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特色小城镇精准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韩惜园 单菁菁 | 时间: 2016-07-29 | 责编: 毅鸥

6月6日,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特色小城镇精准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晋保平,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春华出席并指导了研讨会;来自于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IBM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多位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具有学术权威或作出杰出贡献的领导、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研讨会结合多学科视野,联系理论与实际,探讨了中国特色小城镇精准发展的背景、定位、目标、模式、路径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

晋保平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但问题不少,也不够精准,特别是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问题——如何保证城镇外来及流动人口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益?第二,加强城镇文化建设问题——如何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好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是今天需要研讨的一个大课题。

李春华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大而深刻的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一个倡导理论创新和繁荣学术的时代,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勇立潮头、勇担使命。本次研讨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角度,从推动中国特色小城镇精准发展入手,正视“无镇不稳、无乡不安”现象,为精准中国侧的构建与发展撒下智慧的种子,书写时代的诗篇。

原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对小城镇的定位和“精准”内涵进行了解读。陈所长认为中国的小城镇不应只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中转站,而应是一种成熟阶段的城市化基本形式。陈所长认为正是对小城镇定位的错误认识导致我们多次错失宝贵的历史发展机会,他强调小城镇精准发展首先要精准在产业的承载力上,其次要精准在小城镇人口结构上,最后要精准在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上。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国力认为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特色小城镇发展应该做到“三个精准”,即:功能定位要精准、空间结构要精准、财政支持要精准。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白玮阐述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背景、模式、理念和平台,并结合自身调研体会和经验,就小城镇如何精准发展提出建议:找准特色、规划先行、以人为本、集约节约、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研究员介绍了当前的城市分布及规模情况,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比、城市密度、逆城市化人口、教育及学校设置因素等影响城市与人口布局的因素,尝试勾画了未来相对稳定的城市与人口布局状态,并估算了农村建设的投资额度。党主任呼吁要大力发展专业农户,提高农业发展效率,支持除专业农户以外的农民进城,并强调要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IBM智慧城市首席规划师岳梅樱女士介绍了IBM“一院三中心”(特色小镇研究院、创新中心、综合运营中心、产业运营中心)为特色小镇永续发展提供的的组织、管理、运营保障机制,并分享了IBM在浙江永康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刘治彦从背景、布局、技术支持、发展路径、未来趋势等方面对如何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小城镇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讲解。

李春华在发言中指出,这是一次深入践行“两学一做”的具体活动,通过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特色小镇精准发展有必要,有抓手,有前途。同时,李春华提出构建特色小城镇精准化发展体系应从七个方面着手:城乡发展总部化、功能结构平台化、有效配置工厂化、生产方式转型化、供需体系数字化、风险管控模型化、绿色发展可续化。晋保平在总结时提出,小城镇建设水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应集中产学研方面的力量突破性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国特色小城镇精准发展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取得了圆满成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