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3年6月5日记者招待会
活动描述
- 2003年6月5日上午10时,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
文字内容:
- 王国庆: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上午好。6月5号是世界环境日,所以很自然,今天记者招待会的主题是环境保护问题。我们请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先生来发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的公报。同时,他也将和环保总局的副局长汪纪戎女士一起回答大家所关心的有关的环保问题。下面先请解振华先生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2003-06-05 10:03:12 - 解振华: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六·五”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全球63亿人当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还极度缺水,因此今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号召全人类共同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今天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向各位公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状况公报当中的内容,已经发给大家了,大家可以通过翻阅公报来了解中国当前的环境状况。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就不对公报的一些内容再重复。 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我来回答大家关心的环境问题。 2003-06-05 10:06:22 - 王国庆:
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 2003-06-05 10:07:10 - 法新社记者:
我想问一下解振华局长,中国有多少人缺水?我在世界环保组织网站上看到,亚洲有12个大城市在用地下水,包括北京和上海,他们提到这两个城市。对这两个城市有什么计划,怎样解决地下水的问题,地下的水越来越少? 2003-06-05 10:09:55 - 解振华: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主要是保护水资源,现在全球有20亿人还处在一个极度缺水的状况之下,按照这个标准,每人每天要满足50升的基本用水要求,现在还有20亿人达不到这个要求。中国北方很多地方也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水资源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还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的保护问题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今年我们国家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现在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要求禁止开采地下水,当前主要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北京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的工程,来最终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2003-06-05 10:12:28 - 解振华:
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的潜力相当大。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的潜力也相当大。所以在中国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2003-06-05 10:13:25 -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
我的问题是,突如其来的非典的影响,可能对各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那么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我们在医疗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这些方面暴露了哪些问题?会不会造成新的污染,环保部门在这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中,又会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03-06-05 10:14:36 - 解振华:
你刚才的问题主要是医院的废水和医疗垃圾的问题。这次防治非典期间,暴露出我们环保基础设施确实很滞后,这个问题在前一个时期比较突出。现在我们全国每年产生医疗废物65万吨,也就是每天大体上是1700多吨。在防治非典期间,医疗垃圾大量的产生,也给污染治理和防止二次污染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这个期间,我们发出了五个紧急,要求加强监管,同时也公布了一些标准、技术要求,也教给各地应急的处理办法。 2003-06-05 10:15:49 - 解振华:
在这个期间,国家拿出一批专款,拨到各地,主要是紧急配备一些符合要求的医疗垃圾运输车辆,也配备了一些焚烧炉。经过各地努力之后,在防治非典期间还没有出现由于医院的废水和医疗垃圾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 2003-06-05 10:17:35 - 解振华:
针对现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这么一个问题,国务院已经责成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关部门对医疗垃圾的理处置进行规划,大体需要在今后二到三年之内投资70多亿,把各地的医疗垃圾进行集中处理,这个问题已经列入日程,马上开始实施。和医疗垃圾相连的,是对危险废物物品处置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现在,十五规划当中已经制定了危险废物处理计划,这个计划大体需要投资200多亿。这次防治非典,对医疗垃圾、危险废物的处理有很大的促进,这项计划很快就会实施。 2003-06-05 10:20:04 - 中国化工报记者:
解振华局长,你如何看待化学工业企业在环境保护当中的作用?化学工业企业为环境保护应做出怎样的努力? 2003-06-05 10:20:42 - 解振华:
国家的化工企业,也是属于污染比较重的企业。化工企业污染治理的好坏,对污染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还是要调整结构,把污染严重、技术落后、规模小的企业淘汰。第二,化工企业要进行清洁生产。全国很多化工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以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是很好的。为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化工行业在循环经济当中应当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也以起很重要的作用。 2003-06-05 10:22:35 - 新华社记者:
我想问一个关于三峡的问题,从6月1号三峡大坝开始蓄水,目前上游的水质是怎样的?当大坝蓄水以后会面临怎样的环境问题,国家在环保方面会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03-06-05 10:23:25 - 解振华:
国家在长江流域建有水质环境监测网络,在蓄水之前,已经从5月25号开始进行连续监测,截止到昨天,从我们监测的结果来看,库区的水质没有大的变化,个别指标,象粪大肠菌群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特别是进入库区的上游来的水,这个指标本身就比较严重。目前,水质总体上没有大的变化,还是以三类水为主,但是粪大肠菌比较严重。这说明建设污水处理厂,解决人畜粪便等生活垃圾的污染问题,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大家都很担心长江三峡蓄水之后,水质会明显的变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大体上有这么几个措施: 2003-06-05 10:35:01 - 解振华:
第一,我们搞了长江三峡库区及其以上防治污染的计划,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二年多。到目前为止,库区所有县城都建设了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在本月份,有60%的污水处理厂会投入运行。到今年年底,库区所有的污水处理厂,除了重庆的之外(因为它比较大,资金有一些问题),库区所有的污水处理厂都应该投入运行。到明年年底,重庆市的两个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将投入运行,整个库区县城以上的污水处理都得到了解决。对库区直接对水质有影响的一些镇,也要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从现在开始,已经开始在库区以上的对库区影响比较大的影响区和上游区,开始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计划总投资是200亿左右。到目前为止,已经投资了50多亿。 2003-06-05 10:35:14 - 解振华:
大家都很担心的是成库之后库尾死水区、滞水区会变坏,这种可能性相当大。所以在库尾和死水区、滞水区搞小流域的治理,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地区产生严重的污染。长江上,特别是库区形成的油污染问题主要是船舶造成的,所以现在交通部门和当地的航运部门已经采取了措施,增加了船上的措施,来减少船舶的油污染和船舶造成的垃圾污染。 江面上漂浮垃圾的问题已经出现了,长远的角度还是要建垃圾处理厂,因为整个长江流域,不光是农村,连一些城市传统的习惯就是把垃圾堆到江边,靠洪水把垃圾冲出去。现在在县城以上城市要建垃圾处理厂,上游也要建垃圾处理厂,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漂浮的问题,现在主要是组织人来打捞,在大城市有专门的设施来进行打捞。 另外,库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止水土流失,进行流域性的治理、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工程现在也都在实施。这些工程,如果都能够实施完成之后,库区及其上游的生态环境会得到改善。到目前为止,监测的结果表明,库区在蓄水期间,水质没有大的变化。我们将随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的结果。 2003-06-05 10:37:46 - 记者:
我想问一下绿色GDP的问题。国家GDP没有记录环境成本,世界其他的国家也没有记录。请问世界哪个国家是采用绿色GDP的方式?我们国家什么时候采用这种方式?第二个问题,非典以来我们看到街上有很多流浪狗、流浪猫,我靠近它们的时候,它根本不让我接近,肯定是被人丢弃的,你认为这对市容环境有什么影响?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2003-06-05 10:39:39 - 解振华:
现在各个国家计算本国经济增长的状况,有一个GDP的概念。但是还没有把经济增长当中对环境造成的一些损害计入成本,有的可能是负增长,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这个负增长所造成的损害没有算进去。所以现在引进绿色GDP的概念。 据我所知,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在研究这个概念,但是引入绿色GDP的还不多。中国现在有一批环境和经济方面的专家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在1996年和世界银行联合进行了研究,中国的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多大的损失。以1995年为例,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快,当年水和空气造成的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大体上是540亿美金,占当年GDP的6%-7%。 2003-06-05 10:41:09 - 解振华:
这是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我们专家也在做。因此引入绿色GDP的概念,主要是找到一个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点,这样的话,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 2003-06-05 10:42:08 - 解振华:
现在非典之后,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非常的关注,从环保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对疫病的传播、病菌的繁衍会起作用。另外生态破坏,特别是野生动物的保护也至关重要。因为现在有很多疫病是人畜、人兽共患的,因此保护野生动物,人和自然、人和野生动物进行和谐相处,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圈养动物,要进一步规范,现在林业部门、野生动物的保护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做出一些规定,这个规定有利于保护动物,有利于保证人民的健康。 2003-06-05 10:43:42 - 外国记者:
我想问你的问题是,刚才你谈到关于三峡库区水质的处理问题,我想问一下在三峡库区之外,在我们整个国家治理水的问题,你能否给我一个数字,在整个国家的废水处理达到怎样的程度,以及它的分布情况是怎样,在城市、农村分别处理多少?以及工业用水和家庭用水等等这些污水的处理达到怎样的比例? 2003-06-05 10:48:42 - 解振华:
2002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工业和生活的用水的比例各占一半,工业用水占到47%-48%,生活用水占52%-53%。工业污染的治理,大体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经济还在以7—8%的平均水平在增长,但是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得到了控制,有所下降。但我们工业的排放标准比较低,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还有艰巨的任务要做,生活的污水处理率现在大体是22.3%左右。 现在处理能力,大体上是每天2544万吨,大体是这样的一个水平。我们计划到2005年,生活污水的处理率,设市的城市要达到50%,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要达到60%。 2003-06-05 10:48:56 - 解振华:
到2005年,我们的废水处理能力每天是5800多万吨,按照这样一个目标计算,可能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1200多亿投资,再加上其他的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计划大体上投资2700多亿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2003-06-05 10:53:15 - 外国记者:
我想问一个问题,我看到环境状况公报的时候,看到今年气温的情况,今年气温的情况基本上是正常或者比正常偏高。说到气温正常的时候,和过去几年相比的话,温度情况到底是怎样的?以及这种温度情况是不是也意味着由于气侯变暖的作用产生,如果由于气侯变暖的作用导致了这种温度的变化,那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会有什么样的态度? 2003-06-05 10:53:58 - 解振华:
今年的气温偏高,它对环境直接的影响是天气比较旱,北方现在缺水,在污染物排放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水质也会受到影响。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还有艰巨的任务要做。 今年的气侯变化是不是跟整个气候变暖有关系,这还需要更权威的部门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气侯变暖这个问题,在全球确实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政府对气侯变暖的问题也非常的重视。有关气候变化的公约如《京都议定书》,对发展中国家还没有规定明确的义务。但是中国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结合能源结构调整,开发新的能源,特别是可替代的再生能源,中国在节约能源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据专家计算中国近10年能源效率提高50%,光这一项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5亿多吨。中国在水力发电和再生能源开发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说三峡工程,最终建成之后,每年的发电是1800万千瓦,相当于一年节省500万吨煤的排放。 总之,我们会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在气侯变化方面尽我们的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 2003-06-05 11:00:45 - 中国日报社记者:
有关中国环境2002年的状况,从有关资料得到了大概的了解。现在是2003年的6月份,我想知道,中国环境方方面面的状况从2002年底到现在有没有值得注意的变化? 2003-06-05 11:01:41 - 解振华:
据对4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1—4月份空气质量分析,与去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整体有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整体变化不大。怎么样能够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现在不法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在有些地区比较普遍。从本月开始,全国要开始进行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人们健康的专项行动,这个行动主要是要对违法排污的不法生产企业进行整顿,触及法律的要绳之以法。 这项行动要坚持三年,今年主要是以保护水资源、水环境为主,其他方面的问题,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2003-06-05 11:03:32 - 中央电视台记者:
据我了解,全国人大环资委的经济专家提出来,希望对三峡防污染方面专门立法,如果这个过程比较长的话,国务院首先要出台一个条例。针对这个情况,我们目前关于环保方面的法规,针对三峡的情况,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另外,经我了解,地方一些环保机构在执法的时候有被打的现象,这可能就牵涉到法规要更加完善方面? 2003-06-05 11:06:51 - 解振华:
确实有专家提出对三峡工程的环境保护能够立法,现在有二个文件正在讨论当中,一个是三峡库区的水污染防治的条例,另外,是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环保总局、水利部联合制定的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这两个文件完成之后,对长江流域和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保护会发挥它的作用。 2003-06-05 11:10:24 - 解振华:
中国有关环境保护的专门的法律已经有7部,加上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应该说环保法规比较健全。但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这个问题还确实普遍存在。这个问题的存在,确实既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环境意识和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社会的监督、媒体的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行政干预的这些情况会越来越少,发展趋势还是非常好的。我们欢迎社会的监督、媒体的监督,环保总局把我们所掌握的各个方面的环境信息尽量的公开、透明化,便于大家进行监督。 2003-06-05 11:12:49 - 中国人口报记者:
我知道解局长得了世界银行的绿色环保特别奖,我首先向你表示祝贺。今年以来黄河发生了一些污染事件,我想请问解局长,污染黄河的原因是什么,国家环保总局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2003-06-05 11:19:13 - 解振华:
对黄河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汪纪戎副局长更了解这件事情,现在请她来回答这个问题。 2003-06-05 11:19:43 - 汪纪戎:
刚才有位记者同志问到今年以来的水质情况,解局长做了回答,我首先补充一下的是黄河。今年以来黄河的水质,恶化的原因,一是水量减少。去年黄河流域降水量减少了30%-50%,比如花园口断面就减少了50%。水利部预测,今年黄河的来水将是五十年最少的年份。所以今年以来,黄河的水环境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今年黄河流域发生了几起水污染事故。上个月在兰州发生了两起油污染事故,主要是由于两个企业的管理不善,造成油泄露,一个是污水处理设施的泄露,一个是存放油品的泄露,造成了油污染。当地环保部门采取了应急措施,这个污染影响不大。这两个企业都受到了处罚,有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分。同时地方上举一反三,对辖区范围内的企业进行了一次检查。相信当地会在两次油污染事件当中接受教训,加强日后的管理。 2003-06-05 11:24:17 -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
第一个问题,避免非典向农村蔓延的过程中,环保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二个问题是,非典使有些产业受损非常严重,有些产业受益,我们国家的环保产业经过非典之后会带来哪些机遇? 2003-06-05 11:24:59 - 解振华:
为了防止非典向农村蔓延,环保总局及时发布了一个通知,主要是要求地方环保局,特别是市县的环保局要采取措施,保护饮用水的水质。另外,国家也拨了一批专款,来用于基层防治非典传播的工作。 非典对一些产业可能确实带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一些产业可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环保产业是属于受益的一个产业。现在环保产业一年的产值大体上是1700多亿,就业人口350多万人,正常情况下,每年以15%-17%的速度在增长。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公共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要加速这方面的建设。非典非环保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先机,要抓住这个机遇。随着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加大,环保产业发展会在今后几年当中有比较大的发展。 2003-06-05 11:28:21 - 解振华:
至少这几个方面的力度会加大,一是医疗垃圾、危险废物的处理设施建设,建设的速度会很快。第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库区的污水处理,以及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第三,工业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以后,会促进企业走清洁生产的路,另外三河三湖、两区、北京市和渤海的污染治理计划实施,会促进加快治理。我想十五计划的实施给环保产业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2003-06-05 11:29:57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rtsp://vod.china.com.cn/Archive/scio/030605.rm
数据地址:
网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