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平谈徐州民生新举措

时间:2011年3月7日16:00
嘉宾: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 曹新平
简介:曹新平书记在徐州工作有五个年头了,恰好与实施“十一五”规划时间契合。今天曹书记做客中国访谈,畅谈徐州"十一五"成就和"十二五"民生举措。
文字实录 图片实录 返回访谈页

活动标题

  • 曹新平谈徐州"十一五"成就和"十二五"民生举措

活动描述

  • 时间:2011年3月7日 16:30 嘉宾:徐州市委书记 曹新平简介:曹新平书记在徐州工作有五个年头了,恰好与实施“十一五”规划时间契合。今天曹书记做客中国访谈,畅谈徐州"十一五"成就和"十二五"民生举措。

文字内容:

  • 中国网:

    中国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中国网-易健特约“两会”访谈。今天是3月7日,2011年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曹书记您好!

    2011-03-07 16:02:54

  • 曹新平:

    你好!

    2011-03-07 16:03:50

  • 中国网:

    这次“两会”的热点议题相对集中在民生、民营经济、收入分配等方面,我想知道您一直关注的问题在哪些方面?

    2011-03-07 16:04:06

  • 曹新平:

    这次“两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民生问题,温总理的报告当中把民生问题放在头等重要位置。从我们地方工作的实践看,我们也一直把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来统筹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问题。

    从我们具体的实践看,我感觉民生问题从徐州的实际情况看,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两增”(就是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两控”(就是控制物价、控制房价)、“两难”(就是上小学难、看好医看)上。

    2011-03-07 16:04:48

  • 中国网:

    这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

    2011-03-07 16:06:31

  • 曹新平:

    这些就是涉及到老百姓的最基本的需求。当然,老百姓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变化,我们现在对老百姓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采取了三个步骤来做。第一,全面、客观、真实地把握老百姓的需求。

    2011-03-07 16:06:42

  • 中国网:

    要知道老百姓想什么,要什么。

    2011-03-07 16:07:28

  • 曹新平:

    第二,对需求要分清轻重缓急。

    第三,根据我们现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些需求是很大的,但是从目前来看暂时做不到。我们要解决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急,而且眼前可以做到的事情。

    要解决老百姓的需求,有两个方面要考虑:一是把蛋糕做大做好。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归根到底有是蛋糕可以分。前面的“两控”、“两难”都是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上,我们说发展是硬道理,这些要靠我们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才能够解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瘠的土壤上是不可能解决老百姓的问题的,我们感觉到我们可能在民生问题上的注意力要更多地放在发展上。

    2011-03-07 16:07:39

  • 中国网:

    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做到量力而为、尽力而为。

    2011-03-07 16:10:02

  • 曹新平:

    蛋糕做好了以后还有一个分配的问题,怎么样分配得更加公平、合理,所以要增加职工收入,要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我们要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统筹安排,每年都会有重大突破。

    2011-03-07 16:10:11

  • 中国网:

    所以这是您关注的问题,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2011-03-07 16:11:04

  • 曹新平:

    比如说就业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就业,所以我们大规模地进行招商引资,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了,就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2011-03-07 16:11:26

  • 中国网:

    经济发展以后很多承诺才不是一句空话。最近微博、论坛等网络信息平台非常火爆,您平时会不会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和老百姓进行互动?

    2011-03-07 16:11:57

  • 曹新平:

    我有我的处理方法,因为我们有好多途径,办公室、宣布部等专门有一些关注网络信息的工作人员,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报告给我,因此我每天都会批示网络上的民意。

    2011-03-07 16:12:13

  • 中国网:

    这个渠道您已经重视了?

    2011-03-07 16:13:39

  • 曹新平:

    如果是一个个案问题,我们就采取个案处理;如果是共性问题,就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好的政策、措施、方法来解决。好多问题很复杂,不是情绪化就能解决的,必须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比如说现在反映的失地保障问题,但是在历史上有些失地农民拿到补偿金以后没有按照规定留下一笔善后基金,他们已经把那些补偿金花掉了,所以问题是怎么样给他们建立一个养老基金。比如说棚户区改造过程当中,我们的政策是合理的,我们制定的政策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但是我们又碰到一些弱势人群,他的住房面积小、收入低、生活条件差。他原来只有十几平方米,现在要分的是40—50平方,每个人不低于15平方,差的这块他是无力承受的。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慈善总会来搞慈善捐助,建立共有产权房。

    现在网络上的信息我们把它分为共性的和个性的。我们党委有一些决策也会放放风,比如说重点工程,老百姓在网络上给我们提建议和意见,有些建议非常好。我经常看到一些建议和意见,我就批到有关部门,请分管领导和部门拿出意见来。

    2011-03-07 16:13:51

  • 中国网:

    所以说执政当中也是百姓群策群力,他们有很多办法是很好的。我们是想真正倾听百姓的声音,给他们解决个案和共性的问题。您回到徐州工作有五个年头了,正好和“十一五”规划的时间是契合的。在“十一五”期间,徐州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实事,请您介绍一下您印象深刻的事情?

    2011-03-07 16:18:45

  • 曹新平:

    “十一五”时期是徐州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在这个阶段,我们全市的GDP总量达到2800亿,和“十五”末相比翻了一番。全口径财政收入646亿,一般预算收入220亿,和“十五”末比翻了两番。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很快。

    2011-03-07 16:19:40

  • 中国网:

    这个速度比较惊人。

    2011-03-07 16:20:20

  • 曹新平:

    现在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财政收入的增长超过GDP的增长,GDP的增长超过职工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这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要改变的。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6年的倍增计划,就是使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和我们的GDP增长基本同步。在这个阶段,应该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按照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心城市,达成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推进社会发展。这个时期可书、可写、可评、可点的事比较多,但是从我的角度说,我觉得有些事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环境建设,特别是徐州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法制环境建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徐州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山水城市,但是这个山水城市的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显现出来。徐州老百姓求快、求富、求变的心态很强,还有就是求绿。徐州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渴望在全国都是比较强烈的。

    2011-03-07 16:20:37

  • 中国网:

    经济要发展,但是环境也要越来越美好。

    2011-03-07 16:22:42

  • 曹新平:

    我到徐州后比较受感动的是,当初我来的时候有一个空间梳理,因为过于拥挤,在城市建设当中有的地方用的减法,有的地方是加法,在老城市肯定要用减法。为了空间梳理,有几个地方全部要拆掉。他们告诉我,老百姓是肯定和你抗争的,但是实际证明,老百姓全部都拥护了,而且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搬迁,因为他们说这是公共事业和公共用地。一个是公园,那个地方留下了我儿时的记忆,它在市中心,后来我们有一个厂房改造,有一个楼,它是在绿地里面建的,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还有“大马路”那地方,那里都是最拥挤的小棚户区,有3400平方米,现在是城市中心的小园林。还有公园西侧,本来规划设计是加油站,我们又调整了规划,变成了绿地。

    这样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老百姓的坚决支持,所以我们这几年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力度非常大。显山露水,精品园林,蓝天碧水,都没有阻碍。现在徐州森林覆盖率25%,绿色覆盖率40%,每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气有325天以上。我觉得这个印象是比较深刻的,就是生态环境。

    2011-03-07 16:22:49

  • 曹新平:

    还有一个是法制环境。徐州人过去给人好勇斗狠的印象,就是爱打架,但是这五年下来我感觉徐州是一个很和平、很温和的城市。现在徐州的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我们在全国评估最安全的城市当中列26位。过去徐州的杀人案在全省是遥遥领先,但是现在名次下来了。现在徐州市遍布市区的监控网络,还有健全的基层组织,徐州的平安、法制建设获得了很大提升。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安全地在徐州市的任何一个地方工作、学习和生活。

    2011-03-07 16:28:04

  • 曹新平:

    第二,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因为我们搞了“两区”建设,一个是老居民小区的综合治理,整治了1400万平方米,这是由政府买单的。为什么要整治它们?老国有企业关闭、破产或者是兼并重组以后,这些老居民小区就成了无人过问的地方,脏、乱、差,基础设施差。我们在调研时,对1000多万平方米的老小区制定了18个标准,涉及电线杆、污水处理、绿化等方面,这些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

    还有棚户区改造。结合徐州的实际,在两年之内对4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进行了综合改造,应该说没有一个上访的事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因为徐州这个地方民风强悍、敢于抗争,当时这么大规模的动迁我心里也没有把握,因为我生活在这个土地上,我对这里的民风比较了解。但是因为制定了一个比较好的政策,选择了一些好的动迁队伍,选择了好的动迁地点,这样使整个棚户区改造的任务得以比较顺利地推进。我们现在也在总结棚户区改造的经验,其实里面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棚户区改造当中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2011-03-07 16:29:23

  • 曹新平:

    第三,产业振兴。为什么要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作为老工业基地,我们曾经有过很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的种种客观原因,徐州比东部沿海城市慢了半拍或者是一拍。在这种情况下,全市的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争先创优的精神。徐州的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我们就招商引资,引进一些大项目、老项目。这些项目落地徐州以后,对徐州未来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支撑作用,比如说韩国斗山发动机、卡特彼勒大型挖掘机。要想支撑徐州,必须把制造业放在第一位,目前是如此。现在徐州很重大的变化就是因为有一大批能够支撑的项目。

    2011-03-07 16:31:49

  • 曹新平:

    还有我们的城市功能项目落地。因为徐州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说在区域发展当中要用大城市对应沿海大开发,要以大交通来对接大港口。徐州最大的优势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这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更重要的是功能性强。比如说重大基础设施高铁站区,这是一个生态商务区,像亿吨大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徐州的综合交通枢纽得到了提升。还有八大中心,特别是中心商圈要全面启动,160万平方米的中心商圈在启动,高铁站区、新城区都获得了全面的推进。

    2011-03-07 16:33:54

  • 曹新平:

    另外,还有和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都相继建设了,音乐厅、美术馆、档案馆、规划馆、南湖水街等一大批项目在落地,使得整个城市的承载能力获得了提升。我觉得这几件事情我印象比较深。

    其实印象最深刻的是现在我们初步形成了“擅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干部队伍,因为关键在人。有一些干部过去很擅长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以讲话贯彻讲话。基层干部最大的本事就是把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蓝图变成现实,贯彻上级领导的决策和部署,因此操作能力、落实能力、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2011-03-07 16:36:07

  • 中国网:

    刚才听您说在“十一五”规划当中印象比较深的事情,我的感受是徐州人想得非常细,做得细,而且非常有成效。比如您说的产业振兴,也有小的方面,如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徐州政府在这五年当中做了很多让老百姓切身感觉到、看得到的实事。今年的“两会”有一个主题,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徐州是一个传统资源型城市,我们在这方面有没有想过如何突破资源瓶颈,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1-03-07 16:37:14

  • 曹新平:

    徐州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也是一个资源型枯竭城市。对于这样一个城市来讲,我们要按照徐州的特色走出一条适合徐州资源特征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一直讲一个观点,过去我说徐州是后发优势,但是一些同志把这个理解错了,他认为后进也是一种优势。我说,错了,后劲不是优势,后面发展快的是先进,后面发展慢的是后进。但是为什么说“后发优势”,就是我们发展慢的地方要吸收先进地区的经验,又要借鉴和吸取他们的教训。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在更高的起点上用更高的标准推进跨越式发展。这是后发优势。

    2011-03-07 16:40:19

  • 曹新平:

    比如说徐州在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我在徐州对乡镇都是分类考核,把乡镇划为鼓励发展工业乡镇、优化发展工业乡镇、限制发展工业乡镇、禁止发展工业乡镇。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乡镇,主要发展商贸和现代化农业,因为这也是接受南方的经验和教训。徐州这个地方生产环境比较脆弱,比如集中开发,无论是服务业还有工业,都是区域集聚、产业集聚。现在搞的服务业都在集聚区,我们现在搞一个都是两万平方米以上的,这就是借鉴和吸取南方的教训。

    2011-03-07 16:41:37

  • 曹新平:

    徐州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中央提出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非常正确的。中国要发展,但是不能走一条完全依靠经济发展,单纯依靠经济增长的道路。中央的好多决策我从心里很拥护,我觉得科学发展会引领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地发展。

    从徐州的情况看,我们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传统产业怎么发展的问题。过去徐州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徐州的产业结构已经是重化,因此不主张传统产业再发展。还有一种是主张继续发展传统产业。我们在统一思想的时候,我们说要发展传统产业,但是要用转型升级来引领传统产业的发展。比如徐州现在的水泥产业,我们把所有的小水泥厂都关掉,把小的煤化工企业都关掉,但是压小开大,我们用新的技术和更好的品牌、更好的节能减排技术来发展这些产业。所以说传统产业现在发展得非常好,可以说,这对徐州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2011-03-07 16:43:35

  • 曹新平: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们搞了一个四大行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计划、新兴产业加速培养计划、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和具有高新能力的提档升级计划。在这个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去年的增幅是10%,但是基数比较低,现在在规模以上的占比是20%,预计到“十二五”要达到35%左右。这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方面。

    2011-03-07 16:46:11

  • 曹新平:

    第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因为徐州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服务业的条件非常好。如果我们在制定徐州市发展规划当中把握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商贸、旅游、教育等方面都是扶持的重要产业。同时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特别强调自主创新、自创品牌。因为现在都讲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不是一个创新型大国,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我和很多企业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说衡量一个产业和一个产品,一个是核心技术,一个是品牌,还有一个是产品的技术标准的制定。在很多领域我们的产量是世界第一,但是在这三个方面我们是弱势。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来讲,要真正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在自主创新、自创品牌方面继续推进,而且要大幅度地提升。在这个方面我们也花费了很大力气,现在这些大企业的研发经费占整个销售收入的比重要提高。去年,徐州市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是1.5,我们还会向前推进。还有15万平方米的大学科技园在建设中,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两自”非常关键,就是自主创新和自创品牌。

    2011-03-07 16:47:14

  • 中国网:

    我想产业发展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平衡。还有加大水利建设和规划议题提上了国家议程,徐州和江苏一直很重视水利建设和河流污染防治工作,在这方面徐州有没有一些新的规划和动作?

    2011-03-07 16:53:07

  • 曹新平:

    中央今年出台的1号文件就是关于水利方面的,我觉得非常及时。这一次徐州遇到了60年不遇的干旱,而且这个干旱是秋、冬、春连成一体的干旱。到了农田,我想到一句诗,就是“田想水想得心焦,水想田想得心焦”,这是当时的情景。我当时也非常担心。但是这次除了老天爷帮助,还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水利方面的大突破。

    2011-03-07 16:53:59

  • 曹新平:

    徐州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80亿,如果不是南水北调,我们今年有很多麦田是颗粒无收的。在这一点上,我充分感受到水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在“十二五”规划当中也制定了一个110亿的庞大水利投资计划。同时我们也根据这次干旱做出了一些战略调整。我们过去搞的高效规划设施农业往往是在旱涝保收的田地里,现在要把它放在不好的高岗山地,我们准备在这方面重点发展农业。旱涝保收的农田集中发展粮食,因为粮食很重要。我一直讲,中国和印度两个地方出现粮食危机,谁也救助不了,这两个地方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但是在这样情况下,我们做出这样一个调整,110亿的投入,主要是搞四个水利设施,包括资源水利、安全水利、民生水利等,从水源、水质、水库、水渠一直到田间的合理用水灌溉,形成一个网络。这次最吃亏的就是没有进行土地流转的地方,因为它无法做水渠,也没有什么灌溉设施。我感觉这次我们还在进一步深化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结合徐州实际,我们下功夫做好水的文章。

    2011-03-07 16:55:27

  • 中国网:

    农民兄弟最怕的就是没水。现在有一个词,大家经常说“幸福指数”。经常说您幸福吗?你的幸福指数高不高?“幸福江苏”建设现在已经是江苏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徐州是江苏发展非常重要的板块,在这方面,徐州正在重点抓哪些工作,下一步会有什么新的方向?

    2011-03-07 16:59:18

  • 曹新平:

    这个“幸福指数”就像“给力”一样,很时髦。但是幸福指数是客观反映和主观感受的结合。我只能谈一下想法,有一个现象是可以肯定的,世界上发达国家不一定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据说幸福指数最高的是贫穷的喜马拉雅山西侧的国家,就是不丹王国。幸福指数有客观也有主观的问题,就一个城市而言,领导把老百姓的幸福当成一个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思维定式的很好的表现。过去很多人考虑GDP,说GDP的指数很重要,但是现在考虑到人的幸福指数,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我觉得提高幸福指数很重要。这个很复杂,横向比很难比,就纵向讲,一个城市的纵向如果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式,怎样提高它的幸福指数还有个特性,有一些地方现在在全国测下来以后,中国最繁荣的大城市不如偏僻的小城市幸福指数高。

    2011-03-07 17:00:16

  • 曹新平:

    纵向比,有几个因素。第一个,幸福指数要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我觉得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央讲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我觉得这些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没有发展,他是谈不到幸福的。贫穷的土地上长不出幸福。这一点必须明确。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所以我觉得经济的繁荣是最基础的东西。你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首先就是要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要考虑做大做好蛋糕的问题。一个小蛋糕给一万人怎么分。过去我讲,以前徐州有很多退休工人,有的没有医保,但是经济发展以后,我稍微宽裕了就马上解决,这一点非常关键。

    2011-03-07 17:08:08

  • 曹新平:

    第二点,幸福指数的提高必须有赖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综合环境。人的幸福指数并不是收入高就高,还取决于政务环境、法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综合的社会氛围。比如安全,如果我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下,没有自己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行使权利义务的安全,你肯定是不快乐的。

    2011-03-07 17:08:35

  • 中国网:

    您说过在绿色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都做了很多事情,徐州老百姓在这几方面肯定感受很深。

    2011-03-07 17:10:39

  • 曹新平:

    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幸福,平安的法制环境就是幸福,公平正义的环境就是幸福。现在我讲的五大环境当中最重要的是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什么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都在谈公平正义?因为这是人们幸福的一个必备条件。即使你的收入增加了,你生活在一个不公平、没有正义的社会当中时,你心里是很郁闷的。这是第二个条件。

    2011-03-07 17:11:29

  • 曹新平:

    第三点,提高城市的幸福指数必须保证老百姓的合法权益。领导者和老百姓换位思考,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征地、拆迁、改革、企业改制等问题,最简单的就是换位思考。现在有很多拆迁的补贴标准都是由我来看的,我说你自己想一想,如果你就在这个区里动迁,给你一个拆迁补偿标准,你愿意不愿意?你的拆迁标准自己都不愿意,你让老百姓愿意,肯定不行。拆迁补偿标准很关键。当然我们要合理合法合情。为什么现在搞社会风险评估?徐州市把农评、环评、安评一样作为必经程序,你搞一些公共拆迁,必须有95%以上的人拥护,否则,除非是国家的重大措施,我们就缓一缓。我们不能花钱办一些民众怨恨的事情,这样就没有什么必要。

    下一轮城中村改造方面,城中村要改造很多,而且政府要补贴,我们可能是亏本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和老百姓讲清楚,搞不搞城中村改造,完全看老百姓愿意不愿意,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如果你们不愿意,我们可以缓下来。要改造的城中村很多,政府要拿的钱很多,我们就要找愿意、满意、支持的村民搞城中村改造。我觉得这一条,恐怕是在新时期要转换的一种思路,一定要形成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互动。我觉得要提高城市的幸福指数,还要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

    2011-03-07 17:12:47

  • 中国网:

    文化氛围也很重要。

    2011-03-07 17:16:58

  • 曹新平:

    这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的价值观、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的价值取向、城市的舆论平台都是非常重要的。

    2011-03-07 17:17:10

  • 中国网:

    这是一个软环境的建设。

    2011-03-07 17:17:25

  • 曹新平:

    对。这对于幸福指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个体来讲,他的价值观、心态、个人兴趣,甚至生理特征都会对他的幸福指数产生影响。对于城市而言就是城市文化。但是有很多现象对幸福指数的作用我们还了解不多,比如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市相比,为什么很多金领、白领幸福指数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过快的生活节奏、过大的竞争压力、过高的工作难度,肯定导致人的幸福指数的下降。

    2011-03-07 17:17:35

  • 中国网:

    有的时候有点矛盾,一方面要看重经济发展,发展的速度、效率要看重,另一方面也要让自己过得幸福。您刚才也说徐州在过去五年有很多美术馆、档案馆,软建设、软文化、软实力建设都在陆续进行中,未来五年在文化建设方面有没有新的想法?

    2011-03-07 17:18:44

  • 曹新平:

    文化建设是作为我们的重大产业来抓的,文化分为事业和产业。事业重点是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的问题;产业是怎样按照市场化运作来带动整个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在我们主要把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位。下一个阶段,我们要扶持一批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有这批龙头企业的带动。另外,我们在文化事业方面也加强重点文化基础设施、重点文艺骨干人才等的扶持提高。因为徐州这个地方文化底蕴比较丰厚,两汉文化、军事文化、奇石文化、山水文化都是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特别要根据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使徐州的文化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2011-03-07 17:19:33

  • 中国网:

    我想现在国家和政府不仅关心老百姓的生活是不是越来越好,现在正在关心大家是不是越来越幸福,我想这真正体现了一个国家关心老百姓的方面。感谢曹书记做客中国网,我们希望徐州市在推进“十二五”规划当中能够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我们也希望全中国的老百姓、徐州市的老百姓都能够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也感谢网友朋友的关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再见!

    2011-03-07 17:21:56

图片内容:

视频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20110307ftcao_1299497259.mp4

图片大图:

  • 这次“两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民生问题,温总理的报告当中把民生问题放在头等重要位置

    中国网 胡迪

  • 企业发展了,就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中国网 胡迪

  • “十一五”时期是徐州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中国网 胡迪

  • 比如说就业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就业

    中国网 胡迪

  • 镜头中的访谈

    中国网 胡迪

  • 徐州的平安、法制建设获得了很大提升

    中国网 胡迪

  • 因为徐州是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这是我们的优势

    中国网 胡迪

  • 访谈进行中

    中国网 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