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5年10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10月新闻发布会定于9月29日(周二)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举办,发布9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国庆“黄金周”期间天气趋势预报;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情况;《2014年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等内容。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辛苦了,欢迎大家并非常感谢大家今天冒雨前来我们中国气象局参加10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
张祖强,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王维国,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
孙冷,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
今天我们新闻发布会分为以下几个内容,第一是9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第二是国庆“黄金周”期间及未来十天全国天气趋势展望。第三是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有关情况。第四个是利用这个机会发布一下,我们《2014年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发布情况。第五个是给大家通报一下《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的相关情况。现在有请张祖强做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2015-09-29 14:47:49
- 张祖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把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内容给大家做个介绍,首先我给大家介绍的是9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5.4毫米,全国的降水还是比较幅员辽阔的,较常年同期(62.4毫米)偏多4.8%。从空间分布看,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西北地区大部、四川盆地和川西北、贵州大部、江南中部和西部、华南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新疆大部、内蒙古中北部和西北部、广西大部等地偏多1~2倍;东北大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南东部、西藏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局部地区偏少8成以上。新疆、广西降水量均为201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降水量还是比较多的。同时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一些极端的连续的降水,其中主要分布在河北、四川、云南等地,其中3站连续降水日数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
2015-09-29 14:48:18
- 张祖强:
(二)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高,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7.2℃,较常年同期(16.8℃)偏高0.4℃,总体来说是正常,略偏短的状态。从空间分布看,内蒙古东部、东北中部和南部、青海南部、西藏大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较常年同期偏高1~2℃,西藏中部偏高2~4℃;江南东部、新疆中北部等地较常年同期偏低1~2℃,新疆局部偏低2~4℃。
2015-09-29 14:48:45
- 张祖强:
下面我介绍一下9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南方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9月,南方地区降水量普遍超过50毫米,其中西南地区东部大部、华南及湖北西南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南部、西藏东部等地有100~20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200毫米。受强降雨影响,云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等11个省(市、区)的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局部遭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西南地区东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及广西月内降水天气频繁,9月1-28日区域平均降水日数为17.1天,较常年同期(13.4天)偏多3.7天,为1983年以来同期最多;区域平均降水量有153.5毫米,较常年同期(114.6毫米)偏多38.9毫米,为1983年以来同期最多。由于雨日多、降雨强,广西、云南、西藏等地的局部地区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2015-09-29 14:48:59
- 张祖强:
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中部等地气象干旱缓和。
9月,华北中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及内蒙古中部降水量有50~10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其中京津地区、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内蒙古中部、宁夏北部等地偏多5成至1倍,局地偏多1倍以上。受降水影响,甘肃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内蒙古中部、山西西北部等地的气象干旱逐渐缓和或缓解。
黄淮大部及辽宁、西藏中西部等地月内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辽宁大部、西藏中西部、河南大部、山东西部等地普遍偏少5~8成,降水少气温偏高,导致辽宁、山西南部、西藏中部等地出现中等程度气象干旱,局地达重度干旱。
2015-09-29 14:49:11
- 张祖强:
13个省(区、市)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9月,河北、河南、新疆等13个省(区、市)遭受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其中,河南、河北、新疆等省区局地受灾较重。
9月初(8月29日-9月1日),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等11市29个县(市、区)遭受风雹灾害。9月18-2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沧州、廊坊、唐山等市遭受风雹灾害。9月20-21日,新疆兵团3个师25个团场遭受风雹灾害。
2015-09-29 15:10:07
- 张祖强:
月内台风生成和登陆个数接近常年。9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5个台风生成,生成个数与常年持平;有1个登陆("杜鹃"),登陆个数少于常年(1.75个)。13-16日,海南岛受第19号台风"环高"的影响,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全岛共有130个乡镇(区)雨量超过100毫米,45个乡镇(区)雨量超过200毫米,其中海口、琼海、琼中、万宁和文昌共有14个乡镇雨量超过300毫米,最大为万宁北大镇408.1毫米。
台风"杜鹃"于28日17时50分左右登陆台湾宜兰,登陆时为强台风级;29日8时50分前后在福建莆田市秀屿区再次登陆,登陆强度台风级。受"杜鹃"影响,28日08时至29日10时浙江北部和东部沿海、福建中北部沿海降雨50~100毫米,浙江温州、宁波和台州,福建福州、宁德和莆田等地120~252毫米;浙江南部和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出现10~13级阵风,福建平潭北厝、牛山岛和晋安区北岭风力达14级,以平潭北厝44.7米/秒为最大。预计,"杜鹃"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快速减弱,并将于29日夜间移入江西境内,强度为热带低压。
2015-09-29 15:10:16
- 张祖强:
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截止到9月27日,厄尔尼诺海温指数为1.9℃,较前期继续增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16.3℃,超过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从空间分布看,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
2015-09-29 15:10:40
- 张祖强:
下面我介绍一下9月国外主要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
2015年9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主要有暴雨洪涝、热带气旋、雷电、沙尘暴、泥石流、雪崩等。暴雨洪涝: 9月14日,美国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边境暴雨引发洪水,造成15人死亡,5人下落不明。9月22日,越南河内暴雨导致至少1人死亡,8人受伤。热带气旋:9月9日,台风"艾涛"登陆日本引发暴雨洪水,造成7人死亡,44人受伤,1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雷电:9月6日,印度南部安得拉邦一农场遭闪电袭击, 22人被击中身亡。沙尘暴:9月7日,中东地区受沙尘暴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近4000人因呼吸疾病入院治疗。泥石流:9月8日,老挝北部琅勃拉邦勐南县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导致2人死亡,2人失踪。雪崩:9月15日,法国东南部上阿尔卑斯省的埃克兰山发生雪崩,造成7名登山者死亡。
2015-09-29 15:10:48
- 张祖强:
下面我介绍一下9月农业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
东北主要农区大部初霜偏晚,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东北农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北部主要农区初霜期比常年偏晚5~10天,日照条件较好,土壤墒情适宜,利于一季稻、春玉米和大豆等秋收作物充分灌浆和成熟。辽宁大部月降水量不足50毫米,较常年偏少5成以上,持续干旱不利于秋收作物产量形成。
北方冬麦区大部墒情较适宜,利于小麦播种。西北、华北月内多次出现明显降水过程,降水量有50~250毫米,甘肃、陕西、山西等地旱区旱情解除,对玉米等秋收作物灌浆以及土壤蓄墒有利;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北部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小麦播种,北方麦区墒情总体好于2013年,但墒情不及2014年同期;尤其是华北南部、黄淮大部降水量不足50毫米,部分地区10厘米土壤墒情偏差,不利于冬小麦播种。
西北和西南等秋收区持续多雨寡照天气,不利于作物成熟收晒。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大部、华南西部降水日数普遍有10~20天,降水量有100~250毫米,较常年偏多5成至2倍,日照偏少3~8成。多雨寡照不利于玉米、一季稻等作物后期产量形成及成熟和收获晾晒,陕西南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秋收进展同比偏慢。
江南、华南稻区光温基本适宜,对晚稻生长发育较为有利。江南、华南大部气温正常,日照略偏少,利于一季稻灌浆成熟及晚稻生长发育,大部地区晚稻长势较好;仅江南东部和福建部分地区中旬出现3~6天寒露风天气,由于主产区晚稻大部尚未进入抽穗扬花阶段,总体影响不大。广西大部降水偏多5成至2倍,日照偏少5~8成,对玉米等成熟作物收获晾晒及晚稻生长发育不利。
2015-09-29 15:10:59
- 张祖强:
进入10月,我们建议:
北方农区要抢晴收获,及时腾茬。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抢晴收晒,特别是秋播区要及时腾茬,确保秋播顺利进行;东北、华北等地应采取促熟措施促进贪青作物成熟,避免后期遭受低温霜冻危害;同时防御低温多雨对作物收储的不利影响。
秋播区要及时整地,适时播种冬小麦、油菜。北方冬小麦适播期较长,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晚播;冬麦区要在腾茬后及时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华北、黄淮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干旱,要注意及时造墒播种。长江下游和西南地区南部土壤过湿,应注意清沟理墒,确保油菜、冬小麦适时播种。
南方晚稻区要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产量形成。江南和华南要加强晚稻后期管理,防范低温危害,合理施肥,促进晚稻结实灌浆,并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2015-09-29 15:32:06
- 张祖强:
下面,我介绍一下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情况:
强化国家级、省级决策服务。2010年印发《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方案(暂行)》以来,秋收秋种气象服务已成为常规业务,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期为每年的9月10日至10月20日,国家级、省级气象部门强化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根据农业气象条件、作物生长发育、墒情变化和秋收秋播进程,于每周二、五制作发布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信息产品,内容主要包括秋收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及秋收秋种进度、近期天气对秋好秋收作物后期管理和秋收秋种工作。截至9月25日,国家气象中心制作《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5期,各省(区、市)气象局共制作省级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近100期。为相关部门调度指导秋季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015-09-29 15:32:15
- 张祖强:
强化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气象服务。各地基层气象部门依托气象服务网站、电话、短信、电台、电视台、气象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和乡镇气象信息站、气象信息员等多种服务手段和渠道,面向规模化农业种养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让服务对象及时了解秋收秋种天气变化情况,抢收抢打、适时播种。
2015-09-29 15:46:50
- 张祖强:
下面说一下未来十天天气趋势:
未来10天(9月30日-10月9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前期活动频繁,后期有所减弱。东北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3℃。北方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南方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10月2日前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初霜冻。
未来10天,江南中东部、华南南部、江淮、黄淮东南部等地降雨量有40-70毫米,其中江南东部、华南南部沿海的部分地区有100-200毫米,局部超过25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4-8成,华南局部地区偏多1-3倍;华北中北部、东北部分地区、西南地区东部及四川盆地累计降雨量有15-30毫米,局地有40-70毫米。期间,西北太平洋将有1-2个热带气旋生成。
2015-09-29 15:47:00
- 张祖强:
介绍一下国庆期间全国天气趋势:
国庆假日期间,全国大部地区晴天多、雨日少,气温适宜,无明显雾霾,空气质量以优或良为主,适宜假日出行;假日前期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有大风降温天气;西南大部、华南多阴雨天气。
北方大部以晴为主,节日前期需防风雨。1-2日,北方大部地区有4-6级风和4-8℃降温,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0-12℃;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等地有雨夹雪。
南方大部适宜出行。1-4日,江南、华南大部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利于出行。5日开始南方降雨增多, 需防范南海台风给华南南部带来的强风雨天气,可能对假日返程交通带来不利影响。
西南地区东部多阴雨天气。 雨量普遍不大,不会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明显影响,但3-5日部分地区需防范中到大雨。
全国大部无明显雾、霾天气。节日期间,全国大部地区空气质量以优或良为主;仅5日前后,华北中南部和黄淮的部分地区有轻雾或轻度霾。
2015-09-29 15:47:11
- 张祖强:
国庆期间国外主要旅游目的地天气情况:
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城市,国庆期间温湿适宜,最高气温20℃上下,夜间气温10℃左右,天气适宜出游;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南欧东部城市多小到中雨天气、亚平宁半岛局地可达大雨。
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城市,湿热天气为主,多雷阵雨天气,旅行可携带夏装和雨具,另外做好防蚊虫措施。
国庆期间,北美中东部地区气温偏低明显,其中2-4日纽约、华盛顿等北美洲东海岸城市将遭遇一次中到大雨(雪)天气过程,外出旅游需注意保暖,防范雨雪的不利影响;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等美国西部城市,天气晴朗干燥,适宜出行。
2015-09-29 15:47:33
- 张祖强:
我们建议,10月需密切关注秋雨秋汛,防御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东南沿海仍可能有台风活动,需关注沿海地区强风雨影响。同时,10月冷空气活动增多、增强,公众需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
密切关注秋雨秋汛,防范地质灾害。10月,西南等地降水较多,需注意防范局部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东南沿海仍需做好台风的防御工作。10月仍可能有台风活动影响我国,相关部门仍需密切关注台风可能带来的暴雨和大风影响,提前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关注冷空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入10月,冷空气活动将逐渐增多、增强。北方地区要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防止霜冻危害,预防冷空气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方地区也要警惕寒露风对晚稻危害,注意做好防御工作。公众需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感冒等疾病发生。
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10月正值我国森林、草原的秋季防火期,各地需加强防范,尤其在东北和西南两大林区需注意森林用火安全。
2015-09-29 15:47:51
- 张祖强:
最后介绍一下2014年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的情况,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是中国气象局今年的一个新尝试,主要目的是全面总结每一年我国在公共气象服务这方面的一些工作的情况,让公众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气象部门一年的工作,从2015年开始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年度的中国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气象局年度工作进展一个产品,主要内容包含2014年的天气气候情况、公共气象服务提供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成效以及各个领域工作进展和未来发展。因为是第一期,我们中间增加了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历程介绍。现在大家可以通过两种渠道来获取这个白皮书,一个就是通过气象出版社正式出版的纸质版,还有通过网上和手机在线阅读电子版本,手机在线阅读可以扫描二维码,同时也在纸质白皮书的封底也有二维码扫描,方便大家阅读。
2015-09-29 15:47:59
- 余勇: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的相关情况。今天中国气象局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此次实施的目录涵盖了地面、高空、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数据模式天气预报等五类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资料和产品将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和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向用户在线提供,公众可以免费获取使用,通过目录的实施中国气象局将面向社会各领域的多样化气象数据需求,提供普惠式的服务,我们也为各位媒体朋友提供了比较详细的书面材料,供大家在发布消息和推广上做参考。下面我们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在提问前简要通报一下单位和机构,谢谢。
2015-09-29 15:48:07
- 中国天气网:
各位专家好,我想问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第21号台风“杜鹃”,今天上午刚刚登陆的福建,请问“杜鹃”有什么特点,预计给我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有一个是关于厄尔尼诺的问题,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现在厄尔尼诺已经发展到强厄尔尼诺事件,至少会持续到明年春天,请问对我国秋冬气候有什么影响?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对次年气候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在厄尔尼诺的影响下明年的气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2015-09-29 16:03:40
- 王维国:
第21号台风“杜鹃”是9月23日在西北太平洋生成,这个台风强度比较强,27号成为强台风级别,最强的时候达到17级。9月28日17时50分在台湾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的风力达到15级,就是强台风级别。“杜鹃”在影响我国的时候正好赶上天文大潮,就形成了风与潮的碰头,这个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个台风生成于9月下旬,正值天气转换季节,所以说这个台风的预报难度也是比较大,因为这个系统比较复杂。目前“杜鹃”对我们国家的影响还没有结束,从现在预报趋势来看,影响主要是在今天晚上到明天白天,在福建、浙江、江西这一带会有比较强的降雨,风力也比较大。这个台风影响在国庆前期,这段时间出行的人员是比较多,准备去往以上地区的人员要注意关心一下当地天气预报。做好出行安排。
2015-09-29 16:03:59
- 孙冷:
厄尔尼诺确实是热点,大家一直都在关注。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各国使用的监测标准是不一样的,国际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监测标准,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标准,厄尔尼诺目前进入第17个月,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加强。目前已经超过了强厄尔尼诺事件的一个标准,很有可能马上会达到极强的标准。厄尔尼诺在持续发展,进入极强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刚才问到对秋冬季气候的影响,海温只是一个外强迫,只是影响国家气候的外强迫因子,那厄尔尼诺事件对秋冬季降水影响,可能是我国南方降水偏多。气温应该说全国都是以偏暖为主,但是北方的气温偏高更为明显一点。
厄尔尼诺特别是发展到这种强厄尔尼诺或者发展成极强的厄尔尼诺,确实会对明年的气候产生影响,根据以往的强或者是极强厄尔尼诺的这种影响来看,明年夏季降水也还是北少南多的分布情况,如果说要现在关注的话,要关注长江流域的暴雨洪水。此外,这个还要根据今年年度预报,还有明年后续跟进。我们会及时的发布预报,以最终发布的气候预测为准。
2015-09-29 16:23:27
- 余勇:
谢谢。
2015-09-29 16:23:45
- 中国气象频道:
我想问关于台风的问题,就是刚刚提到了10月5号到6号也就是国庆节期间会有一个热带低压影响我国,想问一下这个台风对我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秋季台风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的防御重点是什么,或者是我们该怎么防御?
2015-09-29 16:23:54
- 王维国:
根据目前的这个天气形势预测,节日后期在南海可能有一个热带低压对南海和华南产生影响,像海南、广东南部还有北部,广西南部这一带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风雨天气,因为这段时间刚好处于国庆假期,大家要特别注意台风的影响,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出海旅游人员更要预防台风影响,建议大家要及时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建议提前结束旅行行程。台风不仅对出去旅游的人员有影响,实际上对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沿海渔业还有海上作业人员的影响都是比较大的,所以说相关部门在这个季节还是做好台风的防御的工作,谢谢。
2015-09-29 16:24:11
- 余勇:
谢谢。
2015-09-29 16:24:20
- 中国青年报记者:
请问一下白皮书的一些情况,我看到第9页有2014年由中国气象局牵头建设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建成并投入运行,农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我想问一下预警信息发布现在的运营情况以及它的信息覆盖面有多大,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在运行过程当中为公众提供什么服务?第二个就是农村气象灾害风险平台大家应该怎么使用?
2015-09-29 16:24:33
- 张祖强:
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委托中国气象局由气象部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预警信息发布构成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依托这个网络进行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2014年我们重点是努力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的业务,现在已经投入业务运行,每天24小时值班进行国家有关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你问到的有关农村预警信息发布,在农村,我们通过气象部门过去这些年通过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在农村建设了大喇叭、小视频,还有各种手机客户端短信等,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是跟大喇叭、电子显示屏和所有这些终端媒体是连在一起的,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一键式把预警信息自动激活,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村地区。现在的农村大喇叭也不光是气象部门一家,我们现在也是融入式发展,把相关部门,比如说农业部门、民政部门他们的信息进行共享、共建、共用,互联互通,最大可能把有关的突发事件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发布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尽量把气象预警信息和突发事件信息的覆盖面扩大。
2015-09-29 16:25:01
- 法治晚报记者:
想问一下北京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是否有雾霾,对我们有影响吗?
2015-09-29 16:26:26
- 王维国:
今天早上我们举行了全国天气会商,截止到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空气扩散的气象条件是比较好的,从北京地区来看,在10月5号前后华北的中南部和黄淮地区有轻微的雾或者是轻度的霾,同时有比较弱的偏南风影响北京,空气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不是太有利。其他的时间还是不错的,谢谢。
2015-09-29 16:27:35
- 中国气象报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跟雾-霾有关,目前在华北地区已经能感受到一些雾霾了,冬天是大规模雾霾发生的时候,我想问一下今年什么时候开始会比较多的出现?现在是不是一个雾霾的多发期?第二是跟我们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有关,能不能请专家举几个通俗的例子介绍一下数据开放之后对百姓生产生活有什么比较直观的帮助。
2015-09-29 16:27:54
- 王维国:
我回答第一个问题,进入秋冬季节相对来说是一个雾霾天气多发的时段,这个季节相对来说地面风速小,还有大气出现内流层的情况开始增多,这种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截止到目前,9月份到现在实际上一共出现了3次雾霾天气过程,一个是15号到18号,一个是21号到22号,还有一个就是24号,雾霾天气发生时大家还是出行要做好防范措施。
2015-09-29 16:28:13
- 余勇:
你刚才关心的资料共享目录开放的问题,今天是我们正式对外实施,这个过程是一个新的尝试,《目录》的实施,是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目录》所列的5类17种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目前通过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网络方式在线提供,同时也提供了热线电话,另外我们也准备用微信、微博等方式来搜集一下大家在使用或者是注册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以便提供解答。在确保国家安全利益的基础上,我们尽可能的为大家提供方便的服务,也希望广大的用户在使用过程当中不断给我们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把这个气象有关的产品提供给社会,通过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发挥我们气象基本的最大效益。
谢谢大家。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此结束,预祝各位媒体朋友节日快乐,度过一个愉快美好的黄金周假期,再见。
2015-09-29 16:28:20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举行2015年10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情况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
新闻发布会现场
北京地区国庆假日期间天气预报
国庆假期国外主要旅游目的地预报
中国气象网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频道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举行2015年10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情况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
中国网 郑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郑亮
北京地区国庆假日期间天气预报
中国网 郑亮
国庆假期国外主要旅游目的地预报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频道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