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服务温度 守好人民的心——写在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三年行动收官之际

发布时间:2021-12-15 18:24:30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  责任编辑:

 01


天下之大,莫大于民心;天下之重,莫重于民生。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镌刻在旗帜上,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百年风云激荡如潮,百年奋斗铸就辉煌。人社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牢记初心使命,以不懈奋斗保障和改善民生,用民生温度守好人民的心。回望百年奋斗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如丝如缕贯穿人社工作始终,穿透岁月、薪火传承,深沉而执着,历久而弥坚。

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着新征程阔步前进。

“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三年前,一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行风建设,在全国人社系统拉开帷幕、持续深入:抓思想共识聚合力,抓服务快办提效能,抓告知承诺减材料,抓练兵比武强素质,抓调研暗访补短板,抓服务评价转作风,抓典型宣传树形象,纠建并举、标本兼治,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时间是忠实的读者,见证着深刻的变革。

变化写在群众脸上。“证明少了”的惊喜,“办事快了”的称心,“体验好了”的愉悦,装扮了群众的“表情包”。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老百姓对人社服务的满意度逐年提升,进入满意区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就业、社保服务满意度位居前列。

变化写进机制流程里。持续推进“清减压”,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群众,取消无谓证明材料,让群众告别“人在证途”。从“多窗办理”到“一窗通办”,从“线下跑”到“网上办”“掌上办”,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一些办事大厅喜见“门可罗雀”。

变化融入干部精气神。“以前是被动服务,现在是主动服务,每个人都成了人社系统的门面担当。”从习惯反问自己“现在干的事是不是群众期待的”,到不断思索“人社服务好不好优不优”,“人人是窗口、处处有服务”深入人心。

这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变的是服务理念、流程机制和办事体验,不变的是“人社工作为人民”的初心。


02

 

恩格斯说,“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加强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务实之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根本要求,是改进人社部门为民服务、提升服务品质的迫切需要,是历史自觉与政治担当的使命必然。

时光的镜头,拉回三年前: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人社部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取得积极成效。然而,行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群众来人社部门办事,还有不少堵点痛点难点,集中体现为排队长、时间长,跑腿多、证明多,纪律不严、服务不细。这些问题的存在,让办事单位和群众饱尝办事慢、办事难之苦。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

“这件事,必须要抓、不抓不行、晚抓也不行。”“不是简单地应一时之需,而是有其长远性、战略性意义。”“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管当前,又管长远。”2018年7月3日,人社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系统行风建设,以思想为引领,以信息化为支撑,抓住清权、减权、晒权、制权四个环节,治痛点、疏堵点,规范标准流程,提高能力素质,考核督查倒逼,打造优质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务,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以思想之光引领行动自觉。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出坚定理想,学出纯粹初心,学出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人民立场,不断提升对行风建设的思想认同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认同。广泛开展行风建设大学习大讨论大宣讲,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问题摆进去,多想想“为什么、怎么做”,解决宗旨不牢固、使命感不强等突出问题。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主要领导亲自抓,压实主体责任,推动行风建设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持续拧紧行风建设发条,形成人人重视行风、处处体现行风的生动局面,凝聚起推动行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行风建设起步开局、落地有声。三年行动计划压茬推进,从梳理清单、清理证明,到完成办理事项标准化信息化,再到全面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从企业、群众角度出发,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正义,以优化服务服出便捷和品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我加压、自我革命,从“便我”向“便民”转变,人社服务质量和效能得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逐年稳步提高。

一子落,满盘活。行风就是环境,行风就是形象,行风就是力量。行风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工作的重要载体、破解难题的金钥匙,为新时代人社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焕发出炙热的民生温度。


03

 

办一张社保卡需要多久?过去一二十天甚至一两个月,现在立等可取!

“效能变革”背后,是一场简政放权的自我革命,是一次理念机制的系统重塑。

面向老百姓的事,就要删繁就简、阳光透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开展摸查梳理,彻底摸底对外办理事项,把真的找出来、把假的剔出去,勇于亮家底、抖包袱,把所有办理事项全都亮出来,不打小算盘、不藏小九九、不留自留地。切实精简流程,能整合的坚决整合、能简化的坚决简化、能减掉的坚决减掉。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间,优化再造流程,推广容缺办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从“严进宽管”真正转向“宽进严管”。

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杜绝奇葩证明、重复证明、无谓证明。在社会保险、人事考试领域开展告知承诺制试点,并逐步全面推开。在部本级24个事项的89件次证明材料中推行告知承诺制,仅人事考试领域就为2000万余名办事群众累计减少6000多万份证明材料。建立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实现窗口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曾经,繁琐的办事流程让群众“犯难”“堵心”。如今,告知承诺制让群众节省了时间成本,群众称赞“一纸承诺书,浓浓民生情”。

推进人社政策待遇“看得懂算得清”,用大白话、接地气的语言和形式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当李焕英来到2021年,怎么帮助工友解决工伤难题?”河北省人社部门推出《当李焕英来到2021》系列,借力影视人物李焕英介绍工伤、养老、失业保险等人社政策,成了群众津津乐道的爆款,促进了群众对人社政策的关注和了解。精准的政策解读、生动的政策宣传,搭建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惠企便民跑出加速度。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实现10个以上企业、群众眼里的“一件事”打包办理,20个以上高频服务事项在规定办结时限基础上提速50%,让企业、群众办事“跑腿”越来越少、材料越来越简、时限越来越短、体验越来越好。从一件事“一次办好”到免申即办“一次不跑”,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就近可办”到“上门帮办”,人社部门自我加压,提高标准,不断拓展“快办行动”的“再提速”空间,让群众有了更好的体验、获得更高的幸福指数。

行风建设是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的问题,也是技术支撑、科技手段的问题。构建全流程一体化的人社服务信息化平台,主动与全国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衔接,把群众最关心的事项端到网上、端到移动端办理。加快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推动系统内跨层级、跨地区、跨业务的互联互通,实现“一次采集、一库管理、多方使用、即调即用”。实施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开展人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审批服务事项“上网”加力提速,“不见面办事”的范围不断拓宽。社保“一卡通”,广泛应用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就医结算、就业服务、乘公交、进公园,一卡在手,群众出门办事不再“卡”。

“一窗办理再也不用来回跑了!”“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业务,给力!”群众的笑脸,就是努力的方向;群众的口碑,就是最大的褒奖。


04

 

建党百年华诞前夕,一场“人社服务为人民”中外记者见面会,引来无数网友的围观和点赞。5位人社领域优秀的党员代表,都是默默耕耘人社工作一线的基层干部。

34万个公共服务窗口和基层平台,100多万经办人员,每年服务群众近200亿人次。这是人社部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每扇窗口办理事项的快慢,每个人员服务脸色的冷暖,每次出入这里办事的体验,都关联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老百姓评价行风,不光看服务态度,还看事情能不能办得成、办得快、办得好。人社服务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解决“政策不熟、本领不高”的问题。

大练兵大比武带来大提升。学习题库紧扣工作实际,以最新政策为依据,对试题动态补充和更新,突显干什么练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鲜明导向。坚持“全员健身”“全系统备战”,实现部、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各级全覆盖,前后台人员全覆盖。“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贯穿全年,个人自学、集中培训、轮岗实践、骨干帮学形式多样,融入日常、化为习惯、形成自觉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蔚然成风,一大批人社“知识通”和经办服务能手脱颖而出。

“练”就优质服务,“比”出人社新风。以比促练、以练促用,练兵比武活动成为锤炼作风、涵养新风的大舞台,历练本领、增长才干的加油站,锻炼队伍、培养干部的大熔炉。“群众问不倒、领导考不倒、同事比不倒、问题难不倒”,许多窗口工作人员练出了“一口清”“问不倒”的本领,在为民服务的舞台上大显身手、一展芳华。有人感慨:“以前接到群众咨询,话到嘴边不知道对不对,不敢解答。现在,没有说完,我基本就知道问题在哪!”全国“人社知识通”张兴华将练兵比武所学,运用到信访工作中,经办的600余件上访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榜样是无声的宣传队,是看得见的标杆。大力选树“人社服务标兵”,典型引路带动整体提升。“洋山人的好闺女”倪芳芬,“快乐背包客”金彩虹,“社保公仆”蔡兰,“人社快递哥”易盛荣,“七仙女”领头人李玉环……响亮的名字传遍人社系统,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洗礼精神。开展服务标兵先进事迹巡回宣讲,释放示范带动效应,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浓厚人人争当标兵、争做能手的氛围,点点星光、蔚为汪洋。

“有形的正能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看得见的哲理”,激起内心的强烈共鸣。看到于砚华的事迹,求职者张欣,选择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公益岗位工作,“要像于姐一样无私地服务老百姓。”听完服务标兵先进事迹报告,安徽金寨人社局干部邓家华触动至深:“尽管人社工作很平凡,为百姓干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能够坚持把小事干好,也是幸福的。”学习传承标兵的专业精神、服务品质,立足平凡岗位、保持卓越追求,书写不负时代的人生答卷,成为广大人社干部的价值坐标,激发出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

两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脱贫攻坚战中,社保干部职工走遍千山万水,深入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把社保扶贫的雨露甘霖,送到每个老弱病残贫困人员手中。抗疫斗争中,人社部门防疫便民不间断,暖心服务不打烊,稳就业保就业举措应出尽出,稳岗位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人社服务传递战疫信心,民生温暖驱散疫情阴霾。

暖心故事,就在群众身边:沈阳货运中心职工因工导致急性颈髓损伤,沈阳市人社局组织3名专家,驱车80公里上门做劳动能力鉴定。江西新余高新区就业创业中心从企业频繁招聘中发现企业留才难题,主动上门精准施策指导……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用心擦亮一扇小小的窗口,真情服务每个办事群众,用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人社服务的金字招牌,凝结着汗水,饱含着初心,长进群众的心里。


05

 

23℃是人体感受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湖北推出“23℃人社服务”标准,打造环境舒心、服务贴心、办事省心、群众放心的人社服务。群众办事有时会遇到政策瓶颈、政策障碍。辽宁丹东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治企业群众办事的“疑难杂症”,着力打造“痛快办事”的体验。

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改革的动力就风正帆满,创新的办法就思路泉涌。从深圳的“秒批改革”到南宁的“免申即办”,从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到江苏的“一体化、一网办”,从宁夏的“就近办”到湖南的“上门办”,改革创新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凝结着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一项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人社工作的成效既体现在政策上,也体现在服务上,群众最有发言权、评判权。开展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发挥12333热线、门户网站等作用,设立行风监督投诉专线专区,主动接受企业群众“点赞”“吐槽”“拍砖”。以“好差评”为镜,透过“回音”看落地成效,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发现服务的堵点难点,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用人民群众“需求端”的评价,推动人社服务“供给端”提质增效。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自己去尝一尝。”全面开展“人社厅局长走流程”,领导干部相继走出办公室,深入为民服务第一线,亲身体验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了解窗口一线工作人员的问题和建议,制定问题、需求和解决措施“三个清单”,打通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与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人社惠民政策和服务更快更好惠及企业群众。流程走得广、走得深、走得实,“走”出对人民群众的真感情、好作风,“访”出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开”出一批务实管用、群众认可的“药方”,树立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人社品牌。

发挥监督检查利器作用,倒逼工作作风改进。开展专项督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对作风建设信访举报的调查和督办,有诉必应、有举必查、查必有果、纠必到位。开展“青年干部暗访调研”活动,秉承“赶考”精神,从边远小村到繁华闹市,从海上小岛到雪域高原,看环境问政策,看设施办业务,询问群众“懂不懂”,审视流程“通不通”,体验“好不好”,健全问题发现机制,畅通问题反馈渠道,推动问题核查整改,推动人社领域治理体系建设。(祖任平)


06

 

春风浩荡望眼春,不负韶光万里程。

行风建设的火热实践,彰显了人社部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担当,折射出勇于自我革命、改革创新的精神。

三年持之以恒、不懈奋斗,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

人民至上是行风建设的力量源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连着民心。人社工作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与百姓生活苦乐攸关。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铸就直抵人心的行风力量。没有一种力量,比人民更强大;没有一种根基,比人心更坚实。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行风建设就充满力量,无往而不胜。

问题导向是行风建设的发力点。瞄准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瞄准群众最关切的领域,把老百姓盼的、急的、忧的、怨的问题搞清楚,把工作中的矛盾、短板、弱项搞清楚,从细处入手,向实处发力,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捯根问题、较真问题、解决问题,“摁住葫芦抠籽儿”,“拉锯掉末儿”,拿出务实管用的实招硬招,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顽瘴痼疾。

建章立制是行风建设的有效保障。行风建设是“易碎品”,不能搞一阵风、大呼隆,雨过地皮湿;最重要的是形成常态化,持续拧紧行风建设的发条,抓经常、经常抓,反复抓、抓反复。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既解决重点问题,又建立长效机制,把行风建设成果锻造成制度力量,就能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行风建设没有终点,为民服务永无止境。

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要高扬“人民至上”的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行风建设的成果,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书写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大的荣光。

 

 

 

 

 

直播预告

直播专题

直播热线

电话:010-88828031010-88828318 邮箱:zz@china.org.cn wangrf@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