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舞剧《仓央嘉措》首轮演出落幕好评如潮

发布时间: 2016-01-22 15:18:0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佟静  |  责任编辑: 佟静

12月27-29日,中央民族歌舞团建团六十余年来创作的首部舞剧《仓央嘉措》在北京民族剧院进行了首轮公演,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这部展现民歌诗人仓央嘉措不朽传奇的大型舞剧作为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最高资助项目,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丁伟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丹珠昂奔教授编剧领衔,国家一级作曲家李沧桑、舞台服装设计师麦青等国内知名艺术家联袂制作。

舞剧共分五幕,全景式展现了西藏历史上极富才华又饱受争议的仓央嘉措的一生。该剧时长159分钟,由六十多位舞蹈演员参演。剧组为了展现他各个年龄段各个时期的生活,层层选出了三位不同年龄的扮演者,分别塑造仓央嘉措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他在布达拉宫生活时期的变化,真实地还原了仓央嘉措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至真情感。

自由奔放的打阿嘎、欢快悠扬的声声竹笛、激昂的热巴舞鼓点以及藏族歌手清澈嘹亮的歌声使人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拉萨的布达拉宫,而不是千里之外的北京。该剧中藏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得益于主创人员的三次藏区采风,包含藏族宫廷囊玛舞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巴等原生态舞蹈,焕发着诗意和禅意,如同仓央嘉措的诗一样。一幕幕平实古朴的民族舞蹈为现场观众带了一场视觉上的饕餮盛宴。

仓央嘉措对情感的向往与博大的胸怀,与忧郁的哈姆雷特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当代生活带来了许多思考。既复杂又单纯的主人公成长于宗教环境,同时又敢于追求自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同样地,每个人的心中也有一个仓央嘉措。”该剧塑造了生于藏南的仓央嘉措对母亲和故乡的眷恋。舞剧通过舞美、音乐、服装、灯光等表达形式,将主人公仓央嘉措对原野、亲人甚至爱情的真挚情感展现在舞台上,呈现出饱满鲜活的人物关系。舞台虽然不能够完全再现布达拉宫的角角落落,但却为观众呈现出了它干净、深沉、庄重的一面。舞美和灯光营造出了一种诗的意境,传达了诗与禅的美好。为了彰显民族舞蹈极富年代感的特殊外显,主创团队用刷色笔触代替染色韵味的服装设计。主人公的两首广为流传的诗被谱成乐曲巧妙地融合到了舞剧当中,与藏族民间音乐完美融合,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的变化,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

剧组带着真诚又崇敬的态度去感悟主人公的心灵。总导演丁伟表示,为了创作文艺精品,剧组自2015年年初成立以来,多次深入藏区以学习采风,与藏族同胞同吃同住、同歌同舞,体验淳朴的民风民情,学习并收集了许多艺术素材,查阅大量资料,力求反映真实藏区和真挚藏族人民的民族风俗。青年仓央嘉措的扮演者黄琛迪主动要求住在寺院里一段时间,称通过此次采风自己对仓央嘉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体会了风土人情与主人公的心境。

仓央嘉措不仅是西藏的雪域神话,更是文学诗歌界一朵圣洁的莲花。他是浪漫的僧人,他的诗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人的心房。他的所谓“情诗”是一个开悟的人对世人的开示,对佛经艺术化的吟诵。“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仓央嘉措的一生是个难以捉摸的谜,也是一个永恒的传奇。这个谜一样的男子,对普罗大众来说,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舞剧《仓央嘉措》带领观众体味禅意的美,感受雪域的瑰丽文化。这一幕幕充满着浓郁藏族文化元素的表演,让人过目难忘,无不体现出仓央嘉措对家乡和亲人恢弘深沉的爱。

  舞剧《仓央嘉措》首轮演出好评如潮。每次演出散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一位姓张的女性观众从东北专程来京,连看两场,“我和孩子看完了《仓央嘉措》很感动,我们明天还要再来看一场”!一位从新疆专程来北京观看演出的校长表示“太精彩了,剧中插曲的旋律一直在耳边回荡着!”。一位姜姓律师说:从来没有看到这么高质量的民族舞剧,一段心灵之旅,感谢中央民族歌舞团给元旦带来这样一份珍贵的礼物。一位观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良心品质”。

  据悉,舞剧《仓央嘉措》于1月5-7日在北京民族剧院进行了加演,门票仍然供不应求,全部售罄。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佟静
 

互动留言

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changhy@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219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