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为了美丽的家园[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12-15 发表评论>>

何云华(左二)花了一万多元钱修建的宅院大门。

 

何云华向客人介绍自家院中的果园。

 

Δ山上的家园Δ

  38岁的何云华是云南省鹤庆县黄坪乡新坪村的农民。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何云华夫妇与父母同住,哥哥、嫂嫂住在旁边的院子里。何云华指着用瓷砖贴面,并绘有彩画的大门告诉我们,这个大门是他去年花了一万多元新修的。在这个贫困的山区,一万元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走进何云华家的院子,到处晾挂着刚收获的玉米,屋里还堆放着已经磨好、准备做饲料的玉米面。院子有一半大的地方圈起来种果树:石榴、芒果,还有柑橘、梨、红心果等等。

  黄坪乡地处山区,山峦层层叠叠,在山与山之间不大的坝子里,一块块农田错落有致。不论是稻田还是菜地,都能看出主人精耕细作的痕迹,人们仿佛要把土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这个人多地少的山村,水田十分宝贵。何云华说他家只有5亩水田,其余11.5亩地都是山坡地。那些山坡地就在他家背后的老公山上。

  老公山海拔1500米,在当地是属于地势较低的地方。农民就在山坡上开垦农田,种植玉米、大麦等作物。但山上的土质、气候并不适宜农作物生长,且浇水等田间管理十分困难。那些农田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若遇旱、涝就会绝收,即使是风调雨顺,产量也很低。与此同时,山坡耕地的开垦严重破坏了山上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劣,人们的生活更为困苦。

  开荒种田的方式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民以食为天,发展农业是历代政府制定各种政策的重要基础,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发展。因此不论是森林、草场或是滩涂、湿地,只要能开垦成为农田,就是为国家和民众作出贡献的大好事。

  包括毁林开荒在内的种种粮食增长措施,使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对全人类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但是,中国为此付出的生态代价也是惨重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特别是到20世纪的最后几年,粮食问题得到解决。从政府到民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1998年,中国政府做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即在适宜退耕还林的地区,农民可自愿把不宜耕种的坡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政府按统一标准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以及用于造林的种苗和补助。同时退耕户还享有林木所有权,在承包的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后,承包期可延长到50年,允许继承、转让,到期后仍可依法继续承包。 文:侯若虹 图:冯进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庄昊文章来源: 中国网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