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援鄂医疗工作和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主持发布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回答记者提问
健康报记者提问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回答记者提问
澳门月刊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回答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邀请记者提问
长江日报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回答记者提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援鄂医疗工作和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回答记者提问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援鄂医疗工作和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有关情况。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女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先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先生,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来回答媒体提问。首先,通报一下疫情情况。
5月15日0时—24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例,分别为上海5例,海南1例;吉林本土病例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均为境外输入上海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0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745人,重症病例无变化。 境外输入情况:现有确诊病例46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69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52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月15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9例,其中重症病例1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19例,累计死亡病例46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4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3927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53人。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70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5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61例,其中境外输入30例。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3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5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台湾地区440例。
5月上半月,全国共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无症状感染者194例,比4月下半月分别下降了46%和62%。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多来自聚集性疫情,多地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加强患者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做好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复核和隔离管理,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上是疫情情况。
下面我们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0-05-16 15:03:53
在这次疫情当中有4.2万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请问这4万多医务工作者是如何科学调度和统筹安排的?谢谢。
2020-05-16 15:11:29
谢谢记者的提问。这次4.2万医务人员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医疗支援行动,这次的医疗支援行动始终是以医疗救治的需求为导向,为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了医务人员日调度制度,按照统筹资源、科学调度、及时高效、形成合力的原则,科学有力有序地派出医务人员队伍。总结起来,这次派出医务人员队伍有这样几方面特点:
第一,覆盖的专业比较全。与新冠肺炎救治相关的专业涉及到重症、呼吸、感染,除此以外,随着我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包括心内科、肾内科、影像、精神等类别,我们也派出了相关专业的医务人员来负责救治。此外,为了加强患者的转运,我们还专门派出了一支包括了20辆负压救护车转运队伍,覆盖的专业比较全。
第二,效率高。从各个省接到指令到医疗队组成和派出,不到24小时,保障医疗队伍在24小时内抵达武汉开展救治工作。
第三,成建制地标准化配置派驻队伍。这次派驻队伍当中,比如针对轻症救治,前方用不到29个小时建立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建成之前,我们派出了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和移动P3实验室,确保在2月5日第一个方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之前到达武汉,配合运行方舱医院。随着重症患者的不断增加,前方不断腾出综合力量比较强的医院,建成专门的重症收治病区,我们成建制派出重症医疗队伍,整建制托管重症病区,满足救治需求。
第四,科学有序的调度。重症患者是救治工作的重点,我们按照重症床位的不断拓展和重症医疗救治的需求,不断派出相应的队伍。在重症患者达到数量最多时也是我们派出医务人员,特别是重症医务人员最多的时候。
这四方面特点也是这次打赢湖北保卫战和武汉保卫战在医疗支援行动当中的几个重要特点。谢谢大家。
2020-05-16 15:15:03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无疏漏,医护人员尤其是发热门诊的医生护士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环节。请问他们如何做好防护来让广大去医院看病的老百姓放心?谢谢。
2020-05-16 15:15:49
谢谢你的问题。做好院感防控对于儿童医院是更为重要,北京儿童医院从疫情发生以来,对全员从院感防控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要从意识上来加强院感防控的认识。所有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诊疗活动过程中,首先强化的是院感知识培训。到岗的医务人员经过院感科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够进行上岗,同时上岗后按照医疗诊疗的程序,我们在就诊过程中,医务人员要佩戴口罩,同时要勤洗手,诊室开窗通风等,这是最基本的配置。对于特殊的诊疗区,比如像发热门诊这些地区,要加上精细化的更加严格的院感防控,比如护目镜、防护服等等,完全按照院感的要求,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第二,防护的物资要到位。充分的院感防控意识,没有保障的物资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医院的后勤保障系统对于院感防控物资的供应能够保障充足,对于整个院感服务的体系给予完善规划,有了防护物资,有了强化不懈的意识,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人员,如何能够使我们在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能够上,上的人员能够打胜仗,如何能够做到可持续,不出现懈怠,关键问题是在医院人员调配,尤其是门急诊和发热门诊方面,都需要进行灵活的调配,让我们的工作人员、一线的人员保持强有力的精力是尤为重要的。对于院感方面的人员调配,让他们能够有效合理的休息,作为院方,对于这些工作人员的待遇要保持合理,这些工作是更为重要的。
我们相信,我们的医务人员能够做好工作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所以作为医院,我们会对所有冲在一线的同志们的心理状态和他们家人的心理状态都要给予有效了解和疏导,同时医院也要对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给予定期表彰,给予正能量宣传,同时更要给予他们在工作当中能够有很好的典范的支撑,让我们的人员既付出又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这些是尤为重要的。谢谢。
2020-05-16 15:19:50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请问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是如何指导各省市恢复正常诊疗秩序的?谢谢。
2020-05-16 15:20:33
正常的医疗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一手抓疫情的防治工作,同时全力推动、尽快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在疫情初期,我们按照分区分级管理,高风险的地方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而低风险地方和中风险地方分区分级有序恢复正常的医疗服务。
目前,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了常态化防控阶段,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医疗机构承担着疫情防治和正常医疗服务的双重任务,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做好正常的医疗服务,有这样几方面任务:
2020-05-16 15:25:36
第一,要毫不放松的落实好“四早”。现在我们部分医院有发热门诊,同时要求各个省指定定点的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在落实“四早”方面要发挥好医疗机构在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筛查作用,能够及早发现可疑病例,进行检测,最后将相关的病例闭环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收治。医疗机构要发挥好前哨作用,要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我们在恢复正常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毫不放松的落实好“四早”。
第二,要针对性强化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做好医疗机构的分区管理、环境通风管理、消毒隔离,特别是要全面排查感染风险。同时还要健全陪护和探视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科学防护,落实好标准防护措施。
第三,在恢复正常医疗服务过程中,创新医疗服务方式。比如我们现在全面实施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减少人员聚集,同时推行一站式服务,能够减少患者流动,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我们也利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加强线上和线下的融合,能够有效的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看病就医的需求,刚才我们提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正常医疗服务开展,多措并举,现在全国医疗服务的状况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的85%,部分地区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恢复。谢谢。
2020-05-16 15:25:52
我们主要想关注到诊疗方案,从最初到第七版诊疗方案,无论是从流行病学的特点还是到诊断标准,以及重症治疗,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问做出这些调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您认为这七版诊疗方案发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谢谢。
2020-05-16 15:26:12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我们对疾病的很多方面,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转归等等都不清楚,随着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我们更新了防控策略,不断更新诊疗方案。这次新冠疫情应对工作强调降两率,一个是降发病率,通过全国上下一致的抗疫,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另外一个重要指标是病亡率,病亡率的控制有赖于临床医疗救治。卫健委为了有效降低病死率,采取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迅速更新指南。中国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快速更新为降低病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诊疗方案的更新是依据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以及科研数据,还有我们对这个疾病的逐渐认知,包括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转归等等,根据这些信息不断进行调整。新冠疫情诊疗方案从1月15日第一版到3月3日第七版,不到2个月更新了7版,可以看到更新的速度非常快。
2020-05-16 15:37:45
原因就是我们对它不断的认识,快速更新,解决了临床很多问题,比如诊断,从最早的核酸诊断,后来强调抗体血清学也可以作为诊断,还有病原学的检测,病原检测最早是采集咽拭子做检测,后来为了提高检测敏感性,我们强调采集鼻咽拭子,后来又强调痰标本,下呼吸道标本,这都是我们对检测阳性率的判断,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作出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对临床救治环节的完善,临床救治包括几方面,一是治疗策略,包括新的疗法,从最早我们推介的一些已经上市的抗病毒药在新冠疫情中可以适用,后来又推荐了很多治疗手段,包括从第6版开始提出恢复期血浆治疗,第7版明确作为治疗策略,包括白细胞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建议,也包括血浆置换,就是人工肝治疗或者是血液净化治疗,从最早提出到后来明确强化,都是因为临床看到了效果,我们就把它写到了诊疗方案中。第7版大家看到的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诊疗方案了。
2020-05-16 15:38:03
还有预测预警指标,比如哪些病人可能会变重,临床治未重的理念非常重要,从最早乳酸发现和病亡有关系,和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等的关系,后来到第七版有预测预警指标,成年人、小孩都有相应的预测预警指标,可以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如果这些指标高了,就知道这个病人可能会变重,要积极进行抢救和干预。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对重症患者的救治,一开始强调支持对证和氧疗等措施,氧疗也是一个逐渐细化过程,最早只是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到后来越来越细化,如何通过氧疗来解决病人低氧血症,控制病亡率,呼吸机怎么使用、ECMO怎么使用都非常具体。也包括郭局长刚才提到的MDT模式,因为患者中很多人都是老年人,患有基础病,病亡率高,我们强调多学科的诊疗模式,确实大大提升了救治的成功率。还有中医中药,篇幅越来越大,越来越具体。包括病理,病理解剖、病理活检的数据让我们认识到抗凝治疗的重要性,针对呼吸道,通畅呼吸道、解决痰堵的重要性,我们都及时在指南里体现了。这次新冠疫情诊疗方案的快速更新,确实体现了我们对这个病的逐渐认知,并且通过认知的基础,把最新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介绍给医生,指导临床实践,应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谢谢。
2020-05-16 15:38:17
我们知道,北京儿童医院承接来自各地的患儿,请问如何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同时满足患儿的就医需求?在医院恢复正常诊疗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健全陪护和探视管理?谢谢。
2020-05-16 15:38:36
谢谢您的问题。我们知道,儿童的疾病一般来讲起病比较急,病情变化比较快,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儿童医院始终一手防控,一手提供医疗服务。这个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目前大家知道,北京要求除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回归的人员外,到京就医不再需要14天的医学观察,到北京儿童医院来就诊的符合要求的孩子和家长只需要到医院出示一个健康码,健康码显示无异常之后,家长带着孩子会再进行体温监测,然后进入预诊分诊。在分诊过程中如果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孩子,我们的医务人员会引导他到发热门诊,如果没有这些问题的,就将在门急诊不同学科进行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我们希望每一位到儿童医院就诊的孩子、家长最多不要超过2个来陪护,同时就诊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米线的距离,目前门诊是这样一个状态。
作为病房,更要加强疫情的防控,当就诊的孩子需要住院的前提下所有住院的孩子都要进行核酸检测等相应检查,当检查无异常时将会收住院进行继续治疗,而在入院治疗过程中我们要进行严格的体温监测、病情观察等,我们按照严格陪住、谢绝探视的方式进行住院管理。严格陪住方面,我们的规定是一个家长,住院陪住之前要做核酸检测等相应的一些检查,固定一个人,陪住期间尽量在医院,不要出去,这是住院病人整体管理方面。
2020-05-16 15:46:27
第二,在儿童医院就诊过程中,对医务人员同样是严格要求,也是非常明确的。我们对门诊的服务、医疗的服务,包括在医务人员的整体要求方面都有相关规定。
在这里我想通过各位媒体朋友们,对于目前在北京和全国进入常态化防控过程中,对这些患儿家长对医院常态化防控给予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谢谢。
2020-05-16 15:47:29
我的问题是,在疫情暴发初期,由于患者短时间内激增,尤其是重症患者急剧攀升,一时之间武汉的医疗资源有点供不应求。请问医疗卫生健康部门是怎么样开展工作来保证武汉的医疗救治做得更好?谢谢。
2020-05-16 15:47:40
谢谢这位记者的问题。确实像您说的那样,疫情暴发初期,特别是在武汉,患者数量在短时间内激增,收治的压力很大,救治的压力也很大,特别是在医疗救治过程当中防护物资、医疗设备匮乏,形成了当时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国务院联防联控物资保障组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统一调度、需求对接、生产保障和收储调拨等多种形式,为武汉扩大生产,保障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物资的供给。但救人刻不容缓,我们医疗卫生系统一直把医疗队伍的调派与医疗物资的保障结合在一起安排,当时做了这样几方面工作:
我们对所有派出的国家医疗队提出要求,要求大家带能够满足一周以上工作需求的防护物资,让医疗队一到武汉就使用自带的防护物资投入到救治工作当中。此外,各个医疗队携带了大量医疗设备,小型的包括无创呼吸机、监护仪、制氧机、试剂盒等等,在总结工作时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医疗队自带的大小医疗设备达到了4600多台。此外我们还发动了医疗系统内调拨设备和物资,比如ECMO,靠进口购买的话时间会拖的很长,所以我们当时紧急调用了系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ECMO,一起配置到武汉,用于在湖北和武汉的救治工作当中。
通过这些工作和举措,举全国之力,既保障了医疗队员到达武汉后迅速投入工作,同时也能保障防护物资和医疗设备满足医疗救治的需求。谢谢。
2020-05-16 15:57:41
在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阶段,核酸检测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防控手段之一。请问当前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是处在什么样的水平?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进一步提升监测能力?谢谢。
2020-05-16 15:57:56
谢谢记者的提问。就像您说的那样,核酸检测作为一个病原学检测的方法,是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的重要手段,能够确定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对于落实“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疫情防控的初期,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主要是依靠疾控机构,大家知道,做核酸检测需要P2实验室,也就是二级生物安全的实验室,对于室内质评、时间质控等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随着病例的不断增多,核酸检测能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提升成为一个瓶颈问题,所以在1月底的时候,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备案,都可以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工作。
目前,随着我们对医疗机构提出要求,对相应的检测部门提出要求,截止到目前,我们每天的检测能力能够达到150万份,随着复工复产,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建设,具备开展核酸检测的条件。同时,除了硬件建设,软件也非常重要,软件一方面是生物安全管理,一方面是质控工作和医务人员规范操作。下一步,将同步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管理,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培训,适应复工复产之后医疗服务和全社会对核酸检测的需求。谢谢。
2020-05-16 16:01:47
目前来说,各地进京看病的患儿多起来了,家长也比较关心,到底什么病需要到北京儿童医院来看,同时网友也很关心,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更方便他们就医?谢谢。
2020-05-16 16:02:57
谢谢你的问题。前面的问题已经提到,儿童就医是一个刚性的需求,对于儿童的疾病,哪些需要到儿童医院来看。
第一,孩子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急症,比如外伤、溺水,这些疾病应当就近、快速去急诊看,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第二,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比如普通感冒发烧。这些疾病我们建议还是就地就诊。在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医管中心的总体规划下,北京儿童医院目前在北京天坛医院、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以及两家区属的石景山医院和良乡医院都建立了北京儿童医院相应的诊疗中心,这些医院能够看到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北京儿童医院目前托管了三家医院,一是顺义妇幼保健院。同时我们也托管了保定儿童医院和河南省儿童医院,因此在这些托管医院同样可以享受北京儿童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2013年北京儿童医院牵头在全国组建了医联体,目前包括34家全国的省级儿童医院,都和北京儿童医院通过线上的远程的会诊,通过专家会诊、查房等,充分体现了国家的要求,就是医生移动、病人不动。
2020-05-16 16:14:11
第三是慢病,比如儿童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定期看病开药,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已经开通了互联网诊疗,像这类慢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在线复诊,选择药物配送到家,更加方便病人。第四是一些疑难重症,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我们应当接纳疑难重症,还有首次到北京儿童医院来看病的,这些病人除了刚才已经谈到通过医联体医院的绿色转诊以外,家长可以通过北京儿童医院的APP,官方微信等约到7天之内的北京儿童医院的就诊号源。当然,对于这些疾病的分类,家长很难去分,所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了有效满足全国患儿的需求,我们常年365天、24小时开放门急诊,也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满足全国患儿的就诊需求,希望我们能够为孩子们治好病,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享受到北京儿童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有效诊治。谢谢。
2020-05-16 16:14:49
随着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多,出院患者多层次、多类型的康复医疗需求日益凸显。请问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等重点康复人群如何促进他们的全面康复?谢谢。
2020-05-16 16:15:02
谢谢记者提问。像您说的,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病人都康复出院了,康复出院有一系列的指导方案针对性进行相应康复。首先,第七版诊疗方案明确提到,新出院的病人要居家隔离2周,14天,因为有些病人出院后2周之内可能会有潜在的传染风险,甚至所谓再检出核酸等等这些问题,所以出台这样的规定。同时,要求第2周、第4周到医院复诊,进行常规检测,包括影像学、肺功能检查,看他的恢复情况。第二,一般病人的康复。轻症的病例,包括轻型的、普通型的病人,大部分出院以后都预后都愈后良好,不需要特殊的康复,只是动态随访、观察就可以了,对于重症病人,我们需要一系列的随访机制,因为重症、危重症潜在的风险有几方面,一个是本身肺功能恢复的比较慢,甚至有个别病人可能会有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所以对这部分病人我们要进行系统的医学观察。再就是有基础病的,很多出院比较晚的老年人有基础病,需要针对基础病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需要相应的定点医院来收治这些患者治疗基础病。还有长期的随访,因为还没有新冠病毒感染长期愈后资料,SARS短时间损伤以后个别病人会有纤维化现象,新冠病毒感染同样可能有潜在的长期风险,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长期随访进行相应观察,这方面卫健委发布了一系列管理规范,指导对这部分患者的长期随访。除了医疗随访以外,还需要强调对病人的心理疏导,要尽快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融入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能有歧视。病人有时候心理有负担,会有焦虑心理等等,所以出院以后应该由心理医生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进行电话随访等等,公布心理咨询电话,保证能够得到很好的心理恢复,这是很重要的。
希望社会、单位对这些病患给予充分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谢谢。
2020-05-16 16:24:24
我的问题是,在打赢湖北保卫战过程中,卫生健康部门在保障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需求方面有哪些值得总结和推广的经验?谢谢。
2020-05-16 16:24:44
谢谢记者的提问。在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过程中,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是重中之重,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提高治愈率,提高收治率,“降两率、升两率”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四早”和“四集中”,优化诊疗方案,优化医疗资源,优化医疗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是关口前移,加强轻症的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轻症的比例比较高,但是如果轻症不及时隔离收治,一方面会造成聚集性的感染,有传播的风险,在社区造成进一步扩散,所以轻症的患者第一隔离要隔离,最重要的是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病人病情的监护,因为一定比例的轻症病人在病程进展过程中有可能转为重症,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方面要减少轻症向重症的转化,同时也要及早的发现有转为重症的苗头,我们有一整套重症预警指标,能够实现关口前移,及早治疗,防止轻症转重症,很好的提高治愈率。
2020-05-16 16:32:01
第二是落实“四集中”,将优质的资源集中起来保障重症患者的救治。“四集中”就是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把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作为重症治疗定点医院。同时我们有优质的重症救治团队,还建立了院士巡诊、专家巡诊、会诊等一整套制度,形成一人一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不断优化诊疗措施,降低重症患者的病亡率。
第三是做到“五个结合”,力求治疗的科学精准和精细化管理。在诊疗过程中我们坚持临床研究和基础医学要与临床治疗紧紧结合在一起。刚才王贵强主任已经介绍到,我们先后修订了7版诊疗方案,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就是汲取了科研的新成果以及临床救治好的经验,不断纳入到诊疗方案中,坚持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诊疗措施。第二个结合是前方的救治与后方的多学科支持相结合。针对新冠肺炎的器官损害特点,它不仅仅是对肺脏呼吸系统的侵害,还对循环系统等其他的器官造成伤害,有一些患者有基础性疾病,需要前方的救治与后方的多学科支持相结合,形成多学科的诊疗团队,发挥好救治合力。第三个结合是医疗与护理相结合。新冠肺炎的传染病患者住在医院,所有的治疗、护理、生活照顾都是由医院来承担,所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加之有很多患者年龄比较大,患有基础病,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特别在重症患者的护理方面,俯卧位通气管路护理等都需要专业的护士提供专科的护理,所以医疗与护理相结合非常关键。第四个结合是医疗与管理相结合。为了保证救治质量和同质化水平,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包括死亡病人的讨论制度、疑难重症的讨论制度、24小时的病危报告制度等,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来保障患者救治的质量。第五个结合是中西医相结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来发挥好中医药独特的作用。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在救治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谢谢。
2020-05-16 16:32:22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援鄂医疗的整体情况和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相关情况。当前,各地正在一手抓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明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就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促进职业健康,届时我们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的负责人和有关专家来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0-05-16 16: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