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有很强不确定性

中国网 | 时间: 2009-12-09  | 文章来源: 中国网

 
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张涛博士

 
 

在这份报告中大概有五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2009年和2010年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和走势作出我们的预测和判断。第二部分是对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形势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梳理。第三部分是我们强调一些问题,比如在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我们强调在未来一段时间扩张性政策的方向。第五部分,给出我们的政策建议和我们对于政府在未来政策出台的判断。

第一部分内容。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动的情况。2009年整体来看,增长保8%的目标完成是没有问题,大概对于2009年的预测是8.3%,对2010年的预测,也有相对比较乐观的态度,预测值是9.1%,这是总量GDP指标的预测结果。影响GDP动力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投资。2009年我们基本依靠投资拉动增长量,形势非常明朗,所以2009年我们预测的结果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32%的水平。2010年,我们的投资跟进工作会继续,但是投资的力度会有所减缓,但仍然保持着相对高位的水平,到23%左右的投资增长速度。

第二个指标是对于消费的预测。消费往往是经济繁荣的结果,而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2009年和2010年消费增长的情况,我们都觉得是保持平稳的态势。所以从消费实际增长率来看,2009年和2010年都是在16的水平上。

第三个指标是对于外贸的形势。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最重要表现在外需的大幅度波动,所以2009年我们的进出口都出现了极度的下滑态势,进口增长率在2009年的预测结果是负20%,出口增长率大概是负的19.5%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回暖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我们的外贸情况有所改善。除了这样的因素之外,还有我们对于2010年提出外贸进出口增长率恢复到较高相对水平判断的原因,也是因为2009年的基数比较低,所以2010年的外贸水平大概会增长到17%18%的水平上。

还有一点需要向大家汇报的预测结果就是我们对于价格走势的判断。2009年全年,价格还是处于负增长的阶段。所以2009年的CPI预测是负0.5%的水平。2010年随着经济一步步回升,包括在后面会谈到影响价格上升的因素,我们估计2010年的CPI的指数将会上升到2%的水平,比较温和的水平。这是对于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的结果。

下面的内容谈一下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主要有三个基本判断。第一,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我记得我们写这份报告时是在十月份,当时世界银行和其他媒体对于经济预测或者从全球经济复苏预测的信息还不是很多,但是第三季度数据出来以后,尤其是美国的增长率有了进一步的反弹,欧洲经济,包括日本经济都有向好的迹象,所以大家对于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越来越浓。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我们还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虽然增长率的指标,包括消费、外贸环境都有所改善,但是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失业率的指标仍处于非常困难的情况,而且是在美国经济、欧洲经济、日本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失业率仍然在逐渐攀高。而且我拿到最新的数据是10月份的数据,美国和欧洲经济,他们的失业率又进一步回升。所以失业率的提升,对于经济回暖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我们觉得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中也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

第二,我们对于国内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有什么样的判断。在这样一个经济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8%的增长好成绩,更多的是源于投资或者政府主导投资的行为。在这样一轮政策背景下,我们发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2009年,媒体和报纸上更多的出现“国进民退”这个词,在2010年,中国经济能不能一个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的民间经济是否能够跟上。所以我们的第二个判断就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有待进一步加强,原因就是看民间投资是不是有强劲的复苏。

第三,我们说在经济回升过程中避免出现所谓的大起大落。一方面要避免90年代出现过激的现象,当时我们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极度下滑的局面,在随后的几年中,我们的政策效益极度扩张,所以当时出现投资热、开发区热等现象,导致我们在一两年后经济的增长速度迅速上去,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上去了。所以在那次的经济复苏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所谓的过激的现象。



1   2   下一页  


关于中国访谈

  智慧的对话,思想的交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名人、国际友人做客中国访谈,解读政策法规,阐释新闻热点,讲述世界风云,倾诉人生故事。秉承权威、人文、开放、深入的原则,为网友展现不同人生的精彩历程。
中国网地址:
中国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
邮编:100089

访谈热线

如果您想做客中国访谈,嘉宾请联系:
电话: 010-88828267 010-88828056
传真: 010-88828105
如果您有意见和建议请联系我们:
E-mail:duomeiti@china.org.cn
网友可进入论坛直接参与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