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南海Ⅰ号”——廿年一觉沉船梦[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3-06 发表评论>>

    2005年12月28日,阳江市海陵岛十里银滩,一座别致的建筑在这片美丽的海滩边破土动工了。

    两年之后的12月28日,在海底沉睡了八百多年的“南海I号”登陆上岸,而这座特地为它修建的“新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整整二十年,我们一直在为打捞这艘沉船进行着技术方面的储备,不敢贸然行动。”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勇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整整二十年,我们一直在为打捞这艘沉船进行着技术方面的储备,不敢贸然行动。”广东省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崔勇说,“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过程示意图。EG365 制图

“南海Ⅰ号”整体打捞过程示意图。EG365 制图

    神秘古船现身南海

    中国南海海域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吸引了无数国际“探险者”前来寻宝。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海洋探测公司3名队员在荷兰海事博物馆的一份旧报上发现:一艘名为“YHRHYNSBURG”的18世纪东印度公司轮船载着6箱白银、385.5吨锡锭在中国广东阳江的南海海域发生海难,沉入海底,但报纸没有说明沉船的准确位置。

    旋即,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向中国文物局提出打捞沉船的申请。中国方面决定和英国公司合作打捞,指定广州救捞局参与。此次打捞工程辅助船“南天顺”的船长陈保进清晰地记得,1987年8月份的一天,声纳仪器颜色突然变深,“水下肯定有东西。”潜水员潜到水下后,因为淤泥太厚,没有获得任何发现。为节约成本,英国人把1吨多重的抓斗放入海中,结果“一爪子”下去抓上来200余件精品文物,里面有瓷器、铜器、锡器、镀金器、铁器等,特别是一条具有异域风格的长约170厘米、做工精细的鎏金腰带震撼了所有在场人员。这一抓,既让人振奋,又让人心疼。“这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它意味着一个开始。”时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的俞伟超将这艘沉船命名为“南海Ⅰ号”。

    但是,接下来英国人的行动却引起我方人员的高度警惕。陈保进说:“他们开始只提出打捞装有白银的船只,后来用抓斗却抓出了瓷器、中国古钱等文物,我们就意识到不对劲,就拒绝为他们打捞,并上报给国家,和英方解除了合同。”

    由于当时中国水下考古刚刚起步、资金也很有限,一直到1989年,中国考古队才得到了日本某考古研究所资助,并与日方组成了“中日联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由于技术问题,1987年发现沉船的定位不够准确,所以开始对“南海Ⅰ号”进行新一轮的勘察。他们先用声纳仪器进行扫测,在可疑区域投下浮标。当时还是考古队员的张威沿着水面浮标绳拖坠下来的定点标志,潜入水下。在黑暗的海水中,他只能依靠被海水放大的呼吸声和吐出的气泡位置,感知方向和同伴之间的距离……“突然,我感觉手碰到了一个凸起物,表面很粗糙,但不是礁石。我用自己的手臂量了量,大约高出海床30厘米。接着,我又摸到了一块硬物,感觉像是一片船板,这时我断定那块凸起的东西应该就是沉船的凝结物。”张威这样描述。与此同时,日本队员采集到了一片白瓷碎片,经过与1987年出水瓷器相对比,可以肯定是“南海I号”沉船上的遗物,由此确定了沉船的大致方位。

    2001年,中国水下考古队又得到香港方面的资助,调查得以继续。当时已经成为中国水下考古中心主任的张威觉得“心里也没谱,过了10多年,谁知道还能不能找到沉船”。茫茫的海面,没有任何参照物,即使有定位海图,张威和队员们在水下探查了一个月还是毫无发现。就在赞助费快用完时,考古队队员崔勇在水下意外摸到了一块凝结物,又在凝结物上找到了一枚青白瓷片。这块小小的瓷片就如同“南海Ⅰ号”的DNA,靠着它,张威兴奋地告诉大家:“我们找到了!”
2002年3月,水下考古队员开始对沉船进行试掘,成果让所有人都很兴奋:在一个面积仅几平方米的小舱内,他们就捞起了6000多件精美绝伦的文物,其中4000多件瓷器完好无损,灿然如新。队员们回忆说,当他们一个接一个、一点点地将几千件宝贝小心翼翼地带到水面上时,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又想大笑,又想哭一场。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戴凡文章来源: 人民画报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