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直播>

2019年9月11日答记者问(下午2时)

发布时间:2019-09-11 16:20:51  |  来源:中国网  |  责任编辑: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国家正在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标准更好地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请问目前改革的进展如何?能否给我们透露一下?谢谢。

田世宏:

因为标准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们专门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的改革方案,而且每两年都有一个工作的实施计划来推动改革进行,改革可以说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从国家到行业到地方各个层面都在推进,具体情况,我想请标准技术司司长于欣丽同志解答。

于欣丽:

下面我来回答记者的这个提问。正如您所说的,标准化工作改革就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中的关系,让标准化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标准化改革六项措施。按照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我们将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分成了三个阶段来推进。每两年作为一个阶段,2019年至2020年作为第三阶段,目标是基本建成结构合理、衔接配套、覆盖全面、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新型标准体系。目前,各项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完成了强制性标准的整合精简。我们按照“一个市场、一个底线、一个标准”这样的改革目标,经过我们评估清理,原有的11224项强制性标准,包括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强制性地方标准,除了部分例外的领域(比如食品安全、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强制性的行业标准和强制性的地方标准,我们都已经废止或者转化为推荐性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从原来的3600项压缩至2111项,强制性标准的体系现在呈现出单项标准覆盖面宽,总体数量大幅减少这样一个特点。比如灯具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我们将与灯具相关的安全标准一共有22项标准整合为1项,这1项标准就全面覆盖了照明电器行业所有灯具的安全指标。

二是开展了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对10万余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计划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集中复审,确定了需要废止的国家标准及计划2355项,行业标准及计划4886项,地方标准及计划5130项,标准滞后和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三是培育发展了一批团体标准。赋予团体标准法律地位,出台培育团体标准相关政策,加强团体标准规范管理,团体标准从无到有。目前已有2600多家社会团体发布了9700多项团体标准,比如智慧交通、共享经济、养老服务等领域都诞生了团体标准,提升了标准的供给能力,有效满足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的需求。

四是放开搞活了企业标准。全面取消企业标准的备案,建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领跑者制度。目前,已有22万多家企业在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公开了114万多项标准,涵盖了195万种产品,其中119个产品型号入围了第三方评估机构2018年企业标准领跑者的名单,为消费者合理选择好产品提供了指引,为企业公平竞争营造了良好环境。这个良好环境主要体现在“三好”,第一个好,企业要制定好标准,所谓好标准就是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标准,所以我们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第二个好,是有一个好的实施,光有一个好的标准不行,还要实实在在的、认认真真的以好的标准组织生产、提供服务。第三个好,要有好的效益,要让那些制定好标准、实施好标准的高质量的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让企业获得效益。所以这就是我们在为企业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是推动开展地方标准化改革。根据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的规定,赋予设区的市地方标准制定权。原来只是在31个省市有制定地方标准的权力,现在我们增设所有设区的市标准制定权。增强了地方标准供给与服务能力,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建立标准化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国务院批准了浙江、江苏、广东、山东、山西等5省开展地方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各地方在新旧动能转化、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及城市建设管理等多领域大力开展良好标准化实践,获得了积极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狠抓改革措施的落地,确保到2020年底前完成改革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请问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谢谢。

田世宏: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总书记也要求,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这里对高质量发展,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标准体系。大家也知道,标准和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共同构成了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它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所以,标准水平怎么样决定着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那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的建设中,我们重点从五个方面来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国际标准的转化应用。我们围绕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开展了国际标准的比对分析和转化工作,当然这个国际标准的比对和转化,一方面是国际标准组织所制定的国际标准,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参考了很多国外的先进标准,比如像欧盟的标准,还有一些区域经济组织、一些行业标准组织所制定本领域领先的国际标准,我们都广泛开展比对,把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推动一批重点行业的标准水平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如,为了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家标准委制定了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的工作计划,从2017年到2020年,我们安排了国际标准转化计划项目达到1000多项,截止到目前,林业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等领域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已经达到95%以上。

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标准体系。我们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等作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增加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就是通过标准围绕乡村振兴来推进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的供给。再有就是通过农村综合标准化改革工作和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推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完善乡村治理标准,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比如,我们制定发布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标准给出了21项量化指标,就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怎么建设美丽乡村,国家标准委和财政部、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合作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国家标准,主要从生态环境的量化指标、公共服务的量化指标等各方面做出标准规定。这个标准实施以来,也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依,使乡村的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也有章可循,使美丽乡村的建设做到了有据可考。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现代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因为标准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

三是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标准体系的提档升级。我们主要围绕产品工程服务等一些传统产业领域,大幅提升标准水平,以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健全了工业产品以及一些重点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筑牢了产品质量的安全底线,优化了制造业高端化的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加快构建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标准体系。重点加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准制定工作,实施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了机器人、智能制造、可持续金融、电子商务等标准体系建设和应用。比如,我们构建了由基础通用标准、整车标准、关键系统标准、充电接口、基础设施等方面组成的中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急需有先进标准体系来做支撑,所以我们制定发布了132项标准,其中国家标准有84项,行业标准48项,规范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五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标准体系。我们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与利用,绿色生产与消费、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加强能耗、能效、水效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更新和升级,提高准入门槛,同时也提高大气、水、土壤等质量标准的水平,支撑打赢污染物防治的攻坚战。这些方面比如最典型的就是从2000年开始实现汽油无铅化以来,发布实施第六阶段的车用油品标准,我们仅用了16年的时间来做第六阶段车用汽油、车用柴油的国家标准,已经全面达到了欧洲现阶段车用油品标准的水平,汽油中苯的含量、柴油中环芳烃的含量甚至可以说比现行的欧洲标准还严格。所以车用油品质量标准升级,也为我国机动车污染治理和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在推进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着怎样的考量?谢谢。

田世宏:

谢谢你的提问。因为标准确实是需要有人才做保障和支撑,因为标准化工作大家都知道,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同时又具有科学管理的一些特性,还要具有国际的属性,所以标准化的人才应该说是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还要懂国际规则,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现在最紧缺的标准化的人才。那么,我们国家标准委在推进标准化人才建设方面也跟相关社会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加强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具体的一些工作情况,我想请标准创新司司长崔钢同志作一个解答。

崔钢:

我回答这个问题。您提的问题是很重要的,标准是要靠人写出来的,所以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特别是当下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人才需要也越来越高。我们从历史上比,我们现在的队伍不断壮大。但是横向和国际上比,我们的标准化人才,从数量和素质上还都有一些差距。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标准化人才培育,今后主要抓这么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研究促进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训的一些政策。我们要按照标准化工作的需求,从技术这条线来说,有写标准人才的需求,从管理这条线来说,有管理标准人才的需要,比如管理人员,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标准化组织需要的管理人员,从国际来说,有国际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从这几条线考虑,定出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相关单位和专家们参与这方面的活动,使得标准化培训教育工作也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我们也积极探索一些方法,比如一些培训的具体工具的开发,探索建立标准化能力水平测试,通过这个工具的开发,提高标准化专业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二是积极实施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训工程。我们现在正在组织一些专家,构建一些标准化培训方面的研究队伍。首先,根据不同的需求推出教育培训的教材体系,根据需求组织一些专家编写权威的标准化教材。同时,我们也要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准化教育培训机构。这方面有些地方政府还是很有积极性的,我们在这方面要做一些工作,支持一些有能力的高校开设更多的标准化课程、标准化方向或专业。同时,我们也积极地拓展网络化的标准化教育资源,使得在网上大家方便进行自我培训。另外,我们积极推进标准化的科普教育,将来在中小学开展标准化的科普教育,从娃娃抓起,提高大家的标准化意识。

三是积极争取对我国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人才的支持。我们积极争取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派出一些任职的人员,争取一些岗位。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我国专家担任重要职务,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四是继续加强国际标准化培训和交流。我们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一同建立了青岛的国际培训基地,同时我们自己也建设了杭州、深圳、常州等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这些基地对国内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人员给予了培训,形成了一支优秀的队伍。同时,我们也对国际上的标准化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员。同时,我们也支持中国计量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国际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通过这个平台推动在国际上标准化培训教育。另外,我们也正在建立一支国际标准化培训的专家库,吸收一些国内外的专家,给我们的人员一些支持,发挥国外友人支持我们标准化工作朋友圈的作用。我们想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使我们尽快建立几支能够满足标准化工作需求的专家队伍,使我们在高质量发展上,在国际合作上,发挥更多的作用。我就说这些。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近年来,国家在老百姓最关注的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请问标准化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有何作用?围绕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工作有何具体行动?谢谢。

田世宏:

谢谢你的提问。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提出要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实施机制。那么,国家标准委对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要求,也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认真研究落实好标准作为一个规范,怎么能够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挥它的有效作用。因为大家都知道,标准就是一把尺子,它的作用就在于简化、统一、协调、优化,所以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标准化,它的作用就是能够有利于推动公共财政的投入,通过标准确立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界定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同时区分各层级的供给水平,把财政支持的方向、重点、力度做出规定。再一个,它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应用标准细化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程序、方法、方式、内容,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效率。它的作用就是有利于促进公共服务公平供给,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实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更好地实现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大致均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几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围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具体工作情况,请标准技术司于欣丽司长再作一个解答。

于欣丽:

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刚才,田世宏局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作用说得非常全面,下面我就近几年所做的工作说一下。

一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面向养老、体育、文化、教育、残疾人服务等民生关切的重点领域,累计发布国家标准400多项,开展了700多个标准化试点。在应对老龄化方面,我们发布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等一批重要标准,加快建立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我们知道,标准体系就是标准集合,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里包括哪些类的标准?比如像养老机构管理怎么管,还有老年人用品用具、老年人建筑设施、老年人的生活料理,还有对健康的管理以及医疗服务、安宁服务等方面的标准,构成了养老服务的标准体系。我们培育了一批养老服务标准化的示范,比如像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系统梳理了服务管理事项,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老年人需求与服务资源对接,针对老年人比如入院评估环节,他们制定了标准并实施,将评估时间大大压缩,入院老人切实感受到了标准化带来的效率。在完善文体服务方面,发布《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等近百项国家标准。比如在《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针对游泳、滑雪、足球等30多种体育运动项目,规定了体育场所开放的基本原则、从业人员的要求、场地设备条件、卫生环境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使大众健身场所管理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序。

在方便群众生活方面,发布客运、邮政服务等一批重要标准,比如《邮政普遍服务标准》规范了各地邮政营业场所的设置要求,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怎么设置邮政局所,标准给出了规定,规定了农村主要人口聚集区平均5-10公里的服务半径,或者1-2万人服务人口,应设置一座邮政局所。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开展了空白乡镇邮政网点的补建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13.45亿元,三年累计补建了8440个空白的乡镇邮政局所,提升了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回应民生的关切,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征集下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修订计划。我们正在征集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的需求,拟于近期下达一批专项计划,不断完善以国家标准为核心,行业标准为配套、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二是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前不久,我们会同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将面向部分市、县人民政府开展为期两年的标准化建设。三是推动标准信息公开共享。为了方便公众获取标准信息,参与标准实施监督,我们将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增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信息服务子平台,形成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信息资源库,方便群众查询相关信息。

谢谢。


中国日报社记者:

请问,标准作为国际技术交流和经贸合作的技术依据,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田世宏:

谢谢你的提问。标准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世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标准化的合作和交流,也都非常重视应用标准来开展国际间的产能合作、技术交流,包括经贸往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强调要求中国要实施标准化战略,用标准来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总书记也强调要推动政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在推进标准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而且也跟国际标准化组织、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准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高度重视标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先后在2015年和2017年两次印发了《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推动了标准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方面所发挥的技术基础的作用。这些方面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我想请标准创新司崔钢司长作一个具体解答。

崔钢:

谢谢记者同志提问。刚才,田世宏副局长已经概括地介绍了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我就讲讲具体的一些成效。

一是推动凝聚标准联通的共识。我们充分发挥双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化合作与交流,推动形成标准联通共建的共识。目前,我们已经与52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92份标准化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协议的许多内容都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们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的有关标准化机构,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强标准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倡议》,开启了共建国家之间标准合作的新篇章。

二是不断加强标准信息的交流。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我们率先向64个“一带一路”国家赠送了248项中国国家标准英文版的汇编,以标准互换推动标准互认,在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我们正式开通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准信息平台,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服务。

三是加快推动标准外文版的工作。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580项,涉及海洋资源、化工、钢铁、冶金、建材、消费品等重点领域,我们还正在组织翻译国家标准503项。另外,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和一些地方也陆续推动一些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外文版工作。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我们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共同关切的领域,在铁路、电动汽车、航空、信息技术、家电、中医药等领域,与这些共建国家密切合作,协力推动共同制定一批国际标准,同时我们积极在这些领域应用国际标准。

五是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人才交流和能力建设。我们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等密切合作,建立了青岛、杭州和深圳等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训基地。我们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培训了标准化人员达到600余人,同时我们支持中国计量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已经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5所高校加盟,为共同开发面向发展中国家的标准化能力提升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

下一步,我们还要不断提升标准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标准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围绕一些重点的建设项目,我们提供相关的标准服务,开展标准的比对,提供标准的外文版,同时推动我们国家这些领域的标准体系与“一带一路”国家标准体系的相互兼容。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直播预告

直播专题

直播热线

电话:010-88828031010-88828318 88828409邮箱:zz@china.org.cn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