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5日讯(记者 王琳 张佳钰)由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中欧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外人文交流与中国对外关系”研讨会在京举行。


        其中,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江时学主持“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及其发展”的议题研讨会。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陈壮鹰教授表示,人文交流实际上不是“空中楼阁”,人文交流需要与中国整体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匹配。人文交流和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密切相关,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离开政治环境来谈人文交流。


        人文交流的基础的建设与完善,应该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在现在,着眼于将来。人文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介绍中国当代社会的成就,并且与经济和社会相匹配,同时考虑当地国家的接受度,考虑当地国家的传统和政治体制。通过接受度的高低,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表示对于人文交流的保障机制也应该做好相应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燕芬教授表示,人文交流的概念是广义的,中外人文交流其实也是一种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它的供给是多元化的,因此与供给主体多元化相对应的是供给手段的多元化,在提供中外人文交流相关服务时,提供的方式、手段也要多元化。最后,针对不同的国家,供给方式和供给手段应有所差异。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周亭教授表示,人文交流的传播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打造国际传播品牌,通过品牌的设计去提高人文交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设立专门的机构去统筹人文传播的工作。注重议程设置,开展全媒体传播。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这个新型媒体平台,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方的国家媒体的互动,最后还要开展效果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孟虹教授认为中国的人文外交可以借鉴一些德国的经验。因为德国在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独立国家,早在1971年提出文化外交政策,德国在实施外交政策过程中间,实际上带动了国内文化和民族的建设。而且文化建设不是一个狭义的文化,文化的概念更多倾向于社会层面大的文化,是制度文化层面,价值观方面,物质文化层面和公民行为文化层面,它们之间相互互动。对四个层面文化有新的诠释和梳理,是当前应考虑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贾瑞霞也认为中外人文交流机制问题一直有,也是双方的问题。其实,在进行人文交流时,一方都希望另一方能理解,能接纳自己推行的目的和价值观念,来促进双方多方面的合作。但在中间执行时,有一些方式方法,或无意中表现出的偏见,会被对方所感知。在交流中,只有真诚的、友好的、平等的对话,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我们也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学会向普通民众开放,通过日积月累的推行,让民众接受最初宣传的文化,最终推进中国的人文交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