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强国照亮中国梦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潘玥斐 张帆 | 时间: 2016-08-04 | 责编: 毅鸥

近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在这共和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科技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吹响了中国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时代号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照亮了前程。

建设科技强国,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应在其中发光发热。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者。有学者表示,科技创新内含着价值导向,只有在对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深刻认知前提下形成的正确决策政策,才更利于引导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从而切实提高社会生产力。为此,应当明确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导向,补齐短板,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推动“中国号”巨轮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

发展观念革新带来新契机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问题,也涉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云飞认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作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社会科学研究者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过程中也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综合国力、民族精神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看,自近代以来,科技中心的转移与经济中心的转移相伴而行、相辅相成。”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成素梅表示,当前,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把世界各国变成一个相互影响、共同支撑的全球经济体,也前所未有地揭示了科技发展对人类文明转型的引领作用。本次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必然会带动发展观念的革新。这些革新无疑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是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现实意义所在。

确立明晰的学术研究导向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必须确立明晰的学术研究导向,让科研工作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闽南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林华东认为,创新主体具有多层面性,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以及民众自发性研究。考虑到多元主体创新问题,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导向应当首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建设宽松和活跃的创新氛围;其次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再次尽快做强科技服务业。

成素梅也有相同的看法。她认为,当前进行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最重要的学术导向,是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合适的学术氛围,打破学科分隔,提供有利于跨学科和多学科交流的学术平台,使科技工作者能够在对话中激发创新与创造的灵感;根除学术浮躁,扭转科学研究中过分重视实用主义的倾向。

重视体制机制的配套改革

实现科技强国,还要克服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困难。“要走出科学技术发展的瓶颈,关键是要提高我国科研队伍的素质。”张云飞表示,要给科研人员更多的包容,容许他们自由地探索,宽容失败,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青年科研人员是我国科研界的主力,如何释放他们的活力,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认为,应当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不断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增添活力。

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林华东认为,当前亟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营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环境。

“革新观念、祛除弊端、开创新局。当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全面落实科研领域的‘放管服’,全面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时,‘科学的春天’必将再一次来临!”林华东说。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潘玥斐 张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