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5年7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7月新闻发布会定于7月3日(周五)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召开,发布南方强降水解析等内容。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张祖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中国气象局2015年7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首先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专家,来自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的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我是今天的发言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今天的新闻发布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一项首先是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第二个是南方强降水气象服务情况。
2015-07-03 14:45:10
- 张祖强:
2015年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7月上旬天气展望
一、6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015年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4.8毫米,较常年同期(99.3毫米)偏多5.5%。空间分布上,黄淮南部至江南北部、内蒙古东南部、新疆中东部及青海西北部等地降水偏多5成以上,江淮大部偏多1倍以上;华北南部至黄淮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及西藏中部等地偏少2-5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6月,全国共有57站日降水量突破6月历史记录,主要分布在江淮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东部、东北等地;其中江苏金坛(274.6毫米)和江西德兴(243.7毫米)等8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二)6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2015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20.3℃,较常年同期(20.0℃)偏高0.3℃。空间分布上,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云南中北部部分地区偏高2-4℃;内蒙古中部、新疆中部、江汉大部气温偏低,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偏低2-4℃ 。
(三)长江中下游于6月14日入梅。6月10日后,随着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调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110-130°E)总体北抬至21°N以北。结合环流形势和气象要素条件,可以确认长江流域于6月14日正式入梅,入梅时间与常年一致。入梅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明显偏多。
(四)入汛以来雨带阶段性摆动,6月以来,南方主雨带位置在江淮-江南之间摆动。主雨带摆动先后经历了江淮、江南北部-江南中北部-江淮、江南中北部-江南中北部-黄淮、江淮,其中江淮和江南北部是反复受降雨影响的主要区域。
2015-07-03 14:45:40
- 张祖强:
二、6月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6月国内区域性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南方强降水频繁,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严重。6月,我国南方共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间隔短,雨量大。其中6月16-19日、6月22-30日,暴雨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严重。6月16-1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50毫米以上的降水覆盖面积有46.9万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的降水覆盖面积有10.2万平方公里,上海、南京内涝严重。6月22-30日,黄淮、江淮及川陕等地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降水量普遍超过50毫米,其中河南东部和中部、江苏大部、安徽大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西北部等地有100-200毫米,江苏中部和南部、安徽中北部、四川东北部局部地区超过200毫米。这段时间,暴雨以上共出现378站日,其中大暴雨以上有62站日。27日,江苏常州、南京等站点日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2015-07-03 14:45:54
- 张祖强:
受强降雨影响,长江、淮河等流域的部分地区河流水位上涨,太湖平均水位28日涨至3.86米,超警戒水位0.06米,是2012年以来首次超警,长江下游支流滁河襄河口闸水位站(安徽省全椒县)、秦淮河东山水位站(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洪峰水位分别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6米、0.43米。淮河出现今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多个省(区、市)的部分低洼地区出现严重内涝或积涝,道路中断,部分农田被淹,对城市运行、道路交通和人民正常生活等造成较重影响,其中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内涝严重。8号台风"鲸鱼"登陆海南。6月共有2个台风生成,其中有1个台风登陆,生成和登陆个数接近常年同期。今年第8号台风"鲸鱼"于6月21日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上生成,6月22日下午18时50分前后在海南省万宁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是今年以来首个登陆台风,登陆时间接近常年同期(平均为6月25日)。受"鲸鱼"影响,21日08时至24日08时,海南、广东南部沿海等地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一般有25-100毫米,海南南部地区超过100毫米。总体来讲,台风带来的降水缓解了海南西部和东南部的旱情,造成的损失小,对农业的影响利大于弊。云南西部干旱发展,海南干旱缓解。6月,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由于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干旱发展迅速,存在中度到重度气象干旱,西北部达到特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青海东北部、雷州半岛局部地区也存在中等程度气象干旱。海南西部和东南部前期旱情较重,受台风"鲸鱼"的影响,旱情明显缓解。山东半岛下旬由于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前期旱情有部分缓和。21个省(区、市)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6月,全国有21个省(区、市)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其中四川、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河北、山东、黑龙江等省(区)局地受灾较重。
2015-07-03 14:46:57
- 张祖强:
(二)6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2015年6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有暴雨洪涝、高温、热带气旋和干旱,共造成至少1393人死亡。其中,因高温死亡人数最多,共造成1233人死亡;其次为暴雨洪涝事件,共造成至少151人死亡。暴雨 洪涝,6月10日,法国科西嘉岛遭强降雨引发滑坡,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尼泊尔东北部因大雨引发滑坡,导致47人死亡;13-14日,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遭受洪灾,造成至少19人死亡,6人失踪;23-26日,印度西部遭暴雨袭击,造成至少81人死亡;6月25日,俄罗斯索契遭遇洪水袭击,导致1人死亡。高温,6月20日以来,巴基斯坦南部遭受高温热浪,导致1233人死亡。干旱,6月以来,朝鲜各地遭遇严重干旱,近14万公顷稻苗大片枯萎,另外泰国遭遇10年来最严重干旱。热带气旋,6月24-25日,台风"鲸鱼"侵袭越南北部,暴雨引发山洪造成7人死亡,4人失踪。24日,美国东北部遭强烈暴风雨袭击,导致至少2人死亡。40万个家庭断电。
2015-07-03 14:47:11
- 张祖强:
(三)厄尔尼诺持续发展增强,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继续偏暖,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6月(截至6月28日),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增温显著,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地区,中心强度超过3.0℃。从厄尔尼诺指数演变来看,2015年6月,厄尔尼诺指数较前期又有增长,厄尔尼诺指数1.5℃,累积温度距平10.9℃,维持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
2015-07-03 14:47:25
- 张祖强:
三、6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及7月农业生产建议
(一)6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东北气温后半月偏高、土壤墒情适宜,利于春播作物生长。东北地区上旬中期至中旬初,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部分地区偏低2-4℃,出现阶段低温,导致部分作物生育期延缓;之后气温回升快,后半月气温偏高1-4℃,前期低温对作物的影响基本得到补偿;月内大部地区光照适宜,降水较为充足、土壤墒情较好,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一季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苗期生长。目前大部产区作物发育期接近常年,长势较好。江南北部和东部、华南西北部多强降水,浙苏皖湘赣沪多地暴雨洪涝频发,农业生产损失较重;台风"鲸鱼"带来的强降水使海南旱情得到有效缓解。6月,江南北部和东部、华南西北部强降水频发,累计降水量250-400毫米,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大到暴雨日数有3-10天,湘赣浙苏皖沪等地的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农田受淹被毁,棉花、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和经济林果遭受不利影响,部分正处于抽穗开花期的早稻遭受"雨洗禾花"危害,农业生产损失较重。21-24日,台风"鲸鱼"带来的强降水使海南旱情得到有效缓解,塘库蓄水增加,对海南农林业生产十分有利。西南大部光温水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强降水使川渝黔东部部分农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云南西北部旱情持续。西南地区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1-4 ℃,光照较充足,墒情较好,光温水条件利于一季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生长发育;但云南西北部降水持续偏少,农业干旱持续发展。四川东北部、贵州东部、重庆东部降水量有200-400毫米,降水偏多5成以上,强降水使部分农田遭受洪涝灾害。全国夏收夏种期间多晴好天气,夏收夏种进展总体顺利,进度接近常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全国夏收夏种处于大范围开展阶段。期间,北方麦收区多晴好天气,没有出现连阴雨,利于麦收机械化作业开展,各地集中抢收晾晒;西南麦区晴雨相间,麦收进度未受影响;江淮、江汉阶段性强降水使部分冬小麦、油菜收晒进度偏慢。期间,西南地区、江汉、江淮、西北地区东部夏播区墒情较好;华北、黄淮大部6月上中旬温高少雨墒情持续下降,夏播期部分地区墒情偏差,但大部地区灌溉条件较好,仅部分无灌溉条件地区的作物播种受到影响。6月23-26日黄淮大部、华北西南部出现中到大雨,黄淮西部和南部出现暴雨,土壤墒情显著改善,利于夏播作物出苗和苗期生长;但河北中部、山东半岛北部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旱情显现或持续,不利于夏播作物出苗生长。总体来看,2015年全国夏收夏种期间多晴好天气,夏收夏种进展顺利,进度接近常年,略慢于进度偏快的去年。
2015-07-03 14:55:30
- 张祖强:
(二)6月我国秸秆燃烧监测情况,气象卫星监测显示今年6月全国主要夏粮收获区仍有秸秆焚烧现象。有些省份秸秆焚烧比较严重,但和去年相比,总体减少约70%,各有关省份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安徽省减少88%、江苏省减少86%、山东省减少70%、河南省减少52%、河北省减少29%。
(三)7月农业生产建议东北地区北部防范阶段性低温。东北地区北部注意防范阶段性低温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雨后及时排涝散墒,以提高地温,促进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华北等地应蓄水防旱。华北大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黄淮北部应利用降水时机,加强农业蓄水,并积极开发水源,防旱抗旱,防御干旱对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不利影响。江淮、江南防范农田渍涝灾害。江淮、江南中东部降水偏多,降水偏多地区要及时清沟排涝、降渍,减轻湿渍害和暴雨洪涝对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形成和成熟收晒的不利影响。同时各地应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
云南、广西稻田需防高温危害。云南大部、广西中西部气温偏高,防范作物遭受高温危害,在高温时段,注意以水调温,减轻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云南西北部应积极开发水源,加强水资源调配,注意节水蓄水,防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沿海地区要防范台风对农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7月是台风活跃季节,沿海各地应提早做好防台风灾害准备,减轻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对农渔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同时旱区应注意利用降水时机加强库塘蓄水。
2015-07-03 14:56:32
- 张祖强:
四、6月气象服务情况,6月,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预警30643条。国家级共发布预警131条,其中,暴雨预警76条、地质灾害预警24条、强对流预警11条、台风预警11条、高温预警7条。全国各省预警30512条,其中,雷电预警14534条、暴雨预警8051条、高温预警2437条。按预警等级划分:全国共发布红色预警544条、橙色预警5442条、黄色预警17346条、蓝色预警7311条。
加强汛期应急值守, 切实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服务工作。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6月2日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目前汛期已经进入最关键时期,正值暴雨、冰雹、龙卷、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各级气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值班制度和责任意识。主要负责同志要坚守防汛工作一线,靠前指挥。6月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对下阶段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做出部署,要求对进一步提高责任意识、健全规范流程,全力以赴做好应急值守,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强化信息报送、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工作。与水利部举行不定期会商制度,加强雨情水情研判。6月2日和13日,中国气象局与水利部两次举行专题会商,就未来雨情水情趋势做出研判,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出席会商。6月29日应中国气象局邀请刘宁副部长又出席了盛夏(7、8月)气候趋势预测会。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预报指导和暴雨预警信息的发布。针对6月份,南方暴雨多发,灾情加重,中国气象局7次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Ⅳ级应急响应应对南方暴雨。中央气象台加强对省(区、市)气象台的指导工作,期间,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74期,发布强对流预警10期,其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29期。南方各省(区、市)气象部门极为重视汛期气象服务工作,6月24日以来江苏南部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造成苏南河流超警、城市被淹,太湖水位持续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江苏省气象部门及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全力做到预报更超前,预警更广泛,联动更扎实。上海中心气象台6月份共发布暴雨预警11次,雷电黄色预警7次,其中6月17日首次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贵州由于暴雨落区多次重叠,地质灾害和城市内涝等灾害严重,气象局组织召开多部门会商60余次,利用手机短信全网发布暴雨红色预警67次,覆盖1731万人。
2015-07-03 14:57:04
- 张祖强:
五、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一)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7月4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东部和南部、广西中北部及云南中部等地,上述地区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降雨量有20-50毫米,局部地区有80-130毫米。
5-13日,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以及云南中西部和西藏东部等地,累积降雨量有30-70毫米,东南沿海的部分地区有100-200毫米;全国其余大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7成。 10-12日,华北、黄淮北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将出现35-38℃的高温天气。
主要天气过程预报:4日,江南东部和南部、广西中北部及云南中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5-7日, 江南中东部、华南中东部及云南中西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9-12日,江南东部沿海、东北地区东部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二)第1509号台风"灿鸿"未来五天趋势预报,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名字来源于老挝,一种树的名字)于6月30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7月2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今天(3日)上午8时其中心位于关岛东南方约48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台风级)。预计"灿鸿"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9日前后,台风"灿鸿"将影响东海东部海面。
(三)第10号台风"莲花"未来五天趋势预报,今年第10号台风"莲花"(名字来源于中国澳门,一种花)7月2日晚上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今日(3日)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约71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热带风暴级)。预计,"莲花"将以每小时12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台湾东部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台风强度。受台风"灿鸿"和"莲花"影响,预计9日前后,我国东部和南海东北部海域将出现较大风雨天气。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还将有1-2个台风生成。目前,受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未来"灿鸿"和"莲花"的路径和强度还存在不确定性,尤其"莲花"的变数较大。中央气象台将加强监测、会商和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及时发布台风预报预警信息。
2015-07-03 15:17:39
- 张祖强:
六、关注与建议,7月,全国各地将进入防汛关键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需加强防范区域性洪涝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切实作好防汛工作;江南、华南等地将进入高温伏旱期,需做好蓄水、抗旱、防暑降温和供电供水的调配工作;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也要做好防台工作,另外7月正值暑期,中小学生假期出游需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华北、东北和南方地区须防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各种灾害。7月,华北、东北和南方地区强对流天气增多,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江南、华南等地需注意做好防台工作。进入7月,台风活动变得活跃,江南、华南等地需提前做好台风应对工作,加强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雨影响及其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海上作业渔船注意回港避风。
防范高温天气对公众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的影响。7月,各地的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性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高温高湿的"桑拿天",对公众日常生活、人体健康和水电供应产生影响。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预警,注意防暑降温。
中小学生暑期出游天气提示。暑期来临,外出旅游的学生、家长等骤然增多,请广大市民尤其是学生,在外出旅游时要提前关注天气变化。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外出旅行。海滨湖泊游玩需防范水位上涨,注意安全,山岳旅游防范强降水引发的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晴热天气出行,注意防暑降温。
2015-07-03 15:17:52
- 张祖强:
下面我们就进入记者提问的环节,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各位记者在提问的时候通报来自哪个媒体和机构。
2015-07-03 15:18:07
- 中国气象网记者:
各位专家好,我是中国气象网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最近大家都非常关注的江苏、安徽连续的强降水破了记录,长江支流水位超过了警戒,大家比较担心连续强降水会不会发生大的洪水,另外强降雨频繁是不是受到厄尔尼诺的影响,7月份进入主汛期,我们未来的降水形势是什么样的?
2015-07-03 15:18:23
- 周兵:
我们都关注到6月份以后,6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繁,刚才张司长已经谈到了,南方的降水出现了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强降水过程多,雨带中心位置南北摆动大,第二个降水比较集中,量大,极端性的显现,第三个就是受灾的区域出现重叠,这样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灾情的程度,我们也关注到在6月份四川支流发生了超警戒的洪水,所以说在长江以及中下游,以及江淮等地,降水还是非常明显的,也出现了局部一定程度上的洪水以及超警戒水位的情况,另外一方面这个降水刚才我们张司长也提到了,和长江流域的入梅有密切关系,长江中下游是6月14号入梅,而长江中下游这个梅雨在几年前,就2000年一直到2012年左右表现的并不明显,有专家认为是非典型性梅,最近尤其是今年这个梅雨的特点非常明显,这种现象是不是跟厄尔尼诺有密切联系,根据分析我们预测某种程度上,确确实实表明是跟厄尔尼诺有明确的内在的联系,也某种程度上我们的预测也把它报出来了,长江中下游一带降水明显的偏多,也是依据厄尔尼诺这个信息。那未来7月份这种现象会不会持续,这是我们大家都关心的。国家气象中心预计7月中下旬江南大部华南东部的降水继续处在持续的状态,华北降水偏少,东北地区的北部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低温,从目前6月以来我国降水的格局来看,基本上出现了南方以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及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和北方降水偏少这么一个格局,所以说未来我们确确实实要关注厄尔尼诺的动向,尤其是它继续加强对夏季到秋季甚至到冬季的气候影响,谢谢。
2015-07-03 15:18:51
- 张祖强:
谢谢周兵。看看还有没有提问的。
2015-07-03 15:19:08
- 澳亚卫视记者:
你好,我想问一下,就是1998年我国发生了特大洪水,那同时1998年还有1997年是全球厄尔尼诺比较强的一年,那我想问一下我们今年的2015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与1998年相比是持平还是相对来说弱一点,我们会不会出现类似于1998年特大洪水,我想做一个对比。
2015-07-03 15:19:28
- 周兵:
1997年到1998年确实发生了1951年以来历史上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以后,进入到1999年以后厄尔尼诺发生的强度明显要比80年代到90年代严重的多,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也是我们中国气象局预测预报监测最成功的一次,我们在去年5月份关注到厄尔尼诺事件的海温第一次出现了0.5度以上,到了10月份满足6个月的水平,所以说我们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先对外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形成的,而且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一直持续到现在,那这次厄尔尼诺事件跟1997年-1998年的比较,1997年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历时14个月,那目前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也已经经历了14个月,而且进入到第15个月,目前还在继续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状态,所以说有可能要通过秋季进入到冬季,这是时间长度上也有可能成为历史上超过16个月的,其实是最长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从强度上来比较,1997年到1998年累积海表温度的强度是23.5度,那这次事件到目前为止到6月份基本上我们的数字是10.9度,就是说正在发展加强的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在强度上的跟1997年1998年不会超过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全球变暖及其极端事件频繁的这么一个背景下,那它的气候影响,它有可能造成了气象灾害的程度,我们也是需要十分关注和重视的,就是这么几点。
2015-07-03 15:20:12
- 张祖强:
我来补充一下周兵研究员的答复,他刚才讲到了这个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提到23.5度,1997年1998年,这次我们监测是10点几度,我想补充国内外气象部门海洋部门对于厄尔尼诺的监测是分区有不同区域的,就是监测标准不太一样,那总体来说是以中东太平洋某一个海温的具体跟气候平均来比,然后高多少,从1997年1998年厄尔尼诺来看,最强的中心就是所谓的厄尔尼诺3,或者是厄尔尼诺3.4区,这个是很专业的,那刚才我们周兵研究员提到这个累积温度是指我们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针对厄尔尼诺监测的尼诺Z区,尼诺Z区海温逐月逐月的累积加起来是23.5度,这次只有4点几度到目前为止,所以到目前为止来看,这一次的厄尔尼诺的强度暂时还达不到1997年和1998年那么强,我特别说一下,否则记者同志报告的时候,因为标准不一样,所以要特别的小心,慎重一点。
2015-07-03 15:20:19
- 周兵:
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世界气象组织在6月上旬对外发布了一个信息,热带太平洋地区出现了一次中等程度的厄尔尼诺事件,跟我们国家气候中心的结论是一样的,那它的信息里面提供的是大多数气候模式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面,热带太平洋将继续增温,并发展成一次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所以说我们对厄尔尼诺的发展进程尤为关注。
2015-07-03 15:23:37
- 北京科技报记者:
您好,我是北京科技报的记者,6月份的北京经历了高颜值的蓝天,又有污染天气,雨水一来蓝天重现,出现这种原因是什么,北京未来的市民还会看到这种北京蓝吗?
2015-07-03 15:23:48
- 王维国:
我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北京迎来北京蓝,然后又遭遇到重污染的天气,那这个污染的天气主要是在端午节之后,就是22号到25号,那这段期间出现污染的,我想解释出现污染天气的原因,那无论是污染天气还是北京蓝,都和我们天气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时候,北京刚好是经历了一个西风槽,出现这个污染的时候是刚好在西风槽的槽前,就是风比较小,湿度比较大,出现了相对的静稳天气,这种天气是有利于污染物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出现了污染天气,这个是这个情况。那另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知道雨天也有降水,但是比较弱,这个降水就是对污染物的沉淀或者是清除作用是比较有限的,所以没有起到对北京污染的净化的作用,所以说那几天北京的污染天气是比较严重的。再解释一下北京出现蓝天的情况,出现蓝天我们要感谢东北冷涡,它是一个新的结构,那我们北京刚好是处于东北冷涡的底部,而且6月份它的活动又是比较多,所以说北京蓝是它的这个贡献。主要是东北冷涡给我们带来了一般是偏北风或者是偏西北风,在午后会带来一场阵雨天气,但是雨量不大,或者是阵雨或者是雷阵雨天气,那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北京的蓝天,大家都知道这个偏北风或者是偏西北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而且降雨又有污染物的沉降,双方的作用使我们看到了北京的蓝天。
对于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是这样预测的,7号到8号北京还是有阵雨,但是因为湿度比较大,因为风比较小,可能会有间断性的雾霾天气,但是到9号到12号天气要转好,这段时间可以见到蓝天,谢谢大家。
2015-07-03 15:38:49
- 张祖强:
还有提问吗?
2015-07-03 15:39:12
- 中国气象报记者:
你好,我是中国气象报社的记者,我想问的就是今年第一个登陆我国的台风“鲸鱼”有什么样的特点,对我国的影响是怎么样的?进入7月之后,台风“灿鸿”和“莲花”都已经生成了,然后它们在未来一周是否会对我国有影响,强度相比于鲸鱼来说是怎么样的?
2015-07-03 15:39:21
- 王维国:
“鲸鱼”对我们国家影响来说可以是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应该是今年第一个登陆我国的台风,前面张司长已经讲了,由于它的到来使海南岛的旱情得到有效的缓解,我们知道“鲸鱼”影响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那海南省就发布了一个消息,截至到23号,受“鲸鱼”的影响带来的降雨达到了4400万立方米,那在这之前海南好多水库,蓄水因为前期干旱,很多达到了死水,“鲸鱼”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所以说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优质台风。但是它也具备了一些疑难路径台风的特点,结构不对称,登陆的路径比较曲折,但是这对于它的贡献来讲,我觉得其他的意义就没有多大了。对于刚才讲到目前这个第9号台风和第10号台风,那刚才讲到它的强度,那鲸鱼是登陆到海南岛的强度是属于强热带风暴,那我们预测这两个台风,那9号台风最强的时候有可能会达到超过台风的强度,这个第10号台风逐渐向台湾东部靠边的,可能会达到台风级,但是现在两个台风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时候,而且近期热带也是比较活跃,未来很可能还有再新的台风生成,所以说现在就是我们给这个台风下一个结论,可能为时过早,因为台风生成多的时候会存在多台风之间相互作用,那就导致了未来的登陆的路径和强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会给预报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说也建议各个媒体朋友要随时关注我们台风最新的预报,谢谢。
2015-07-03 15:39:38
- 张祖强:
谢谢。好,我们这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5-07-03 15:39:53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5年7月新闻发布会
参会人员陆续到场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网记者提问
澳亚卫视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科技报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5年7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李佳
参会人员陆续到场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澳亚卫视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北京科技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