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
评选活动由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船舶分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组织。
2006-03-22 13:18:48
- 中国网: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承办,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2006-03-22 13:21:46
- 中国网:
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最具权威性的船舶评选活动。
2006-03-22 13:23:38
- 中国网:
2:15,中国网直播小组便来到人民大会堂,现在直播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006-03-23 14:28:20
- 中国网:
大会堂金色大厅灯火辉煌,弥漫着鲜花的芬芳。
2006-03-23 14:30:56
- 中国网:
大厅正面,镶着巨大屏幕的红色背板上写着几个白色大字——“中国十大名船颁奖典礼”。
2006-03-23 14:32:41
- 中国网:
屏幕上正在播放记录片《直挂云帆济沧海——发展中的船舶工业》,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船舶工业的伟大成就。
2006-03-23 14:37:21
- 中国网:
会场两侧分别设置了两座展台,摆放着此次获奖船舶的模型。
2006-03-23 14:39:58
- 中国网:
大厅中回荡着中国民族音乐《喜洋洋》。来自各界的嘉宾、各媒体的记者已经陆续来到会场。
2006-03-23 14:41:24
- 中国网:
工作人员提醒:请与会人员关闭手机,会议即将开始。
2006-03-23 14:52:25
- 主持人: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中国十大名船”颁奖典礼。
2006-03-23 14:54:15
- 主持人:
先来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活动的嘉宾,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张广钦、国防科工委秘书长黄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经理陈小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经理李长印、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王荣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等领导出席了颁奖典礼,另外还有支持和关心船舶行业发展的同仁们,非常欢迎你们的光临!
2006-03-23 14:54:58
- 主持人:
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我国的船舶制造业为壮大我们的国防实力,推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为推动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充分展现建国以来我们国家船舶工业的发展历程,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船舶分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中国青年报、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4个单位共同组织了“中国十大名船”的评选活动。
2006-03-23 14:56:03
- 主持人:
这次评选活动经过了这样几个阶段:一个是单位推荐,再一个是专家评审,最后一道关是组委会审定,最后确定下来中国十大名船。
2006-03-23 14:57:27
- 主持人: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颁奖典礼,我想不管是对于中国海事界人士来说,还是对于中国国防科技系统来说都是一件很盛大的事情。
2006-03-23 14:58:17
-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中国“中国十大名船”组委会副主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先生介绍一下情况。
2006-03-23 15:00:00
- 黄平涛: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在我国浙江省萧山花圃桥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我国船舶的航行史已经有8千年的历史了。600年前,郑和七下西洋,说明我们中国的造船航行航海历史在世界上是具有领先地位的。
2006-03-23 15:00:32
- 黄平涛: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使船舶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鼓励船舶工业自主创新,鼓励新船型开发,国防科工委等14个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中国十大名船”的评选活动,具体工作由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国防科技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造船工业协会共同承担。
2006-03-23 15:01:33
- 黄平涛:
这项评选活动旨在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我国设计、建造,并在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以及航海事业、海洋开发、船舶工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十艘船舶。活动发起以后,得到了业内外的热烈响声,有26家单位推荐各类船舶105艘,参加评选后经审查,最终确定103艘船舶作为候选船舶。
2006-03-23 15:02:33
- 黄平涛:
2005年9月9日,中国造船工程协会与国防科工委工业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将103艘候选船在中国造船工程协会等相关网站予以公布,标志着评选活动正式开始。通过60多个专家的评选,10月7号组委会公布了初选确定的20艘入围船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杯”冠名形式,面向社会进行了有奖竞猜活动。
2006-03-23 15:03:56
- 黄平涛:
我们邀请了船舶设计、制造、使用、监管、船体研究等方面的专家,一共23名,组成了专家评委会,通过集中评议、各自投票的方式,对入围的20艘船舶进行了投票评选。组委会办公室根据专家投票情况,提出了10大名船建议的名单,经由组委会最终确定十大名船。
2006-03-23 15:05:12
- 黄平涛:
今天,“中国十大名船”就要隆重向社会公布了。这是中国船舶工业及相关行业的一件盛事。借此机会,我代表活动承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关心支持船舶工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以及航海事业、海洋事业的发展,共同为实现我国成为海洋大国、海洋强国的目标努力奋斗!
谢谢。
2006-03-23 15:06:20
- 主持人:
非常感谢黄平涛理事长给我们介绍情况。
接下来我们非常关心的就是入围的船舶都是什么样,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短片,是入围的20艘船舶。
(现场播放短片)
2006-03-23 15:07:29
- 主持人:
人类已经有七千多年的造船史,在历史上我们中国人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过不少奇迹,曾经创造过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的船舶工业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从一个非常薄弱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了。
2006-03-23 15:08:13
- 主持人:
到现在为止,我们依靠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现在我们国家正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造船大国。
下面请“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组委会主任、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张广钦先生宣读“中国十大名船”评选结果。
2006-03-23 15:09:07
- 张广钦:
下面我代表评选组委会宣布“中国十大名船”,它们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东风号;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济南舰;我国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我国第一艘按国际标准建造的出口船长城号;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船渤海友谊号;我国新型的常规潜艇;享有盛誉的导弹驱逐舰哈尔滨舰;被誉为“海上科学城”的航天测控船远望3号;我国第一艘30万吨级超级大型原油船德尔瓦号。
宣布完毕。
2006-03-23 15:09:51
- 主持人:
为什么最后是20选10,是这10艘,而不是那10艘呢?
2006-03-23 15:11:06
- 张广钦:
它们都非常好,但是通过群众的投票,通过专家的评议,最后选出这10艘,还有一些争议,最后又经过专家讨论选出这10艘。
2006-03-23 15:11:39
- 主持人:
这些船的建设者和设计者有没有在评选之前找过您呢?
2006-03-23 15:12:15
- 张广钦:
没有。这次是完全在社会上公开投票。
2006-03-23 15:12:47
- 主持人:
非常感谢。因为20艘船个个都很棒。还有,请问“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是第一届吗?
2006-03-23 15:13:16
- 张广钦:
印象中好象以前没有这么大规模。
2006-03-23 15:14:06
- 主持人:
非常感谢。谢谢张主任。
我们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20艘船舶的样子。最后,20选10选出来10艘船舶,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10艘大船的模型,因为这次组委会想让大家在更近的距离看到它们。
请揭幕。
2006-03-23 15:14:42
- 中国网:
现场礼仪小姐将两座展台前的白色帷幕缓缓拉开,各媒体记者蜂拥上前近距离拍照。
2006-03-23 15:15:43
- 主持人:
徐院长,看完了以后什么感受?
2006-03-23 15:17:36
- 徐匡迪:
为中国造船工业感到骄傲!
2006-03-23 15:18:08
- 主持人:
等仪式结束以后大家一直都可以看,但只能看,不可能带走。只有一个人可以把它们都带走,这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王书记,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为什么可以都带走呢?
2006-03-23 15:18:49
- 王树权: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们学校作为参办单位之一,很荣幸承办这次颁奖典礼,同时表达一下我们学校近3万名师生员工对成功举办这次典礼的祝愿!
2006-03-23 15:20:25
- 王树权:
我们现在是国防科工委的直属院校,1970年重新组建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40年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现在学校已经作为船舶工业最大的船舶人才培养基地和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50多年来学校为国防科技工业、为船舶工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同时,我们也参与了一批重大的科研项目。今天的“中国十大名船”中就有我们的成果和技术。
2006-03-23 15:21:19
- 王树权:
“中国十大名船”应该说展示了我国建国以后新时期船舶工业的历史,同时也凝聚了造船人的智慧和心血。为了弘扬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学校决定建设一个船舶博物馆,把这十大名船永久地收藏,作为我们学校的爱国主义和国防科技教育的基地,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奋发图强,学习造船人的精神,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造船强国,捍卫蓝色国土,作出我们大学应尽的贡献!
谢谢大家。
2006-03-23 15:22:17
- 主持人:
现在我们知道了,你们给这些船模型修了一个馆。刚才您说这里面的技术科技人才很多都是你们学校培养出来的是吧,非常感谢王书记,感谢。
2006-03-23 15:23:24
- 主持人:
现在,当我们站在十大名船面前的时候,为它们感动,这也让我想起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靠着小舢板渡江作战,靠着渔船渡海作战,可是今天我们可以驾着这些军舰从水下打击进犯我们的敌人。
我们有了今天的辉煌,不应该忘记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更不应该忘记一代又一代造船人的辛勤努力。
下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中国十大名船”的风采。
2006-03-23 15:24:08
- 中国网:
现场播放记录片,介绍新中国船舶工业历史。
2006-03-23 15:25:22
- 主持人:
如果把这10艘船舶比作是10颗明珠的话,把它们串起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可以反映新中国50年来的造船史。50年过去了,我们创造了很多第一次,在未来的若干年,我们还会再创造若干个第一次。
2006-03-23 15:26:20
- 主持人:
接下来为这10艘船舶颁奖,有请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张广钦、国防科工委秘书长黄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经理陈小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总经理李长印、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王荣生、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上台颁奖。
2006-03-23 15:28:56
- 主持人:
现在有请领导为“中国十大名船”的设计单位颁奖,请获奖单位上台领奖。
2006-03-23 15:30:58
-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领导为“中国十大名船”的建造单位颁奖,请获奖单位上台领奖。
恭喜你们!
2006-03-23 15:31:25
- 主持人:
刚才的场面非常热烈,我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当大家看到这10艘中国名船亮相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到,就在这10艘船的背后,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现在他们中间的建造和设计单位都有很多人想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
2006-03-23 15:32:00
- 主持人:
现在有请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船建造单位——江南造船厂原总工程师沈劦先生,还有渤海友谊号浮式生产储油船首任总经理(船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先生上台。
2006-03-23 15:32:28
- 主持人:
黄院士,您当时设计的是弹道导弹核潜艇,设计这艘船用了多长时间?
2006-03-23 15:33:33
- 黄旭华院士:
十来年吧。
2006-03-23 15:34:19
- 主持人:
我记得毛主席说过一句话,说核潜艇一万年也造不出来,结果我们花了不到20年的时间。
2006-03-23 15:35:00
- 黄旭华院士:
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诞生在1954年,技术上的飞跃加上军事上的发展,这个成功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1958年,聂荣臻元帅非常重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亲自进行指导,我国许多领导人也都非常关注,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6-03-23 15:35:32
- 主持人:
如果研制不出来那是什么样的局面?
2006-03-23 15:37:27
- 黄旭华院士:
用毛主席的话说那是非常庄严的事情。
2006-03-23 15:38:43
- 主持人:
在研制核潜艇的时候,当年您是多大岁数?
2006-03-23 15:39:31
- 黄旭华院士:
30多岁。
2006-03-23 15:40:12
- 主持人:
等于是壮年的时候,都投入在这上面。有意思吗?因为我不懂,在研制的过程中,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一旦研制出来,那种乐趣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2006-03-23 15:40:37
- 主持人:
沈劦先生是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巨轮的制造者。我们知道我们中国造万吨级船的时候是六几年,实际上当时世界上建造万吨轮的国家并不多。为什么我们国家建造了万吨轮,甚至世界上都给了不一样的评价?从5000吨到1万吨不是加大一倍吗?
2006-03-23 15:41:08
- 沈劦:
当时讲起来我们江南厂的能力、设备和造船经验还不行,船的桅杆高20多米,重20多吨,要把这个东西吊起来,所以施工受到一些限制。首先是用高架吊船把桅杆吊上去,然后再拉直定位。
2006-03-23 15:42:54
- 主持人:
如果我们打一个能够理解的比方,就像设计师出图,你们就像装修队似的,按图做,有什么难度吗?
2006-03-23 15:43:44
- 沈劦:
按照设计图造出来也是有很大难度的。
2006-03-23 15:44:25
- 主持人:
最大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2006-03-23 15:44:55
- 沈劦:
比如不能简单的用直流焊机。
2006-03-23 15:45:27
- 主持人:
造这个船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2006-03-23 15:46:15
- 沈劦:
一两年。
2006-03-23 15:46:49
- 主持人:
首先我得问一个外行的问题,您怎么做船长的呢?
2006-03-23 15:47:16
- 周守为:
我当时的身份是油矿的矿长,同时也是船舶工业的船长,所以我本人一直在海洋石油领域工作。大家看这个船,(图)这艘船既是一艘船,同时也是一座工厂。
2006-03-23 15:47:54
- 主持人:
从他们的身上,从短短的几个小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几代人的身影。今天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把各位一一请上台来讲你们的故事,但是在这里,我依然向你们表示感谢。
2006-03-23 15:48:37
- 主持人:
在首届“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中,组委会还同期举行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杯”有奖竞猜活动,众多关心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人士积极参加了竞猜。组委会办公室于3月5日举行了抽奖仪式,从猜中最多的参与者中分别抽出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和纪念奖1000名。
今天的现场请来了三位一等奖的中奖者,请他们到台上来。
2006-03-23 15:49:10
- 主持人:
你们怎么猜中的?
2006-03-23 15:49:57
- 嘉宾:
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我从事船舶教育的工作已经快50年了,对船舶很有感情。
各位,这个是我的二公子,她是我二公子的媳妇。
2006-03-23 15:51:35
- 主持人:
一等奖的产生可能值得怀疑,但我问过很多人,他们告诉我这真是摇奖摇出来的。
2006-03-23 15:52:16
- 嘉宾:
应该说我们家庭有4个人一直从事船舶教育的工作,对船舶特别有感情。我们学校现在有几万名毕业生了,有相当一部分在船舶行业工作,在座的也有很多我们的校友,我对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2006-03-23 15:53:05
- 主持人:
所以这次这10艘船都回你们学校了。
2006-03-23 15:53:50
- 主持人:
这样的有奖竞猜,或者这样的获奖以前遇到过吗?
2006-03-23 15:54:15
- 嘉宾:
没有。
2006-03-23 15:54:58
- 主持人:
为什么要参加这次竞猜?
2006-03-23 15:55:27
- 嘉宾:
我为什么热衷于参加呢?因为标题上写着是“哈尔滨工程杯”,因为是对学校带有浓厚的感情,所以积极参与了竞猜中。
2006-03-23 15:55:56
-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三位。
我们对他们一家人很尊敬,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在为中国的船舶工业做贡献。
2006-03-23 15:56:36
-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金壮龙先生。
2006-03-23 15:57:13
- 金壮龙:
尊敬的徐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今天倍受关注的“中国十大名船”评选结果在这里隆重揭晓,这是我国造船工程界的一件大喜事!我受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委托,代表国防科工委、代表科工委船舶管理办公室向获奖单位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支持船舶工作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各界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03-23 15:58:05
- 金壮龙:
特别荣幸的是全国政协徐副主席在百忙之中亲临颁奖现场,对我们造船工程界是巨大的鼓舞。
船舶工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军民结合型产业,是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基础装备的现代工程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勘探等上下游产业具有强劲的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
2006-03-23 15:59:16
- 金壮龙:
建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船舶工业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取得了以核潜艇、超大型船舶为标志的一大批重要成果,为国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也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自主开发了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
2006-03-23 16:00:30
- 金壮龙: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进入国际,上海长兴岛、青岛海星湾等骨干造船基地正在建设中,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05年,我国造船产量突破了12000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达17%,仅次于日本和韩国,位列世界第三位。与先进造船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已经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造船大国。
2006-03-23 16:01:18
- 金壮龙: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船舶工业发展。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船舶工业时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立信心,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2006-03-23 16:02:18
- 金壮龙:
“十一五”期间是船舶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防科工委作为船舶行业的主管部门,将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四个坚持”重要批示为根本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和支持船舶工业,全面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壮大船舶工业实力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2006-03-23 16:03:05
- 金壮龙:
以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区域骨干造船基地为重点,加快提升先进造船能力;以造船总装化、管理精细化、信息集成化为基本方向;以船舶动力为突破口,确认加快船舶配套业发展,全面增强船舶工业武器装备能力和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能力,营造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
2006-03-23 16:03:25
- 金壮龙:
未来5到10年,国内外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需求旺盛,世界造船业结构调整加快。我国船舶工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和条件,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06-03-23 16:05:21
- 金壮龙:
评选“中国十大名船”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中国10大名船集中展示了建国以来船舶工业自主创新的辉煌成就,典型代表了船舶工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造船业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风貌。
2006-03-23 16:05:39
- 金壮龙:
随着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自主开发、设计新船型将不断涌现出来。希望我国造船企业不仅能够打造中国的名船,而且能够打造更多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世界名船。
2006-03-23 16:05:55
- 金壮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在这拥有希望的春天,让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我国船舶工业兴旺发达,祝愿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06-03-23 16:06:30
- 主持人:
这10大名船摆在会场是一座丰碑,它记载着我国的船舶发展历史!让我们对为中国的船舶事业作出贡献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下午的“中国十大名船”颁奖典礼现在结束,谢谢大家!
2006-03-23 16:07:05
- 中国网:
中国网现场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
2006-03-23 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