。这是奥巴马的收官之旅,与刚上任时在柏林获得40万人热烈欢迎的场面相比,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了。

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51%的经济增长来自于出口,因此对自由贸易协定(FTA)情有独钟,与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安排更上心,然而乌克兰危机、难民危机、恐怖袭击等一连串危机已把欧盟弄得筋疲力尽。奥巴马访欧,适逢欧美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第13轮谈判在纽约举行。此轮谈判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各领域谈判取得足够的成熟度,以迈向最终收官阶段,并由奥巴马总统亲自访欧推动这一谈判。然而,欧洲人并不买账。

欧盟原本希望TTIP增加欧美双向贸易和投资,通过市场准入、规制协调、树立全球标准等三种方式,促进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增强欧洲在世界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然而,现实状况让欧洲人忧心忡忡,抱怨这一贸易协定的谈判缺乏透明度,一些条款很可能削弱主权国家在贸易争端中的决策权,还可能会在环保、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领域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各国关注重点不一:法国人集中反对页岩气以及非政府组织、健康、环境等议题,德国人担心TTIP将削弱德国权力,英国人则最关注健康问题。反对者普遍认为,美欧不可能有共同标准,不希望建立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TTIP将剥夺公民的决策权,损害公共机构的监督调节能力。

的确,TTIP谈判不断深入美欧核心利益,事关美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资本主义模式的协调,激发欧美内部不同地区、行业的反弹和抵制,是自然的事。因此,旨在加强跨大西洋联系的TTIP谈判进程还在激化美欧矛盾,这是欧美经济竞争力和国际格局塑造中不同处境的表现。

实际上,在奥巴马政府将美国的外交重心定为“重返亚太”之后,美欧关系的分量逐渐变轻,这自然导致一向自认为与美国同为世界中心的欧洲对其被边缘化地位的不满。欧洲人抱怨最深的是,美国中东政策造成的苦果最终由欧洲人独自品尝:美国搞乱了叙利亚,但当难民危机席卷欧洲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并没有像承诺的那样接收难民。再加上美国在自贸谈判中似乎对TPP更上心,此前对欧洲多国领导人实施窃听,以及在欧洲债务危机时的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都让欧洲对美国极为失望。

无论是东欧国家的“向东看”战略,还是英法德等国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都是欧美之间“渐行渐远”的体现。在奥巴马访问之际,汉诺威爆发反对TTIP的游行示威,不过是欧洲人对美国种种不满的最新发泄。然而,就现实情况来看,也只能是发泄发泄而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