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靳诺:肩负起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 作者: 靳诺 | 时间: 2016-07-25 | 责编: 毅鸥

我们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必须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最新实际。

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尧中国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7日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论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深刻揭示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勾画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蓝图,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成果,为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指明了努力方向。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我国一大批高等学校拥有较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担负着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承担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当前,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结合中国实际,立足中国国情,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把好发展方向,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价值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既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科学问题,也要解决“为谁主张”“为谁服务”的价值追问。我们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以贯之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向来享有“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的美誉,我们将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努力整合古今中外的各种学术资源,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三方面的资源,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新机制。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经典著作文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前沿问题和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与研究,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与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学科的建设,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强化问题意识,大力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高度的学术敏感性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最新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应时代和实践发出的迫切呼声。

中国人民大学有着“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优良传统,勇于承担理论创新、资政启民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大力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立足中国国情、根植实践沃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获取理论创新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从人民群众鲜活的创造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要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亟待解决、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深入钻研探索,组织协同攻关,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回答,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要引导广大教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把自己的学术追求、科学研究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推进话语创新,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尤为关键,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蕴含特定的意识形态导向、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

应当承认,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存在着理论落后于实践、话语落后于理论的客观情况。理论的薄弱和话语的弱势导致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多个学科流行的概念、理论,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西方,中国人自己原创的核心概念不多,部分学科甚至沦为西方话语的“跑马场”。学术界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西方舶来的理论来分析中国实践,习惯于套用西方话语来解释中国,在现实中常常是削中国之足、适西方之履。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还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和话语“失声”。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同思潮交流交往交锋的重要平台,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主阵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理论创新,善于凝练、总结、提升、表达中国经验、中国实践和中国人特有的理论智慧,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言简意赅、易于流行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

着眼事业未来,培养和集聚更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了“两个不可替代”,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出要“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培养和集聚更多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我们要深入领会“两个不可替代”的丰富内涵,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刻认识到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与培养自然科学人才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改变目前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存在的“重理轻文”的错误观念。要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致力于培养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人文底蕴深厚、科学素养良好、创新能力卓越、身心体魄强健,具有家国情怀、担纲精神、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

我们要培养和集聚更多的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老中青”合理布局的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进一步改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围,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聪明才智。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学术气度,营造有利于科学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提倡探索、尊重探索、鼓励探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理事长,原文刊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6年第12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