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咨政建言 启发民智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作者: 毛跃 | 时间: 2017-12-01 | 责编: 毅鸥

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是党中央从完善决策咨询制度、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智库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载体,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智库建设各领域,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的功能。

一是政治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西方国家的智库一般都有财团支持,表面上保持中立,实际上在国内政治中往往表现出对某个政党理念的倾向性,特别是当它输出西方价值观时,政治倾向性更加明显。在互联网时代,舆论场的放大效应十分明显,研究者在发布研究成果时,必须注意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防止误导社会舆论。

二是价值取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冲突日趋凸显。在此背景下,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引领非常必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价值理念,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必然成为我国智库建设的理论指导和价值指南。

三是研究导向。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智库的主要产品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政府、社会和市场关注什么问题,智库就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善于抓住既具有真正决策参考价值又兼具社会普遍价值意义的问题,提供有坚实学理支撑的对策研究报告。其次,要坚持实践导向。智库(应用)研究与学术(基础)研究最大的区别是,学术研究以基础性学理性研究和钩沉史实为重点方向;智库研究则以重大现实问题和对策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为主攻方向,中国智库大多走的是学理性与实践性“两轮驱动”路子,但实践性更明显。必须处理好应用对策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关系,应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升研究质量。再次,要坚持公益导向。不能完全按市场机制来评价智库成果,要用公共绩效和社会影响力作为衡量标准,以激励智库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在坚持党的领导;“新”在运用新理论解决新问题。要加快推进智库管理体制改革,给智库以更大的自主权,完善智库参与决策的机制,确立智库参与公共决策既是义务也是权利的意识,特别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决策的咨询环节和程序。

智库学者做学问必须坚持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一种理性精神,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形态的考问,实质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学术精神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精神实质高度契合。客观理性,是智库的学术精神和价值操守,应始终以客观的态度,求真的精神,科学的方法咨政建言,用学术讲政治,担当好咨政建言、启发民智的“守望者”。

此外,还要审慎处理智库发展与政治敏感之间的关系。智库必须超越特定的利益集团,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独立性。但智库与一般的学术机构的不同点,在于它不只是批判,而是更重于建设。智库建设,一方面要重视独立性、批判性、开放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出现去意识形态化、过度市场化等错误倾向。随着中国智库质量和影响力的提升,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大,同时,承担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大,必须正确运用话语权,明确智库的政治红线、法律底线和道德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经世济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有先忧后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这一精神传统在当代中国得以发扬光大。思想的源泉基于实践和生活本体,离开实践和生活本体就没有真正的创造。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首先,要为人民做学问。科研工作者要铭记人民为中心,增强与民交心的能力,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与人民交朋友中听真话、察实情、获真知,更多站在群众的角度、以老百姓的思维来寻找问题,才能拿出鲜活客观的、有独创性有影响力的成果来,真正成为人民的智库学者。

其次,为国家谋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表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我们制定决策所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亟需智库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智库要勇于担当,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方针,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和谋划,提高政策决策反映社情民意的水平,创造出更多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

再次,为世界献智慧。中国问题蕴含着世界学术前沿,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大的创新,中国模式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方案。要摒弃以所谓“普世价值”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概念,构建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的当代政治文明话语体系。中国智库要善于利用国家的现实影响、历史文化积淀,并抓住国家在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厦门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影响世界格局的有利时机,讲好中国故事,消除“中国威胁论”的负面影响,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学术的通衢,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