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标题
- 中国气象局2016年5月新闻发布会
活动描述
- 中国气象局定于4月29日(周五)14:30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召开5月新闻发布会,发布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五一”小长假天气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汛期气象服务部署和前期工作情况等内容。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 洪兰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中国气象局2016年5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他们是: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发言人 张祖强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 王维国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 高工 周兵
今天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回顾。二、“五一”小长假天气及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三是汛期气象服务部署和前期工作情况,四是回答记者提问。下面有请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发言人张祖强先生来介绍2016年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及5月上旬天气情况。
2016-04-29 14:54:54
- 张祖强:
祝各位在座的媒体朋友五一假期快乐,可能大家比较关注未来十天天气,重点是“五一”小长假天气的情况,给大家报告一下中国气象局部署汛期气象服务和前期准备的情况。
一、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
(一)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二高
2016年4月,全国平均气温12.3℃,较常年同期(10.7℃)偏高1.6℃,与2009年并列为历史同期第二高,仅次于1998年(12.7℃)。从空间分布看,除内蒙古东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偏高1~2℃,其中华北大部、黄淮、江淮东部、江汉东北部、江南南部及新疆、甘肃北部、宁夏、内蒙古西部、广西、广东北部等地偏高2~4℃。
(二)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多
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58.0毫米,较常年同期(39.7毫米)偏多46.1%,为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1964年(59.3毫米)。从空间分布看,中国南方大部及甘肃西北部和东南部、青海大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东部、吉林中东部、山西等地降水量偏多5成至2倍,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华北东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大部、东北中西部、山东大部、西藏西部和中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2~8成,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
(三)4月多地出现暴雨和日降水量极值事件
4月,全国共有330站出现暴雨,主要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共有48站日降水量突破4月历史极值,其中湖北大冶(137.8毫米),福建闽侯(149.3毫米),安徽九华山(114.6毫米)等6站日降水量突破春季历史极值。
2016-04-29 14:57:26
- 张祖强:
二、4月国内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一)4月国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南方遭受暴雨洪涝。4月我国南方地区共出现9次暴雨天气过程。江淮南部、江汉南部、江南及华南大部累计降水量有100~250毫米,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浙江西部、福建大部、江西大部、广东北部和中部、湖南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过25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南方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多2~8成,其中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大部、湖北东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云南西部等地偏多8成以上。浙江、安徽的降水量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上海、湖北为历史同期第三多。受南方暴雨过程影响,江南、华南等地遭受洪涝、风雹、泥石流等灾害,南方部分地区土壤湿度过湿,部分地区出现河流超警戒水位。
北方冬麦区遭受气象干旱。3月1日-4月10日,华北大部、黄淮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量不足25毫米,其中河南北部、山东大部、河北大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华北、黄淮及陕西大部降水量偏少2~8成。受降水持续偏少加上同期气温高,土壤失墒快,北方冬麦区干旱露头并发展。4月11日-17日,华北大部及东北中南部等地出现降水过程,特别是4月15日-16日北方冬麦区出现大范围降水,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降水量有10~25毫米。降水使得山西南部、陕西中部、河北大部、河南北部、山东大部等地的气象干旱出现缓和。4月17日-28日,河北、河南北部、山东西部、陕西等地降水稀少,气象干旱再度发展。
2016-04-29 14:57:56
- 张祖强:
多省遭受风雹袭击,部分地区受灾较重。4月1日-28日,贵州、广东、新疆、陕西、黑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福建、海南、河南、山东、四川14省(区)遭受风雹袭击。贵州和湖南受灾较重。
北方出现2次沙尘天气过程。4月,北方出现2次扬沙天气过程,分别发生在15日和21日-22日。沙尘天气过程次数较2006-2016年同期平均值(3.9次)偏少。15日,内蒙古中部、吉林西部等地出现扬沙天气。21日-22日,内蒙古中部、吉林西部出现扬沙,辽宁南部、北京东北部等地出现浮尘,沙尘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
4月,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预警28195条。国家级共发布预警117条,其中暴雨预警51条、强对流47条、地质灾害6条、海上大风各6条、山洪预警4条、沙尘暴2条、高森林火险1条。全国各省共发布预警28078条,其中,雷电预警11058条,大风预警4331条,大雾预警4309条,暴雨预警3583条,其他4797条。按预警等级划分:全国共发布红色预警178条、橙色预警4890条、黄色预警14860条、蓝色预警8267条。
2016-04-29 14:58:20
- 张祖强:
(二)4月国外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4月,国外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高温、大风等。
暴雨洪涝。4月2日-3日,巴基斯坦遭暴雨袭击,引发洪水及山体滑坡;4月13日-15日,中东地区沙特阿拉伯和也门遭遇暴雨袭击引发洪水;4月18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南部遭遇雷暴引发洪灾,9县进入灾难状态;4月20日,俄罗斯多地春汛引发洪水,受灾居民超过1.2万人;4月21日,南美洲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遭遇风暴和洪水,上万人撤离。
大风。4月3日,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遭遇强风天气,强风引发的灾难还导致人员伤亡;4月18日,日本各地大风天气也导致人员死亡。
干旱。4月,非洲南部因干旱造成粮食短缺,马拉维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越南南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严重干旱;马来西亚遭遇持续干旱,预计将持续至9月。
高温。4月,印度遭受高温袭击,多地温度突破40摄氏度。
冰雹。4月11日,美国南部三州遭受冰雹及龙卷风,造成部分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三)4月厄尔尼诺最新监测情况
本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目前仍处于衰减阶段。4月,尼诺3.4区海温指数为1.1℃,较上月下降0.6℃;目前暖水区仍主要位于赤道太平洋日界线以东海区,中心强度1.5℃左右,较上月明显减弱,范围也明显缩小,厄尔尼诺事件继续衰减,预计5月结束。
2016-04-29 14:58:34
- 张祖强:
三、4月气象条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一)北方春播区大部气温偏高,墒情适宜,利于春播作物播种出苗
4月北方春播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大部出现10~50毫米降水,墒情较适宜,利于春小麦、春玉米、棉花等旱地作物播种出苗以及一季稻育秧。春播进展顺利,进度较去年同期略偏快。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等地墒情偏差,对春播略有影响。
(二)北方冬麦区大部光温适宜且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
4月北方冬麦区气温偏高1~4℃,日照时数接近常年,且4月11日-12日、15日-18日、26日-28日出现三次降水过程,大部累计降水量有10~50毫米,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河北中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仍轻度缺墒,对冬小麦拔节孕穗及抽穗开花不利。
(三)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强降水、强对流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4月,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成至2倍,大到暴雨日数有3~10天,局地出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降水对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发育、一季稻和棉花播种不利,早稻育秧和移栽进度也受到影响,部分低洼地块油菜、红薯、烟叶、蔬菜被淹。此外,局地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造成冬小麦、油菜倒伏,蔬菜大棚、经济林果等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四)西南地区大部光温水条件较好,利于夏收作物产量形成及春播
西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日照接近常年同期,光温条件较好,土壤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油菜产量形成以及春玉米、烟草、马铃薯、一季稻等播种出苗和幼苗生长。
2016-04-29 15:02:38
- 张祖强:
四、未来十天(4月30日-5月9日)及五一假期天气趋势预报
(一)未来十天天气趋势预报
未来10天,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贵州东部等地降水量有50~80毫米,其中江南西南部和中部、广西北部的部分地区有100~160毫米,局地可达200~300毫米,其中湖南西部和东部、江西东北部、广西北部、贵州东部、东北地区中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地区北部和东部、黄淮及东北地区降水量有10~30毫米,其中新疆伊犁至北疆沿天山及东北地区的部分地区有30~70毫米。未来10天,新疆北部、东北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内蒙古中部、西北地区东部偏高1~2℃,全国其它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
(二)气象干旱区有降雨过程
5月1日-2日,华北东部、黄淮东部将有小到中雨,对上述地区气象干旱缓解较为有利;5日-8日,陕西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及山东等地将再次出现小到中雨,部分地区大雨的天气过程,有利于气象干旱的缓解。
2016-04-29 15:02:53
- 张祖强:
(三)五一假期天气趋势
4月30日-5月2日,江南西部和中部、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局地大暴雨,累积降雨量有30~60毫米,其中江南中部和华南西北部局地有80~15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还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华北、东北地区先后有小到中雨,累积雨量有5~15毫米,其中辽宁东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及黑龙江西北部局地有大雨,累积雨量有25~35毫米。此外,新疆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等地有5级左右偏北风、阵风6~7级,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的部分地区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逐日具体预报如下:
2016-04-29 15:04:39
- 张祖强:
4月30日08时至5月1日08时,新疆伊犁河谷及沿天山一带、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贵州东部、江南大部、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中部、广西东北部、江西中部、福建西部、广东南部沿海等地有大雨,局地暴雨。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5月1日08时至2日08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西藏东南部、贵州大部、黄淮东部、江淮、江南、华南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南东部、江西北部、浙江西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雨,局地暴雨。南疆盆地、甘肃、宁夏、青海北部、内蒙古、东北地区有4~6级风。南疆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5月2日08时至3日08时,新疆伊犁河谷、华北东部、东北大部、黄淮中东部、江淮、江南、华南大部、贵州大部、重庆中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辽宁东南部、湖南东部、江西东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或暴雨,江西东北部局地有大暴雨。内蒙古中东部、辽宁西部等地有4~6级风。新疆南疆盆地有浮尘或扬沙天气。
五一期间,有一次冷空气活动影响北京地区。预计5月1日夜间至2日白天有小到中雨,并伴有雷电,大部分地区降雨量5毫米左右,东部10~15毫米;2日有4、5级偏北风,阵风可达6级。该期间气温起伏较大,4月30日和5月1日气温较高,白天最高气温31~32℃,2日最高气温下降至23℃左右。另外,4月30日夜间至5月1日白天气象条件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扩散,有轻微到轻度霾,能见度较差。
2016-04-29 15:04:56
- 张祖强:
五、关注与建议
(一)气象服务提示
5月,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江南、华南等地强对流、强降雨天气诱发的突发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将可能增多;西北地区大风、沙尘天气仍然活跃。各地须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防御进入汛期后各种灾害对农业、交通、旅游、健康及群众生活的影响。
注意天气变化对假日旅游和出行的影响。“五一”假日期间,北方大部前暖后凉,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天干物燥,注意用火安全。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等地需防范沙尘天气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南方强降雨和强对流多发,注意交通安全,防范地质灾害。
江南、华南、西南等地需防范强对流天气和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各种灾害。5月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以及局地暴雨洪涝及其可能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及农田、城市的渍涝灾害。
做好重点地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5月仍是森林和草原火险多发季节,需加强林区巡防和火源管理,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
北方需防范沙尘天气对交通、健康的影响。5月份,仍将有冷空气出现,北方地区应对可能出现的沙尘天气做好防范,减少大风和沙尘天气对于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的不利影响。体弱多病者沙尘天气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外出时要做好防护措施。
2016-04-29 15:05:06
- 张祖强:
(二)5月农业生产建议
预计5月份,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正常、降水偏多,利于西部地区土壤增墒和春播作物苗期生长,但北部土壤将持续过湿,不利于春播顺利进行。北方冬麦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降水偏多,江南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5成,渍涝灾害和病虫害将偏重发生,对农业生产不利。云南、四川南部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干旱,不利于春播作物生长。
北方春播区应积极采取措施,力争春播顺利完成。西北、华北地区应适时抢墒播种,已出苗地区注意加强春播作物幼苗管理。东北地区北部土壤过湿地区应注意及时散墒,确保春玉米和大豆等旱地作物顺利播种。
北方冬麦区要加强麦田后期管理,促进冬小麦产量形成。各地需根据苗情、墒情变化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产量形成;同时防范阶段性干旱、干热风,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做好“一喷三防”工作。
长江中下游及西南地区要做好夏收及春播作物的田间管理。各地需及时收获、晾晒成熟的冬小麦和油菜,适时移栽一季稻;同时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江南应及时移栽早稻,防御不利天气影响。江南应做好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防御工作,抓住有利天气及时移栽早稻,并做好早稻水肥管理,促进形成丰产群体。
2016-04-29 15:05:49
- 张祖强:
六、汛期气象服务部署和前期工作情况
3月21日入汛以来我国东部降水呈“南多北少”特征,南方暴雨过程多,累计雨量大。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3%,为1952年来同期最多,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分别偏多47%和41%,4月我国南方地区共出现9次暴雨天气过程。目前主要湖泊水位偏高,水体面积较常年偏大,全国6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各级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按照国家防总第一次会议精神和专题会议精神,全力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各项部署和准备。
3月1日,组织召开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汛期气象服务工作。3月24日,中国气象局较常年提前1个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会,传达贯彻落实今年国家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和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级气象部门立即进入汛期气象服务状态。4月20日,召开全国气象部门专题视频会议,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国家防总专题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随后召开的第二次气象服务领导小组会上,郑国光局长,矫梅燕、于新文副局长分别对进一步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3月16日,印发《关于开展2016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准备情况进行自查。局领导先后分别带队赴吉林、上海、广东、贵州、云南、河南等地督导检查汛期气象服务准备情况,并专门派出工作组调研指导南方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
2016-04-29 15:06:32
- 洪兰江:
谢谢张祖强司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各位媒体通报一下各自的单位和机构。
2016-04-29 15:06:49
- 中国气象报:
您好,我是中国气象报社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气候中心专家两个问题,张司长讲到南方持续有九次暴雨过程,连续的强降雨过程的成因是什么?与厄尔尼诺有没有关系?第二个问题,降雨这么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雨情和汛情,与历史上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情况相比如何?
2016-04-29 16:02:01
- 周兵:
4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出现了9次暴雨强降雨天气过程,这个现象是历史同期最严峻的,今年4月份的降水明显超过了1998年的情况,主要降水偏多的地方在江淮南部、江汉南部、江南及华南大部。与常年相比,南方大部分的地区,降水量偏多了2到8成,其中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大部、湖北东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偏多8成以上,降水最显著的地方,浙江安徽的降水量经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上海、湖北为历史同期第三多,这种暴雨强降水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极端极值的情况,4月份总共有48个站日降水量突破了本月历史的极值,其中有6个站的降水量突破了春季的极值,这种降水是否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关联?我们的分析认为,南方目前的环流状态降水情况等等的气候特征是与厄尔尼诺有密切关联的,主要体现在厄尔尼诺影响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上、位置上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整个进程发生了牵引和影响的作用,从而导致了我国长时间南方阴雨、暴雨、强降水的过程。从流域来看,我国主要流域尤其是南方降水、雨情在4月以来表现的非常明显的,其中长江流域与常年相比偏多了6成,而珠江流域偏多了4成,东南诸河偏多最为明显,偏多了近7成,而西南的河流也偏多了4成半,这是偏多情况非常明显的几个流域。另外,海河流域偏少了3成,所以说目前中国4月份气候的格局还是表现出南方雨水多,北方尤其是华北黄淮一带有降水偏少,也出现了中等干旱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与厄尔尼诺发生以后我们预判的,以及厄尔尼诺出现典型的模态相吻合的,所以我们密切关注这个势态,在5月份及主汛期对东亚季风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造成长江流域等地洪涝风险的程度,这就是我想我要回答你的问题。
2016-04-29 16:02:29
- 北京青年报:
你好,我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刚才提到4月份平均气温全国第二高,能不能具体到北京地区的4月份的气温什么状况?5月份面临入夏的问题,有没有预测5月份的气温预测什么情况?谢谢!
2016-04-29 16:03:04
- 张祖强:
这位记者朋友提到这个问题,今天在这里我们还没有聚焦到北京这个点,我非常乐意接下来可以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沟通一下,我们可以给你提供相关的信息。
2016-04-29 16:03:10
-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专家说了今年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洪涝汛情,相比1998年,当前我们对于雨情监测和预报能力有哪些方面的提升,精准度怎样?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上有哪些新的技术开始运用了?谢谢!
2016-04-29 16:03:11
- 张祖强: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1998年我们国家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洪水,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今年与1998年相似,相似在什么地方?都是在前期发生了超强的厄尔尼诺,1998年/1997年11、12月份赤道中印度洋海温发生了偏暖状态,在去年也是出现了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气温偏暖。我们对厄尔尼诺事件监测、预报、预警的能力与1998年有很大的提升,厄尔尼诺从本质上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的温度异常偏暖的现象,海洋的观测比陆地观测难很多。我们通过局地的观测,我们有气象站可以放在内陆任何地方进行观测,海洋上主要靠浮标进行观测。应该说现在用全球的各个国家的观测资源,可以很好地监测到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细微的变化,监测精准度比1998年有很大的提升。第二对厄尔尼诺对影响中国气候的机理,科学认识和上来说我们比1998年的认识更加深刻。比如现在认识到厄尔尼诺有东部型和中部型这两种,所谓东部型和中部型,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最暖的区域,是位于世道中东太平洋的东部还是中部?东西位置不一样,对我国气候影响也不一样。再有我们认识到赤道印度洋,虽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暖的状况在不断减弱,可是赤道印度洋一直维持偏暖状况,这个状况对我国夏季依然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也是影响到刚才周兵首席讲到的,对会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对今年夏季的影响,这是第二个方面,科学认识增强。第三个方面,我们现在预报预测的手段确实有所提升,包括我们的气候模式来开展未来3个月,6、7、8三个月预报模式精细度程度提升,以及预报未来三天、十天的这种天气尺度的天气模式预报准确率或者是精细化程度明显提升了,可以帮助气象部门更好及时地向政府,向社会公众报告最新的天气情况,预测情况。我们对降水的监测能力大大提升,通过卫星、雷达、自动站等现代化观测手段,我们对雨情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判断更加有信心了,谢谢!
2016-04-29 16:03:13
- 经济日报:
谢谢,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去年我们对厄尔尼诺引发的汛情有预判,不会出现1998年的大洪水,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变?厄尔尼诺衰减以后,结束以后,会产生拉尼娜现象吗?能不能就这方面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谢谢!
2016-04-29 16:03:58
- 周兵:
我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历史上出现的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1982/1983、1997/1998年都是在5月份和6月份结束的,1998年是5月份,1983年6月份结束。这两次事件结束以后,确确实实很快转成了冷水状态,出现了拉尼娜状态,这是历史的事实。这次厄尔尼诺事件我们的预判预计5月份结束,目前4月份海温指数已经比3月份下降了0.6℃,在1.1℃左右,从浮标监测来看,下降速度蛮快。结束以后,国家气象中心预计在夏季会进入中性状态,至于到了秋季是什么情况,我们会滚动预测,及时发布未来中东太平洋海温具体的预测意见。
2016-04-29 16:04:56
- 张祖强:
对于你刚才提到第一个问题,我想这样回答你,气候预测是非常难的课题,要出现像九八年历史罕见大暴雨或者特大洪涝的话,有几个很重要的前提因素,一是水汽,在超强厄尔尼诺背景下,赤道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常强盛位置偏南,导致印度洋、孟加拉湾、西太平洋的水汽源源不断输送到我国的内陆地区,光有水汽不能形成降水,还要有冷空气,要有北方的冷空气配合,九八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空气长时间对峙,导致该地区降水偏多,引发洪水。截至目前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跟九八年非常相似,但还有很大不确定性,未来汛期六到八月北方的冷空气是不是像九八年那样南下跟来自热带的暖湿气流长时间对峙,还有不确定性,现在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正在全力以赴加强研发分析,有关新的信息我们会及时在网上进行发布。
2016-04-29 18:03:24
- 周兵:
我再谈一下个人得想法,这次是从1951年以来最强的诺尔尼诺事件,我们从海洋里几个要素比较,超过了历史上另外两次事件,另外有一个指数,反映热带大气东西太平洋翘翘板效应的南方涛动指数进行了比较,这次南方涛动指数没有1982/1983、1997/1998年来的强。也就意味着热带大气对超强厄尔尼诺的响应,在目前为止表现出来是不及上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但是对2016年来讲,还有重要的事情是随着全球变暖速度的加快,我们2014年是188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2015年又突破了这个记录,而且比2014年暖了0.19℃,成为1880年以来最暖的年份,2016年这种变暖的状态趋势还持续,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增加,强度会增强,这也是一种事实。所以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和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这两个叠加的效应,我们还是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2016-04-29 18:03:56
- 中国天气网:
你好,我是中国天气网的记者,想了解4月份以来南方遭受了9轮强降水,5月份的南方强降水是否像4月一样频繁,强度是否有减弱,有什么变化?对汛情是否造成更加严峻的危害?谢谢!
2016-04-29 18:04:11
- 周兵:
5月份、4月份即将结束,5月份马上就要来临,中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从气候上来讲5月份是华南前汛期主要的盛期,华南前汛期盛期发生多次暴雨强降水事件,这种情况从气候来讲,5月份华南前汛期强度要大于4月份的特点,同时5月份又是我国气候非常关键的月份,随着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会拉开中国汛期,拉开中国季风,东亚夏季风由热带向北推进的序幕,所以5月份的气候特点,5月份的水汽条件,这几个方面,从气候意义来讲,要比4月份显著有利的。但是5月份相对来讲冷空气的强度会弱一些,所以说冷暖空气之间相互的交汇,以及大气环流系统的稳定与否决定我国5月份降水出现的区域以及出现的频数。谢谢!
2016-04-29 18:04:27
- 新京报:
谢谢,新京报记者提问,想问问,刚才介绍4月份沙尘暴比2006年平均值偏少了,想问一下今年5月份,接下来沙尘天气较历史同期来看偏多还是偏少?原因是什么?2号到3号的沙尘天气对北京有影响吗?谢谢!
2016-04-29 18:04:39
- 王维国 :
沙尘天气主要影响西北地区,对于北方这块,目前还没有报,因为在沙尘报来之前,华北地区有降水,对抑制沙尘天气非常有利的。
2016-04-29 18:05:48
- 中国气象报社新媒体:
各位专家好,我是中国气象报社新媒体的记者。我想问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问题,想问一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未来北上趋势怎样的?同时受副高的影响,想问一下4月底的雨水和预报5月份的暴雨的机理是什么?五一期间的冷空气南下影响哪一带?冷空气移动速度是快是慢?强度是大是小?是不是加重南方的洪涝?
2016-04-29 18:06:07
- 周兵:
前面的问题,我来回答,实际上刚才我们谈到了截至28号,已经有九次暴雨过程,我们注意到,中央气象台已经预报29号到5月初2号南方还有一次暴雨过程。南方发生如此多的暴雨过程,在4月里头确确实实罕见的,这些现象跟目前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密切相关。未来副热带高压进程怎么样?我想副热带高压正常推进来看,副高在我国有两次明显的北跳过程,分别出现在6月和7月中下旬,会导致长江一带梅雨活动,以及华北雨季。今年副热带高压是否按照气候态传统意义上的进程来进行?我们进行了一些分析,总体来讲,今年的东亚夏季风强度预计偏弱,副高强度偏强,位置偏西,这样第二次北跳过程会受到一些阻力,所以预计降水南方会偏多,这是跟厄尔尼诺和东亚夏季风的活动相关联的。
2016-04-29 18:06:36
- 王维国:
我解释一下,冷空气的过程,冷空气强度目前来看是中等偏强。至于它的移动速度是正常,先是影响新疆西北地区东北,再影响东南,影响范围主要是北方地区,到南方之后强度是减弱的。5月份夏季之后南方雨是不是加强?夏季暖湿气流比较好的话,降雨比较强,如果暖湿气流条件不太好,雨水不会太强。
2016-04-29 18:06:48
- 洪兰江: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明天开始了“五一”小长假模式了,在此预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2016-04-29 18:07:01
图片内容:
中国气象局2016年5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介绍气候情况。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发布会。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会议主持人洪兰江邀请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天气网记者提问。
新京报记者提问。
图片大图:
中国气象局2016年5月新闻发布会
中国网 张钰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强
中国网 张钰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介绍气候情况。
中国网 张钰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洪兰江主持发布会。
中国网 张钰
国家气象中心气象服务室正研级高工王维国
中国网 张钰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钰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钰
会议主持人洪兰江邀请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钰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钰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 张钰
中国天气网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钰
新京报记者提问。
中国网 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