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凯锋:电影节买不到票的焦虑感意味着什么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王晓博 | 时间: 2016-07-29 | 责编: 王晓博

黄凯锋:电影节买不到票的焦虑感意味着什么

摘要

在“文化+”的时代,地铁不仅仅是地铁,而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剧场不仅仅是剧场,而是徜徉留恋的心灵之家;哲学不仅仅是大学里教授的枯燥概念,而是寻常咖啡时光里津津乐道的话题。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也就给公共文化空间营造提出更高的要求。

  

“魔都本周进入‘电影时间’。”对于广大影迷来说,这个标题不仅意味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同时也意味着热门场次买不到票的焦虑感再度袭来。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影不只是一种消遣,而是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也为我们观察文化角色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记得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曾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其中特别提到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孕育出了孔子老子庄子这样的哲学家。他认为中国是大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土地是财富的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社会经济思想的中心总是离不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农耕社会的眼界影响着哲学思考的方法,农业所要对付的,例如田地和庄稼,一切都是通过劳作直接感受领悟,且行且珍惜。这就可以理解,农耕社会孕育的哲学家也往往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思考的出发点。《吕氏春秋》中有一篇《上农》比较了农业和商业,认为在生活方式上农业比商业高尚。中国哲学中的重要两派儒家和道家都表达了对农业的渴望和灵感,只是形式上略有不同而已。寒来暑往,黄回绿转,这些来自农事的体验和感悟还养育了一大批田园诗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看就知道是小农国家的田园画。由此可见,特定文化样式的发展,别具风格的文化人群体的生成,各门类艺术的繁荣,都和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有着内在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前二十年,文化的角色,无论是大文化还是小文化,基本上是市场经济不绝如缕的伴音,不是完全的主角,事实上也没有更多的闲情和余暇来从容发展创意性的内涵。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语道破主次分别。因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基础打好了,才可能有条件发展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所以整个价值导向就是“+文化”的样式:房地产开发,用审美元素吸引眼球;历史叙述,用“戏说”博得观众。文化是寄予其中的脆弱存在,不是主体,也不那么核心,偏向手段和工具。其实真、善、美等亘古以来被称颂的价值范畴,孤立、抽象地看,都很易碎,都需要具体的载体支撑,依托一定的经济社会活动并赢得有限的生存空间。孟德斯鸠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才能写出《波斯人信札》,文化和经济的联姻起初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这种伴生型的样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离市场比较远的纯粹学理性文化研究没有成果,我们只是强调被市场裹挟而走的那一类文化活动、产品所呈现的“+文化”的特征。

2005年以来,尤其是文化体制深化改革的十余年来,文化走到了前台,事业与产业各自明确功能,逐步实现伴生型向自主型的转变,“+文化”逐步向“文化+”转变。各类文化机构的拆并、社会资本的进出、市场运营的实质性操作等等,使文化本身成为主角,成为目的。也就是说文化插上经济的翅膀,走入信息快车道。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比例的提升、众创空间的激励等都呼唤着文化走到经济生活的舞台中央,许多行业要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搭载文化创意和文化发展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才变得不那么原始,不那么“钢筋水泥”。人们的消费生活、心灵生活较以往也有了更加多元多样多层的内涵和需求。这是一个信息文明快速发展的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家关注“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甚至关心王阳明的心学与功夫论、上海经济发展中对历史文脉的梳理以及上海演出市场的细分和受众的多元化趋势、一系列以“文化”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声气相投,凡此种种都预示着“文化+”时代的到来。

美国引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其实就是信息革命,除了催生金融帝国主义和美元霸权外也催生了文化消费方式的悄悄而深刻的革命。互联网经济有可能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环节扁平化,生产不需要集中上班,可以交给机器人,机器人也不要社会福利,一天24个小时灯都不要开地在那里忙上忙下。和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没有关系的生产,将来统统可以交给“非人”。那人空下来干什么?生产和生活良性互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谋生和乐生就有可能真正一体化。慢慢地,精神文化生活本身就变成了目的,文化就变成人越来越重要的需要实现和享受的东西了,而且有望成为文明的真正灵魂,相应地,文化也成了产业发展的内容而不是附属品。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3、4两期连续摘编《大西洋月刊》德里克·汤普森的文章《没有工作的世界》,其中介绍美国的Peter Frase将出版一本书名为《四种未来》的著作,讲述自动化如何改变美国。作者认为工作实际上代表三件事:经济社会生产产品的方式、人们赚取收入的方式和为很多人的生活提供意义和目标的活动。这个作者是一个“后工业主义者”,欢迎甚至支持工作的终结。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预言:到2030年,技术进步可能实现每周只工作15小时以及大量的休闲时间,这是一个消费、文化创造力和权变的未来。

在“文化+”的时代,地铁不仅仅是地铁,而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剧场不仅仅是剧场,而是徜徉留恋的心灵之家;哲学不仅仅是大学里教授的枯燥概念,而是寻常咖啡时光里津津乐道的话题。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也就给公共文化空间营造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文化传统总的来说更加注重的是私德,对于公共的文化心理空间及其心性修养等还是比较陌生的,上海众多的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宫以及思想生产者将在“文化+”的发展态势下各美其美,各得其所。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来源:上海观察 2016年6月13日

文字:黄凯锋 | 图片: | 编辑:马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