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6年1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2016年1月新闻发布会将于12月30日(周三)下午14:30在气象科技大楼一层多功能厅举办,发布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2015全年天气气候盘点、2016年元旦假期天气、2015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等内容!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经济日报记者:
我想请专家再详细谈一下元旦期间天气情况,刚才专家介绍未来几天风力比较弱,多地有雾霾天气,是吗?谢谢。
2015-12-30 13:54:56
- 余勇: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中国气象局举办的2016年1月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张祖强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 薛建军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 周兵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马学款
2015-12-30 14:38:43
- 余勇:
我们今天发布会的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个是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2015全年天气气候盘点。第二个是2016年元旦假期天气及未来10天天气趋势预报。第三个是2015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第四个是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回答记者的提问。好,下面我们有请张祖强介绍有关情况。
2015-12-30 14:39:01
- 张祖强:
我先介绍一下2015年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1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月1日-28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1℃,比常年同期(-3.0℃)偏高0.9℃,为近七年来最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西北部和东北部、东北局部地区气温偏高2℃以上;仅青海北部局部、广西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12月1日-28日,全国共有48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降温幅度普遍达10℃以上,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等地,其中黑龙江北安(日降温15.4℃)等10站日降温突破历史纪录。
2015-12-30 14:40:19
- 张祖强:
我先介绍一下2015年12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1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月1日-28日,全国平均气温为-2.1℃,比常年同期(-3.0℃)偏高0.9℃,为近七年来最高。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西北部和东北部、东北局部地区气温偏高2℃以上;仅青海北部局部、广西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12月1日-28日,全国共有48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降温幅度普遍达10℃以上,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新疆等地,其中黑龙江北安(日降温15.4℃)等10站日降温突破历史纪录。
12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
12月1日-28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3.1毫米,比常年同期(9.5毫米)偏多1.4倍以上,为历史第一。从空间分布来看,新疆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北部及东部、东北中北部、江南南部、华南地区等地降水量偏多2倍以上;青海南部、西藏大部、华北东南部、黄淮、江淮等地降水量偏少5成以上。
2015-12-30 14:43:45
- 张祖强:
下面介绍一下12月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12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我国南方持续阴雨,部分地区遭受暴雨洪涝。12月(1日-28日),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3~10天,其中江西南部、福建西南部、华南中部和北部局地偏多10天以上。江南大部、华南中部和东部普遍有100~200毫米降水,其中江西中部、福建西北部局地达200毫米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降水量偏多2倍以上。受强降水影响,广东、广西1、福建、湖南、浙江、江西6省(区)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降水过程主要发生在12月4日-6日和9日-10日。其中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遭遇暴雨洪涝灾害,16.6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8亿元。
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12月(1日-28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有1~5天降雪,其中新疆北部、黑龙江中部和东北部、吉林中部、内蒙古东北部局地降雪日数在10天以上。12月1日-3日,东北地区大部和内蒙古东部出现强降雪天气,黑龙江东部和吉林中部有暴雪或特大暴雪,累计降雪达17~26毫米。12月10日-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多地出现大到暴雪,乌鲁木齐市遭遇特大暴雪袭击,乌鲁木齐为1951年以来首次出现特大暴雪,已经打破了冬季最强单日降雪纪录(累计降水量达46毫米),降雪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部分中小学停课。
2015-12-30 14:45:38
- 张祖强:
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12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2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过程。12月6日-10日,华北、黄淮及辽宁等地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西部、山西中南部、陕西关中出现中度霾,部分地区出现重度霾(局地PM2.5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北京启动首个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12月19日-25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东部及陕西关中等地出现中到重度霾,其中21日-23日霾影响范围大、程度重,北京大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出现重度霾,重度霾面积达到35.2万平方公里,为今年以来范围最大,造成大面积严重污染,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区PM2.5峰值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河北南部局地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北京再次启动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期间,华北、黄淮、江淮和江南等地夜间至上午时段出现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已成为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12月(前26天),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持续偏暖,暖海温中心位于赤道东太平洋120°W附近海区,中心强度超过3.5℃。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已进入第20个月,海温距平累积值为23.0℃,超过了1982/1983年(20.4℃),略低于1997/1998年(23.5℃)。截至目前,厄尔尼诺峰值强度(月海温距平最大值)已达2.3℃,超过1982/1983年(2.2℃),仅次于1997/1998年(2.5℃)。
2015-12-30 14:46:19
- 张祖强:
下面介绍一下12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暴雨洪涝,12月2日-4日,印度南部遭遇罕见暴雨引发洪灾,造成至少325人死亡。12月4日-6日,风暴"德斯蒙德"(Desmond)在英格兰西北部引发强降雨,导致数百个家庭被疏散,超过6万间房屋停电。12月9日,暴风雨致美国俄勒冈州2人遇难。
台风,12月13日-16日,台风"茉莉"在菲律宾北部登陆,迫使80万人紧急疏散,造成45人死亡。
龙卷风,12月24日,美国东南部和中西部多地遭受龙卷风,至少造成10人死亡。
干旱,12月,埃塞俄比亚近期发生干旱,未来几个月内将有1000多万人面临粮食短缺。
暴雪,12月14日-15日,美国北部及中西部遭暴雪袭击,民航及高速公路受到较大影响。
下面我介绍一下12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以及2016年1月农业生产建议:
(一)12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东北地区光温条件基本利于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东北地区大部1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日照接近常年,光温条件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生产基本有利;但大部地区月降水有10~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最大积雪深度达5~56厘米,不利于粮食储存和运输。
2015-12-30 14:47:50
- 张祖强:
北方冬麦区热量良好、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分蘖扎根和安全越冬。北方冬麦区大部12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月内虽未出现明显降水,但由于11月降水充沛,麦田底墒良好,目前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对冬小麦分蘖扎根和安全越冬有利。农业气象观测站苗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冬麦区一、二类苗的比例分别为22%和74%,接近去年和常年,长势总体良好。
华北、黄淮等地雾霾天气不利于设施蔬菜健壮生长。华北、黄淮大部12月6日-10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江淮东部及陕西关中等地19日-25日先后出现雾霾天气过程,导致大部地区日照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不利于设施大棚作物生长,导致处于开花结果期的茄果类蔬菜停止生长,落花落果,果实畸形,部分叶片发黄,少部分感染灰霉病、晚疫病等病害,整株死亡;处于苗期的茄果类蔬菜和叶菜受影响相对较小,但生长较缓慢,部分叶菜出现叶片边缘发黄和烂根等现象。
江南、华南多雨寡照及中旬较强降温不利作物生长。江南、华南大部月内出现较明显降水过程,阴雨日数多达10~23天,日照偏少5成以上,导致农田土壤持续过湿,影响在地作物健壮生长,油菜出现黄叶、死苗现象,露地蔬菜生长缓慢,大棚作物光合作用受阻,植株萎蔫;持续阴雨对柑橘等水果品质及采摘储存也造成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出现烂果、落果。另外,12月15日开始,江南、华南地区出现较强降温天气,17日-19日江南大部、华南北部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不利于油菜生长,部分地区露地蔬菜及香蕉等经济林果遭受寒冻害。
2015-12-30 14:50:35
- 张祖强:
西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较好,贵州低温寡照及云南降温降雪影响作物生长。西南地区大部热量条件较好,墒情适宜,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较为有利。但贵州大部气温偏低、日照偏少,作物生长缓慢。另外,云南西北部和中东部中旬出现较强降温、降雪天气过程,低温对冬小麦、油菜提高抗寒能力较为有利,但对处于分枝至现蕾期的蚕豆、温室大棚蔬菜、花卉、药材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对于2016年1月农业生产,气象部门建议:
做好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的防寒防冻和饲料储备工作。北方牧区要做好牲畜圈舍的加固、防寒保暖和饲料储备工作。温室大棚要注意对大棚进行加固,并要经常清洁棚膜,以提高棚室透光率,也可采用悬挂补光灯的方式进行增光;同时采取加厚覆盖层和人工加温等措施,促进温棚蔬菜健壮生长,并注意棚内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
北方冬麦区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安全越冬。冬麦区可采用培土覆盖等措施加厚麦苗分蘖节土层,以增温保墒;墒情下降的麦田要根据苗情和温度适时冬灌,确保小麦安全越冬;晚弱苗要及时增施农家肥,以提高地温,增强小麦抗寒能力。
南方要做好湿渍害和寒冻害的防御工作。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降水偏多的地区要注意清沟理墒,预防湿渍害,确保油菜、蔬菜等正常生长。冷空气来临前可采取培土、覆盖、熏烟、增施热性磷钾肥等措施防止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遭受寒冻害。同时,南方各地注意做好库塘冬季蓄水工作。
2015-12-30 14:56:28
- 张祖强:
下面介绍一下2015年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
(一)2015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1月1日-12月28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0.6℃,比常年(9.7℃)偏高0.9℃,与2007年并列历史第一。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各地气温均偏高0.5℃以上,其中新疆北部和西南部、青海北部、宁夏、内蒙古西部局部和东北部、黑龙江北部、山东等地区气温偏高1℃以上。
(二)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1月1日-12月28日,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48.4毫米,比常年(628.9毫米)偏多3.1%。从空间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和南部、青海西北部、西藏西部、江淮东部、江南中部局部、贵州东南部至广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5成,新疆中部局部偏多5成以上;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或接近常年,其中西藏中部、辽宁西北局部、海南等地降水量偏少2~5成。
2015-12-30 14:58:40
- 张祖强:
(三)2015年全国主要出现了极端高温、极端连续高温日数、极端日降温、极端连续降温、极端日降水量和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
1月1日-12月28日,全国共有265站发生极端高温事件,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南地区及辽宁等地,其中新疆蔡家湖(44.4℃,7月22日)等66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纪录;全国共有213站发生极端连续高温日数事件,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北地区东部、江苏、华南等地,其中新疆库米什(20天,7月中下旬)等74站连续高温日数突破历史纪录。
全国共有346站发生极端日降温事件,降温幅度普遍达10~20℃,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其中黑龙江五大连池(日降温18.5℃,2月24日)等63站日降温突破历史纪录;全国共有465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温事件,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华北东部、黄淮、江苏等地,其中河北怀安(6天连续降温20.8℃)等9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纪录。
全国共有218站发生极端日降水量事件,其中广东澄海(339.8毫米,7月23日)等36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纪录;全国共有217站发生极端连续降水日数事件,其中江西萍乡(23天)等25站连续降水日数突破历史纪录。
2015-12-30 14:59:58
- 张祖强:
下面介绍2015年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
今年以来, 我国气候相对平稳。气象灾害以洪涝、干旱、台风为主。总体看,2015年气象灾害损失偏轻。
南方汛期暴雨过程多,湘、赣等地发生冬汛。汛期,全国共出现35次暴雨天气过程,较2014年同期(29次)偏多6次,其中主汛期(6月-8月)南方共出现18次暴雨过程。江淮、江南、西南部分地区出现极端性强降水,其中福建福州(244.4毫米)、贵州长顺(247.8毫米)和江苏常州(243.6毫米)等28站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暴雨造成部分江河水位上涨,农田渍涝,上海、南京、深圳、武汉等多个大中城市发生严重城市内涝。
11月1日至12月上旬,江南南部、华南大部降水量有100~4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广西东北部偏多4倍以上。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的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广西灵川(148.9毫米)、富川(142.3毫米)和湖南桂东(127.1毫米)等63站日降水量突破11月历史极值。受强降雨影响,江西、湖南和广西境内多条河流先后出现超警戒水位,出现罕见冬汛。强降水导致湖南、广西、云南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11月13日,浙江丽水发生山体滑坡,造成37人死亡失踪。
2015-12-30 15:02:50
- 张祖强:
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阶段性干旱。2015年,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陕西和宁夏等地阶段性干旱较重。去冬今春,华北、黄淮等地降水量偏少2~5成,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部分地区出现春旱。夏季,华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西南部、黄淮西部和东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2~5成,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宁夏等地夏旱严重。8月至10月中旬,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南部降水偏少,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对部分地区冬小麦播种不利。
生成台风多,登陆偏少,但登陆强度大。今年有2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25.5个)偏多1.5个;其中有6个在我国登陆,登陆个数较常年(7.2个)偏少,有4个登陆强度达到台风级别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与近十年平均值接近,死亡人口明显偏少。"苏迪罗"影响11省,是今年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的台风;"彩虹"是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40亿元,为今年经济损失最重的台风。
强对流天气频繁,局地灾情重。2015年,我国大风、冰雹、龙卷风、雷电等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局地强对流造成的灾情重,其中湖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省风雹灾情重。5月6日-8日,陕西、山西、河南出现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19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6.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8亿元。
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较差,入秋以来华北地区雾霾严重。入秋以来我国出现6次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尤其以华北地区最为严重。其中11月中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出现4次中至重度霾,北京部分站点个别时段PM2.5浓度超过700微克/立方米,河北中部局地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北京连续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
2015-12-30 15:06:14
- 张祖强:
下面介绍未来十天天气预报和元旦天气
(一)天气趋势
气温趋势:1月5日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2~3℃,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偏高4~5℃;6日后冷空气势力加强,北方大部气温将由明显偏高转为偏低。
降水趋势:未来10天(12月31日-1月9日),江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10~25毫米,其中江南、华南北部及云南南部等地有30~5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成。此外,新疆北部、东北地区东南部降水量有3~8毫米,局地可达10毫米以上。
(二)主要天气过程
4日-6日,中东部将有一次较大范围的降水过程,华北大部、东北地区有小到中雪,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
6日-8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4~8℃,其中华北北部、东北部分地区将下降10~12℃,并伴有4~6级偏北风。
7日-8日,江淮、江南北部有雨转雨夹雪,江南中南部、华南和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2015-12-30 15:08:04
- 张祖强:
重点关注:
华北黄淮多雾霾天气。1月5日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中南部、黄淮、陕西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多雾霾天气。
元旦假日天气。元旦假日期间(1日-3日),全国大部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和降水过程,中东部地区有雾霾天气。具体预报如下:
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东部和北部及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新疆北部局部地区有大雪(累计降雪量8~15毫米);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4~6℃,辽宁东北部、吉林东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大部以及华南的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先后有小雨天气,云南西南部、海南东部有中雨,局部地区雨量可达15~30毫米;南方地区气温略有回升。
31日夜间至1月3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北部等地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并伴有重度污染,局地严重污染;3日,北京、天津、河北南部霾天气有所缓解。2日、3日的凌晨至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2015-12-30 15:09:34
- 张祖强:
我们建议:关注冷空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进一步增强,各地要密切关注阶段性强降温对人体健康、能源供应、交通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防范低温雨雪对生产生活和交通运输的影响。1月,低温雨雪天气较多,西北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雪灾,西南和江南部分地区易出现雨雪冰冻天气,贵州西部山区局地易有冻雨,需做好阶段性低温和雨雪冰冻的防御工作,及时做好公路、铁路、输电线路的除冰作业,确保春运和电煤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
中东部地区须防范雾-霾天气对交通和健康的影响。1月,仍然是雾、霾天气发生较频繁的时期,高速公路、航运部门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确保交通安全;同时公众需注意防范雾-霾对出行安全以及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密切关注春运期间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出行活动。2016年春运将从1月24日开始,3月3日结束,共计40天。春运期间正是寒潮、雨雪、冰冻、雾霾、海上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时段,公众出行和交通运输等或将受到影响,希望公众出行之前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提前做好防范。
2015-12-30 15:10:54
- 余勇:
好,谢谢张祖强先生的介绍,下面我们进入记者朋友们的提问环节,像平常一样请各位媒体朋友在提问之前通报一下单位和机构,谢谢。
2015-12-30 15:11:09
- 香港有线电视记者:
您好,我想问一问今年的雾霾是不是比前几年严重?第二个问题是今年的气温偏高,是不是跟雾霾还有一些温室气体有关呢?
2015-12-30 15:25:25
- 周兵:
今年进入秋季以来,雾霾相对来说频繁发生,跟去年相比还是偏多的。我们从大气的环境容量比较来看,今年11月份以来大气环境容量总体偏差。今年是暖的年份,是有气象资料以来与2007年并列最暖的年份。暖的年份是不是会影响到雾霾,或者雾霾是不是跟暖的年份有密切关系,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实际上。在11月份以前今年总体的环境空气质量还是比较好的。
2015-12-30 15:30:07
- 中国气象报记者:
您好,日前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想问一下气象部门在下一步的“三农”气象服务方面有没有新的举措?
2015-12-30 15:32:36
- 张祖强:
最近中央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气象部门按照这个会议要求在积极谋划,做好2016年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首先第一个方面气象部门要练好内功,怎么用好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传媒手段,然后不断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内涵,让产品的形式更加多样灵活,保证给广大农民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产品,我们强调有效的气象服务产品,就是让农民朋友们拿到气象服务的产品有效管用。
第二个重点就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气象部门在贫困地区脱贫的这个问题上有两大功能,一个是避灾,一个是趋利。所谓避灾就是做好农村灾害防御和预警工作,避免广大农民朋友因灾致贫。同时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充分利用多种气候资源,通过我们有效的气象服务来帮助他们增收。我们要在趋利避害这两个方面发挥气象部门在扶贫工作当中的作用。
第三是要加强有关信息的传输,我们的产品做出来了,包括我们一些好的技术手段怎么能够有效地让广大农民朋友拿得到,要融入国家提出来的农业服务体系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使广大农民朋友方便获取有关的气象信息,真正的把这些服务用起来,谢谢。
2015-12-30 15:34:59
- 东方卫视记者:
谢谢,我有一个问题也是关于雾霾的,想请教各位专家,我们这几年看到三北防护林建设之后,尤其对北京地区沙尘暴的阻挡作用特别明显,但是有专家觉得它的作用主要是对风的阻挡,它是不是对雾霾天这种污染物的扩散会起到反作用呢?谢谢。
2015-12-30 15:39:15
- 马学款:
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个三北防护林对风的影响。三北防护林对减少沙尘天气的发生作用非常明显,因为沙尘发生是从地面起沙,沙尘传播以地面为主,所以说这个防护林确实对近地面的起沙和传播有一定的阻止作用,但是不是因为树多了就会使风减少呢?实际上,从天气学的角度来讲,近地面的风,树对其是有影响的,但根据研究结果来讲,地面风受障碍物影响,范围大概是它高度的10倍左右,如果说树是20米高,可能在一两百米范围内的地面风会受到树的影响,再远了就几乎是没有影响的。所以说,总体来看近些年北京的风力减少,虽是客观事实,但应该说跟三北防护林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华北这一带风的减小是跟天气气候有关系,跟三北防护林的关系不是很大。
2015-12-30 15:40:36
- 马学款:
元旦期间天气应该说没有强冷空气活动,也没有比较强的降水过程,所以说从全国天气趋势来看比较平稳,南方4日到6日有一个降水过程,但是1日到3日降水比较弱。6日有一次比较强的冷空气,1日到5日这段时间北方地区的冷空气总体来看是比较弱的,但是3日有一个弱的冷空气。从今天夜间开始,一直持续到1月2日,华北到黄淮这段还是处于静稳天气的控制,有利于污染物的集聚,这带地区会出现雾霾天气,雾霾天气在3日有一个减弱的过程,但只是减弱,达不到完全驱散的程度。4日和5日雾霾天气会重新有所发展。从6日开始有比较强的冷空气。
2015-12-30 15:46:17
- 新华社记者:
有一个关于厄尔尼诺的问题想问周兵老师,1997年是23.5℃,只要再用一段时间就可以追上这个差距了,现在是不是可以基本判定这次厄尔尼诺的强度会超过1997年和1998年。
2015-12-30 15:48:35
- 周兵:
是这样,这个强度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月的峰值,月的最大值,另外一个是累计的值。从累计长度来讲,这次厄尔尼诺事件肯定会超过1997、1998年的情况,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次厄尔尼诺发展时间非常长,前期表现出来他经历了从弱到中等的程度,到强厄尔尼诺一直到极强厄尔尼诺,这么一个里程将近20个月左右。国际上主要关注的就是月的峰值,也就是说大概偏离气候最大的海表温度异常值的特点。跟1997、1998年比较,在11月份的时候我们监测到是2.3℃,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会成为1951年以来强度第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2015-12-30 15:51:02
- 中国日报记者:
请教各位领导专家一个问题,对于频繁出现的雾霾,气象部门会发雾预警和霾预警,同时环保部门会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有些时候公众就会搞混。请问气象部门发的霾预警问题准确率怎样?环保部门说他们掌握污染源排放的标准,气象部门有没有跟环保部门开展合作,可不可以让两个部门的预警有一个统一?谢谢。
2015-12-30 15:54:23
- 张祖强:
我现在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是气象部门跟环保部门有一个很好合作的机制,我们有一个定期的,包括国家级、省级之间的会商机制。因为天气主要还是导致雾霾发生的原因,在排放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天气是主要因素。第二个就是对于雾霾预报预警目前为止来看难度最大的是,首先大气的规律你要清楚,到底这个风有多大,大气的静稳天气程度有多强,这个是我们现在很大的一个挑战,所以说中国气象局也在组织相关科研专家在开展有关研究,尽可能提高我们关于雾霾天气预报预测准确率。谢谢。
2015-12-30 15:59:47
- 余勇:
好,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2016年很快就要来了,在此我代表中国气象局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气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盼继续得到各位同行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进一步增强我们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共同为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全福祉发挥更大作用,利用这个机会提前给大家拜个新春早年,衷心祝愿各位媒体朋友们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2015-12-30 16:03:05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将举行2016年1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相关情况。
发布会主席台。
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相关情况。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薛建军。
现场记者提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现场记者提问。
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答记者提问。
现场记者提问。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2015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发布会现场。
现场摄像机。
会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接受记者采访。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将举行2016年1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牛博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余勇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牛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网 牛博
发布会主席台。
中国网 牛博
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介绍相关情况。
中国网 牛博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
中国网 牛博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
中国网 牛博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薛建军。
中国网 牛博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牛博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牛博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牛博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牛博
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牛博
现场记者提问。
中国网 牛博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答记者提问。
中国网 牛博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牛博
2015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
中国网 牛博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牛博
现场摄像机。
中国网 牛博
会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网 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