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2017年12月27日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17-12-27 16:43:21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王瑞芳

路透社记者:

请问与美国和欧洲的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系统有哪些特别之处,北斗现在的水平怎么样。刚才您在开场介绍中也提到了“一带一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北斗的覆盖情况怎么样,北斗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冉承其:

关于北斗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比较来看,现在全世界有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这四个都在或者正在提供全球的服务。作为中国的北斗来讲,我在前面介绍也讲到了,我们采取的是“继承和创新融合的技术体制”,中国北斗的技术机制不完全等同于其他三大系统,其他三大系统所具有的技术体制或者优势北斗都具备。在此之外,我们还保留了原来北斗一号具有的短报文和位置报告服务能力。所以除了北斗的特点和优势之外,本身我们跟其他系统的服务性能相当。我们在2020年要建成一流的系统,所谓一流就是在性能服务水平上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个特点,我们继续保留北斗一号系统的位置报告和短报文服务,位置报告和短报文服务是其他系统不具备的,在中国和地区已经提供服务,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北斗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把通信和导航很好融合起来的系统。


我刚才前面也讲到,从应用层面来讲,比如在渔业领域的应用,现在中国大部分渔船都加上了北斗终端,由于北斗具有位置报告和短报文服务,我们就很好的把渔船应用和管理结合起来。2003年北斗系统向渔船开放以后,累计抢救渔民超过1万人,渔民经常说“北斗是渔民的海上保护神”。


北斗另外一个特色来讲就是北斗的高精度服务,这也是我们中国自主创新的理念,我们在中国境内建设了基于北斗的高精度“一张网”,这张“网”在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上具备提供服务的能力,初始的服务能力可以提供米级、分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在某些局部区域已经实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服务。高精度的服务会带来整个传统位置导航服务的革命性变化。举个例子,很多人用车辆载导航仪在普通导航的时候往往容易出错,但如果用了高精度导航,你不需要自己操心,即使是一个路痴也可以享受北斗高精度服务。又比如高精度服务应用在消防上,可以让消防赢得抢救最后的“宝贵一百米”,或者是“灭火黄金一分钟”。所以,高精度的服务正在中国境内成为一种像水电一样的公共服务。这是关于北斗的另外一个特色。


关于“一带一路”的考虑,我们为什么要把“一带一路”作为优先考虑。第一,“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的国家倡议,作为北斗系统来讲,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要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一带一路”是我们优先考虑的重要覆盖区域。我们在北斗三号建设的过程中,就特别把“一带一路”优先服务作为重要的考虑,所以在方案论证和发射组网计划的优化过程中,就优先考虑“一带一路”的实施。所以在2018年底要发射18颗左右的卫星,可以优先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这个服务是与现在的北斗系统已经具备的服务能力是相当的,并且还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以及中国已有成熟应用方案的推广使用。谢谢。


中新社记者:

刚刚冉承其主任提到了北斗现在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其中在交通方面的应用成果还是比较显著和突出的,能否请您具体介绍相关情况?


冉承其:

这个问题请彭司长来回答,他更权威。


彭思义:

很高兴回答交通应用北斗的问题。北斗是全球定位系统,交通是一个需要移动服务的行业,不管是人的出行还是物流监控,可以说和北斗有天然的联系。所以,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北斗应用。我们的杨传堂书记、李小鹏部长都非常重视这件事,在交通运输部内部成立了北斗应用领导小组,我们一把手李小鹏部长亲自担任组长。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相关领导担任副组长,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在行业内应用推进北斗的领导机制。应该说从北斗对外服务开始,我们就一直跟着,在行业推广应用北斗。这么多年来,特别是最近的五年,简单归纳一下主要是三个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和成效。


第一,我们有了北斗行业应用的专项规划。这个规划是中长期的战略部署和安排,分阶段提出了北斗在交通整个运输行业应用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覆盖到所有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水路、公路、民航、邮政,整个大交通的各个领域。


第二,刚才冉主任在发布的时候也介绍到,交通运输行业在道路运输领域对危险品车、大客车、班线客车都安装了北斗终端,大概有480万辆。通过这五年的运行,对我们的安全监管、安全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冉主任刚才也提到了事故率大大降低。同时,政府对安全监管的精准服务、精准监管水平都提升了。同时还推广了40万部北斗遇险报警手机,所有的交通运输公务船都加装了北斗终端,并在所有沿海地区建设部署了北斗差分增强站点。


第三,我们在北斗的国际化方面,交通运输部在国际海事组织的框架下,推动北斗系统获得了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同时,在国际搜救卫星组织中推进了北斗中轨卫星搭载搜救荷载的技术并获得认可,下一步将推动北斗进入国际民航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体系,不断推进北斗的国际化水平,配合北斗全球系统组网的完成。


具体的情况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一一展开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交通运输部来或者登录交通部网站跟我们交流。谢谢大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在今年11月,中美已经签署了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这个声明意味着什么?另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兼容协调都包括哪些方面?北斗系统与GPS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又会给全球用户带来哪些好处?谢谢。


冉承其:

这个问题我先讲讲什么叫兼容与互操作,看似是比较专业的词,但通俗来讲就是共处共用。大家可以想象,首先就是要解决和平共处,所以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和美国的国务院空间和先进技术办公室开展了双方合作会谈,兼容与互操作是我们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我们还有在民用应用方面的合作,以及在监测评估方面的合作。当然兼容和互操作是我们双方最重要的话题。经过三年多专家层面、管理层面的沟通协调,们现在完全达成一致。系统层面的问题,两个系统在国际电联的框架下已经全面实现了兼容,两个系统之间可以互不干扰,和平共处。共用是我们通过在信号层面、终端层面、技术层面的协调沟通达成了一致,可以带来双方两个系统的共用,共用对普通用户来讲,在不太增加成本或者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使用北斗和GPS两个卫星导航系统。带来的好处大家也能够理解。所以通过双方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合作,不仅解决了干扰问题,还带来更好的应用,实现了“1+1>2”的效果,系统间实现了双赢,广大用户实现了多赢。这也是我们在联合国框架下,联合国主导的各大系统之间方向性的问题,双方各大系统都在推进系统间的兼容和互操作。另外,从2014年开始,中俄之间也建立了双方合作机制,我们成立了重大项目委员会,把兼容和互操作也作为非常重要的议题。2015年,我们中俄双方就达成了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跟伽利略系统也正在协调。我们大家可以乐见,在未来的某一天北斗和其他系统都可以兼容,北斗的用户使用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在天上一百多颗卫星的照耀下,卫星导航的应用一定会更好,大家享受的服务也一定会更舒畅。谢谢大家。


解放军报记者:

第一,北斗系统作为军民融合的典范,孙老曾说“北斗既要天上好用,又要地上用好”,在推进北斗拓展更加广泛民用市场的时候,北斗现在能否说已经用好,离用好还有多远的距离?第二,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当中提出战略科技新格局要向深地、深海、深空发展,对于我们北斗来说,必然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定位导航授时PNT服务体系,现在是否正在建设,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谢谢。


冉承其:

关于应用的问题,“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是我们孙家栋老总倡导的,也是北斗人践行的。整个应用情况我在前面的介绍里已经讲到了,两句话:一是北斗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北斗后面的工作还很艰巨。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北斗产业链从芯片到终端、到制造业、到服务已经完全打通,芯片甚至比国际上最好的芯片也不差,这是完全立足中国企业自主的技术实现的,并且性价比都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我们在传统的终端制造业具有强大的优势。另外,北斗的应用对中国来讲,有很多非常创新的应用,就是特别早的把北斗和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进行了融合,实现了“北斗+互联网”新的产业模式,这种模式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包括我刚才讲到的取得的产值,比如2016年是2118亿,我们2017年预计是2500亿。乐观估计,2020年达到4000亿。从这个角度来讲,产业的发展、基础的技术都取得了很大进展,都很乐观。但从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来看,有很长的路要走。北斗在全世界的应用覆盖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希望中国能作出更多贡献,特别是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我们愿意把技术、产品和人才,甚至更好的中国方案推荐给“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所以我们希望举全社会之力,大家一起努力,推动北斗拓展应用。


另外,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北斗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也希望借助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让北斗发展的更快。


第二,关于整个国家PNT体系构建问题。卫星导航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而时空信息基础对一个国家来讲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怎么构建一个更好的时空信息,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所以,我们国内的专家深入研究,论证提出构建“空、天、地、海”,也就是说,我们能想到的深空、地面、海洋、室内,全覆盖多种技术手段融合的国家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我们叫“空天地海覆盖的新技术新时空体系”,这是我们要构建的。还有几个特点,无缝覆盖、精准统一、安全可信,还要高效便捷。还要与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深度融合,构建技术体系。我们最终是要与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相联系的新时空服务体系。随着这三个体系的发展和拓展,以北斗为核心的中国PNT体系,一定会成为这里面核心的基础设施,一定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个计划将在2030年全面建成。


香港商业电台记者:

国家现在正在研发无人车技术,北斗导航系统在无人车测试或者之后的应用下,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以如何帮助无人车的发展,会不会也可以把无人车的技术带到其他的国家去?谢谢。


冉承其:

关于无人车,其实以前叫无人车,现在大家都叫网络车。随着各种技术的融合发展,包括导航在内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到网络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国内有很多企业,在无人驾驶方面已经把北斗和北斗的高精度服务作为一个核心的技术参与到整个系统研发过程中,无人车也好、网络车也好,不仅仅是依赖卫星导航的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综合的技术,如互联网技术、激光雷达技术等等。但是卫星导航为主的高精度,包括北斗的高精度服务一定是这里面最基础、最核心的。所以国内的企业已经开始在无人驾驶汽车上进行测试,比如路测等等,所以我们也非常乐观的希望看到无人驾驶技术尽快商用,我们希望这种技术更快的推向国际,与全世界分享。谢谢。


直播预告

直播专题

直播热线

电话:010-88828031 88828083010-88828318 88828409邮箱:zz@china.org.cnwuaf@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