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5年9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9月2日(周三)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举办,发布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今年以来我国台风特征及台风气象服务情况等内容。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中国气象局2015年9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
张祖强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钱传海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研级高工
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
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主要的内容为,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天气气候事件回顾以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展望,今年以来我国台风特征及台风气象服务情况。好,下面我们请新闻发言人张祖强来说一下天气情况。
2015-09-02 14:40:24
- 张祖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先介绍一下2015年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9月上旬天气展望
一、8月及夏季(6-8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05.1毫米,接近常年同期(105.3毫米)。从空间分布看,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黄淮西部、江汉、华南南部等地降水偏少2~8成,新疆南部局部和内蒙古中西部偏少8成以上;西南地区大部、江南东部、江淮东部、新疆北部和西部局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等地降水偏多2成至2倍。 云贵地区降水量偏多。8月,贵州平均降水量220.2毫米,较常年同期(145.1毫米) 偏多51.8%,为近13年以来最多。云南平均降水量239.5毫米,较常年同期(193.3毫米) 偏多24.0%,为近13年以来最多。8月,全国共有58站出现极端日降水量事件,所谓极端的日降水量事件就是降水比较强,主要分布于江苏、福建、山东和云南等地,其中9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2015-09-02 14:40:36
- 张祖强:
(二)8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1℃,较常年同期(20.8℃)偏高0.3℃。从空间分布看,除四川北部局部、重庆南部至贵州西北部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新疆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气温偏高1~2℃,局部偏高2℃以上。
2015-09-02 14:40:53
- 张祖强:
(三)夏季(6-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夏季,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300毫米,较常年同期(325.2毫米)偏少8.5%。总体降水的情况主要是出现中东大部地区降水总体呈"北少南多"分布型。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和西藏中部等地降少偏少2~5成,局部偏少5成以上;江淮、江南东北部、贵州东南部、新疆东北部和西部局部、西藏西部局部等地偏多2成至1倍,局部偏多1倍以上。北方地区降水显著偏少,局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气象干旱的情况,比如说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13.4毫米,较常年偏少25%,是2000年以来最少。在全国各地出现很多极端降水的事件,主要分布于江淮、江南、西南东部等地,其中福建福州(244.4毫米)、江苏常州(243.6毫米)等24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同期,全国共有142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等地,其中10站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2015-09-02 14:41:52
- 张祖强:
(四)夏季(6-8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夏季,全国平均气温21.2℃,较常年同期(21.0℃)偏高0.2℃。从空间分布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仅在新疆北部和西南部局部及黑龙江北部局部等地气温偏高1~2℃;江淮西部局部气温偏低1~2℃。新疆、云南等地极端高温频现。夏季,新疆、西南地区和华北等地共228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其中新疆蔡家湖(44.4℃)、云南云龙(35.9℃)等55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同期,全国共有212站发生极端连续高温事件,主要分布在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及东部沿海地区等地,其中新疆若羌(30天)和民丰(20天)等74站连续高温日数突破历史极值。
2015-09-02 14:42:01
- 张祖强:
下面,介绍一下8月及夏季(6-8月)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8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全国18个省(区、市)遭受暴雨洪涝灾害。8月,全国共出现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分别发生在2日-3日、8日-10日、16日-19日、27日、29日-31日。其中,8月16日-19日,四川东部、重庆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贵州北部、广西西北部、江苏中部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那29日-31日,广西大部、广东东南部和福建南部降水量普遍有50~100毫米,局部超过100毫米。月内,受强降水影响,云南、四川、山东、重庆受灾较重。
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月,华北大部、陕西大部、甘肃大部、宁夏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其中,内蒙古中西部偏北地区偏少8成以上。8月31日,山西北部和西南部、内蒙古中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等地有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局地有特旱。气象干旱造成河流湖泊及水库蓄水不足,给人民生活、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8月中旬以来,西藏中部出现25毫米以上的降水,西藏中部的气象干旱得以缓解。
2015-09-02 14:42:10
- 张祖强:
台风“苏迪罗”登陆我国。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3个台风生成,1个台风登陆我国,生成和登陆个数均少于常年同期。今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于7月30日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8月3日发展成超强台风(65米/秒,17级以上);8月8日4时40分在台湾花莲第一次登陆,登陆时为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40百帕;8日22时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苏迪罗”深入内陆、影响范围广、风雨强度特别大,是今年以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台风。受“苏迪罗”影响,8月7日-12日,江南中部和东部、华南东部、江淮大部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江苏中部、浙江南部和福建东部有100~250毫米,局地超过250毫米。其中8月9日,福建和浙江两省暴雨以上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福建东部沿海、浙江中南部沿海出现10~13级阵风,福建莆田局地达53米/秒(16级)。台风“苏迪罗”给浙江、福建、江苏、台湾等地造成严重影响。
受今年第15号台风“天鹅”影响,24日,上海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部分地区发生内涝,局地交通受阻;26日-27日,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北部出现大到暴雨;黑龙江东部出现7~8级阵风,局地9~10级。
2015-09-02 14:43:17
- 张祖强:
18个省(区、市)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8月,全国有18个省(区、市)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其中,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省局地受灾较重。8月17日-20日,河北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7市32个县(市、区)遭受风雹灾害。8月22日-24日,河南开封、洛阳、平顶山等8市11个县(市、区)遭受风雹袭击。8月27日-31日,济南、潍坊、济宁等8市14个县(市、区)遭受风雹袭击。
2015-09-02 14:43:28
- 张祖强:
(二)8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2015年8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有暴雨洪涝、高温、台风、滑坡等。其中,暴雨洪涝造成584余人死亡;高温造成270余人死亡;台风至少造成73人死亡;滑坡共造成至少11人死亡。
暴雨 洪涝
7月27日-8月4日,印度多邦洪水造成180人死亡。8月初,菲律宾南部连降暴雨引发洪灾,导致5人死亡,3人失踪。7月15日-8月8日,巴基斯坦洪灾导致至少166人死亡,超过100万人受灾。7月上旬-8月9日,缅甸水灾导致180人死亡,受灾人口近百万。8月上旬,朝鲜黄海南道发生洪灾,造成10人死亡;阿根廷多地遭受洪水灾害,造成3人死亡,1.1万余人转移安置。8月11日,美国东海岸地区遭暴风雨横扫,致8400万人受灾。8月下旬,朝鲜北部城市遭受暴雨袭击,导致40余人伤亡。
2015-09-02 14:43:38
- 张祖强:
高温,8月初,日本遭受高温袭击,导致25人死亡,中暑人数上万。8月上旬,欧洲多国受热浪袭击,意大利140人死亡。8月9日-18日,埃及持续高温导致105人死亡,2390人受伤。
台风,8月21日,台风"天鹅"袭击菲律宾,造成至少26人死亡。8月25日,台风"天鹅"登陆日本,导致59人受伤。8月28日,热带风暴"艾瑞卡"登陆多米尼加,造成21人死亡。
滑坡,8月10日-11日,尼泊尔西部山区山体滑坡造成至少11人死亡。8月19日,美国阿拉斯加滨海小镇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导致4人失踪。
2015-09-02 15:09:46
- 张祖强:
(三)夏季全国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南方强降水频繁,部分地区暴雨洪涝灾害严重。夏季,全国暴雨日数1.5天,接近常年同期(1.6天)。暴雨主要出现在南方地区,其中江淮、江南东北部以及广西、贵州南部、广东东南部等地暴雨日数普遍有3~5天,局地6天以上。全国共出现20次暴雨过程,其中南方暴雨过程18次(6月8次、7月6次、8月4次),暴雨过程间隔时间短、雨量大。6月16日-19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过程影响范围广,为今年6月以来最大。50毫米以上的降水覆盖面积有46.9万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的降水覆盖面积有10.2万平方公里。上海、南京内涝严重。6月22日-30日,黄淮、江淮及川陕等地出现两次强降雨过程,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50毫米,其中河南东部和中部、江苏大部、安徽大部、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西北部等地有100~200毫米,江苏中部和南部、安徽中北部、四川东北部局部地区超过200毫米;暴雨以上共出现378站日,其中大暴雨以上有62站日;江苏常州、南京等站点日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受强降雨影响,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城市出现严重内涝。
华北雨季开始晚,雨量少。2015年华北雨季于7月23日开始,较常年(7月18日)偏晚5天,于8月17日结束,较常年(8月18日)偏早1天。华北雨季总降水量为65.2毫米,比常年(136.0毫米)偏少52.1%,为近13年来最少,雨季强度偏弱。
2015-09-02 15:10:04
- 张祖强:
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伏旱。7-8月,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降水量普遍不足20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其中内蒙古中部、陕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区偏少5~8成。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155.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0.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少;内蒙古和陕西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降水偏少导致华北、西北东部出现阶段性气象干旱,分别发生在7月1日-23日、7月24日-8月4日、8月5日-31日。其中,8月30日中旱以上和重旱以上的气象干旱面积均为最大,分别为77.4万平方公里和18.0万平方公里。8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华北地区出现降水天气过程,降水使得河北大部、山西东部的气象干旱得到缓和。8月31日,内蒙古中部、山西北部和西南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等地有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局地有特旱。气象干旱造成河流湖泊及水库蓄水不足,给人民生活、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夏季,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风雹灾害,其中河北省风雹灾情最重。
2015-09-02 15:10:14
- 张祖强:
夏季台风生成和登陆个数均偏少,灾害损失偏轻。夏季,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9个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生成,较常年同期(11.2个)偏少。有4个台风登陆我国,比常年同期(4.56个)略偏少。第8号台风“鲸鱼”(Kujira)于6月22日18时50分前后在海南万宁沿海登陆,是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初台登陆时间接近常年同期(6月25日)。第13号台风“苏迪罗”于8月8日4时40分在台湾花莲第一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4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40百帕;8日晚10点1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苏迪罗”深入内陆、影响范围广、风雨强度特别大,是今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强的台风,也是今年以来造成灾害损失最重的台风。
东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强度整体偏弱。2015年夏季,东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强度季内变化较一致,在6月上、中旬及7月下旬以来均表现为显著偏弱,仅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阶段性偏强。
厄尔尼诺最新监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偏暖,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温持续偏暖,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尼诺综合区海温指数为1.8℃,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14.4℃,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
2015-09-02 15:10:20
- 张祖强:
我再介绍一下8月国突平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情况,8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接近4万条的短信,其中国家级173条、省级1305条、地市级发布9675条、县级发布27946条。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8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及9月农业生产的一些建议
(一)8月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北方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良好,农业气象灾害范围小、影响轻,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但是辽宁、山西曾经出现了阶段性的土壤缺墒,出现了阶段性的旱情,对一些农作物造成了影响,主要是在辽宁。北方大部农区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2℃,日照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光温水匹配良好,利于一季稻、玉米、大豆等秋收作物产量形成,大部作物整体长势良好,发育期接近常年或偏早3~6天。8月内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地区大部出现明显的降水过程,累计降水量有50~250毫米,甘肃东部、宁夏中部、吉林中西部、辽宁东北部等地土壤墒情得到明显改善;仅内蒙古中南部、辽宁中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西部降水偏少3~8成,2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在60%以下,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持续偏差,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到一定影响。新疆部分农区出现11~20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棉花、小麦、玉米及林果生长受到一定影响。新疆部分农区出现11~20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棉花、小麦、玉米及林果生长受到一定影响。受台风“天鹅”影响,吉林、黑龙江部分地区遭受暴雨、大风灾害,低洼农田受淹、局地作物倒伏。
2015-09-02 15:10:59
- 张祖强: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大部地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强降水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风、渍涝等农业气象灾害。8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低;江淮、江汉、华南日照接近常年或偏多,江南大部偏少10~30小时。气象条件总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8月1日-7日,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2℃,日均日照时数6~10小时,晴好天气利于过湿土壤排湿降渍、早稻收获晾晒和农作物旺盛生长。受台风"苏迪罗"影响,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大部降水量有25~250毫米,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库塘蓄水,满足水稻及旱地作物生长等农业用水需求。8月中旬至下旬前期,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等地降雨日数普遍有7~11天,日照偏少3~5成,阴雨寡照天气影响一季稻、晚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形成和品质。月内,江淮东部、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大到暴雨日数有3~6天、局地达8天以上;部分地区遭受暴雨、大风灾害,造成低洼农田被淹、棉花蕾铃脱落、晚稻发育迟缓、高杆作物倒伏,农渔业设施受损。
西南大部持续多雨寡照天气,作物产量形成受到一定影响。西南地区大部降水量有100~250毫米,接近常年或偏多3成至1倍,降雨日数普遍有11~23天,日照大部偏少,其中贵州西部、云南大部日照偏少3~5成。持续多雨寡照天气不利于一季稻、玉米灌浆成熟及烤烟采收,部分地区玉米和一季稻灌浆速度减慢、结实率降低、空秕粒增加。同时,适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也易诱发稻穗瘟、稻曲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
2015-09-02 15:11:12
- 张祖强:
(二)9月农业生产建议,预计9月,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初霜日期接近常年同期或偏晚,对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和收获晾晒有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东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甘肃陇中、陕西北部、山西等地旱情持续或发展,不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南方大部地区水热条件接近常年同期,总体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和晚稻生长发育。江南东部、华南东北部、西南地区南部降水偏多,多雨天气影响一季稻、玉米等作物产量形成及成熟作物收获晾晒。此外,9月下旬还将有1个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可能对农渔业生产有一定影响。
北方农区要采取措施促进作物灌浆成熟。各地应根据作物长势适时施肥,促进作物籽粒充分灌浆、提高粒重,确保及时收获腾茬。辽宁中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西部等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应及时灌溉补水,以减轻干旱可能对秋粮产量的不利影响。9月下旬,西北、华北地区陆续进入秋播期,各地要趁墒或造墒及时播种冬小麦。
南方地区要加强晚稻田间管理,同时要防范多雨、低温天气不利影响。晚稻产区要合理施肥,促进晚稻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同时防范寒露风等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江南中北部、贵州西部、云南等地降水偏多,雨后采取措施降低土壤湿度,保障秋收作物后期产量形成。同时各地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成熟作物。
各地还要防范强对流天气和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各地要防范局地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此外,沿海地区需注意做好台风防御,降低农业损失。
2015-09-02 15:11:22
- 张祖强:
我介绍一下今年以来我国台风特征及台风气象服务情况
(一)今年以来台风特点:
生成总数偏多。截止8月31日,西北太平洋已生成16个台风,较常年同期偏多1.4个。
强度偏强。本年度台风的极值平均强度46米/秒(14级), 多年平均38米/秒(13级)。
超强台风多。今年已有8个超强台风,占全部台风的50%,多年同期平均为2.4个,占比16.9%。
生成源地偏东。16个台风中11个生成于150 E以东海域,高于常年平均2.3个(16.3%)。
生命史长。今年前16个台风平均生命史为8.5天,多年平均为6.2天。
登陆台风强度偏强。今年台风登陆平均强度为37米/秒(13级),强于多年平均(32.6米/秒,11级)。
(二)台风气象服务情况。
针对登陆或影响我国的台风,如"鲸鱼"、"灿鸿"、"莲花"、"苏迪罗"、"天鹅"等,中国气象局启动了相应级别的重大气象灾害(台风)应急响应命令,特别是针对超强台风"灿鸿",中国气象局逐步提升应急响应级别,由7月7日的三级应急响应升级为10日的一级应急响应,中央气象台针对"灿鸿"还发布了6期台风红色预警。
此外,中央气象台今年逐步开展了台风短临预报服务,如针对“灿鸿”开展了半小时定位和逐小时路径、强度预报服务;针对“苏迪罗”开展了半小时定位和逐小时路径、强度、风、雨预报服务等,为防台风减灾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预报服务产品。
2015-09-02 15:11:45
- 张祖强:
关于9月3日阅兵天气,9月3日,北京天气以多云间晴为主,早晨最低气温18℃,白天最高气温30℃,阅兵所在地天安门地区气象部门有精细化预报。
9月3日-5日小假期天气, 9月3日-5日,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相继出现中到大雨过程,四川盆地西北部和东南部、云南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
2015-09-02 15:11:53
- 张祖强:
未来十天天气趋势表现为:
北方多过程性降雨。未来10天,北方多降雨过程,主要降雨过程分别出现在3日-5日、7日-11日。3日-5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汉、江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自西向东将出现中雨天气,其中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江南北部、四川盆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7日-11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江汉西部及西南地区东部有中到大雨,其中四川盆地东部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西南地区东部多降雨。未来10天,西南地区东部多降雨天气,累积降雨日数可达6~9天,其中四川西部和南部、云南等地部分地区累积降雨量90~180毫米,局部地区可超过200毫米。
初霜冻。未来10天,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势力不强,不会出现明显的初霜冻。
台风。未来10天,无台风影响我国。
2015-09-02 15:12:02
- 张祖强:
9月是我国夏秋季节交替的月份,西北、东北、华北的很多地方将步入秋季,冷空气活动势力逐渐增强,公众需加强身体锻炼,预防疾病发生;西南等地进入"华西秋雨"期,需防范低温阴雨对秋收、冬作物播种的影响;江南、华南地区仍处于汛期,仍需密切关注强降雨发生和台风活动,做好防御工作。
三天小假期公众出行提示。3日-5日正值全国假期,各地天气差异较大,公众需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晴朗时需注意防晒补水;降雨天气需关注路面湿滑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降温时注意添衣保暖。
东南沿海仍须做好台风的防御工作。9月是台风活跃时期,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对沿海地区的影响,做好防台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等次生灾害。9月我国部分地区将进入秋汛期。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等部分地区要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防范"华西秋雨"对农业生产影响。9月开始,甘肃南部、陕西中南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四川、贵州大部等逐渐进入"华西秋雨"季节,需防范低温阴雨对秋收、冬作物播种的影响。
关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9月中旬开始,我国从北到南陆续进入森林、草原秋季防火期,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应做好抗旱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防范早霜冻和寒露风危害。9月冷空气活动开始加强,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霜冻,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预防早霜冻危害。另外,南方地区要特别警惕寒露风的危害。
2015-09-02 15:12:12
- 余勇:
好,谢谢张祖强先生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记者朋友的提问环节,像以前一样,有提问的记者朋友请简单通报媒体名称,谢谢。
2015-09-02 15:12:26
- 光明日报记者:
你好,我是光明日报记者,就是刚才您介绍说这个今年降水是北少南多的,那他多大程度上跟厄尔尼诺有关,刚才也介绍了厄尔尼诺的情况,那今年秋冬的气候会受有多大的影响,会是一个暖冬吗?
2015-09-02 15:12:34
- 周兵:
今年是厄尔尼诺年份,实际上早在3月份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可能我国是出现南多北少的特点.进入到9月,我们对6到8月的降水统计分析表明,确确实实主要降水带出现在淮北以南到江南一带,就是说南多这么一个特点,同时在以北这个到华北等地是偏少这么一个特点还是非常清楚的。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厄尔尼诺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影响.
目前厄尔尼诺实际上是进入到持续发展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连续两月,7月份和8月份中东太平洋南海温指数在1.8度,近3周,连续三周这个中太平洋就是美国监测到海表温度超过了两度,所以说厄尔尼诺是在持续发展的过程当中。抓住了厄尔尼诺这么一个预测信号,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容易出现南多北少,进入秋冬季以后,南方可能会出现低温阴雨,这个主要的降水还在偏南的地方,北方有可能出现秋旱。冬季我国的气温可能是偏高,容易出现暖冬,这个是在新的变化过程当中的一个特点。
我们的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在厄尔尼诺发生年及其能够延续到次年6月份的厄尔尼诺事件当中,总共有19个年份,有9年冬季气温是偏高的,所占的比例为47%,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偏高的特点,主要出现在1980年代以后这么一个特点,就是1990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厄尔尼诺年份是冬季容易出现气温偏高。在目前所处的这个年代背景下,厄尔尼诺是有利于冬季气温偏高,但偏高的程度同时跟中高纬度大气的控制有关系,就是说跟东亚冬季风的强度有关系,再具体的说就是跟冬季的中高纬度的冷空气有关系,因此冬季气温的异常的程度以东亚冬季风的长度密切相关,厄尔尼诺也是通过影响东亚冬季风来影响我国的气温,所以我们在关注厄尔尼诺的同时也要关注中高纬度大气环流的特点及其东亚冬季风变化的特点。
2015-09-02 15:12:48
- 余勇:
谢谢周兵先生。
2015-09-02 15:29:56
- 中国气象报社记者:
你好,我是中国气象报记者,明天就要进入阅兵了,我了解到为做好这个阅兵气象服务保障,中国气象局在8月31日启动特别工作状态,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吗?
2015-09-02 15:30:03
- 张祖强:
我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个特别工作状态。8月31日8点,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签署命令,气象部门进入阅兵气象服务保障特别工作状态。这个工作状态主要是有几方面:
首先就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值班职守,有关国家级的直属单位京津冀的省区市领导要在岗职守,同时中国气象局有关的内设机构也要加强值班职守,加强各项工作的组织,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个是从组织领导方面。
第二从技术方面,我们进行了专门针对阅兵的气象保障,专门加密了就是北京周边的人工职守保障,包括风云气象卫星进行加密观测,同时还有一些特种加密观测的手段,包括我们的微波辐射计,给预报员提供一个比较准时及时的大气状况,最新大气状况的信息。
加强预报会商,由北京市气象台为主,中央气象台以及相关关部门气象专家一起,每天进行两次会商,今天傍晚还有一次加密会商,对天气变化的情况进行会商研判,及时向阅兵指挥部报告最新气象信息。
第三加强相关保障工作,与相关部门做好阅兵期间以及阅兵之前的各种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再有就是做好各种后勤保障,包括电力、通信等全部进入特别工作状态,确保万无一失,确保保障服务。
2015-09-02 15:30:18
- 余勇:
谢谢。
2015-09-02 15:30:28
- 澎湃新闻记者:
你好,我是澎湃新闻的记者周晨,我想了解在阅兵的气象保障方面会不会加进人工干预的措施,就是万一降水会有科技手段可以让他不再降水之类的,会不会有这些预案?
2015-09-02 15:30:46
- 张祖强:
我来回答一下,阅兵气象保障确实是重中之重,尤其是这个天气情况是对于整个阅兵活动,应该说影响比较大的,同时也最难把握的一个因素,中国气象局高度重视,刚才我们讲到了中国气象局专门成立了阅兵气象服务保障的领导小组,同时也启动特别工作状态来确保在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过程当中做好相关保障工作。中国气象局是集全国之力,部门内外专家开展这个阅兵气象保障服务作,对其中可能出现的比如说降水、高温,或者是大风等,我们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阅兵指挥部也专门针对这些不利天气可能出现的情况,也有相关的应急的预案来应对。
2015-09-02 15:31:01
- 余勇:
谢谢。
2015-09-02 15:31:10
- 香港电视台记者:
你好,我是香港电视台的记者,刚刚发言人也说到有一些预案,那有没有包括一些人工措施,还有就是前几天北京都有下雨,那今天看到天气很好,也有蓝天,那是不是之前有没有预先用一些人工的措施,先把水降了,到明天天气比较能在预计之内,谢谢。
2015-09-02 15:31:19
- 张祖强:
这两天的天气完全是老天爷自己的演变的过程,这两天影响北京的天气主要是一个槽脊影响,8月31号到9月1号降水比较明显,主要是有一个槽,那这些到目前为止到2号的上午,就是今天上午现在是一个高压脊,都是自然的现象,我们华北地区上面是高压控制的,所以整个是很好的天气,同时风力也比较大,整体来说是阳光非常好的天气。
2015-09-02 15:31:34
- 余勇:
好,谢谢。明天就是我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盛大阅兵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5-09-02 15:31:55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5年9月新闻发布会
参会人员陆续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研级高工钱传海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光明网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香港电台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数据地址:
- http://webcast.china.com.cn/webcast/created/23344/152_1_0101_desc.htm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5年9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李佳
参会人员陆续到场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正研级高工钱传海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
光明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香港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李佳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