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书记郭大成:深化教改要注重综合和联动

时间:3月6日
嘉宾: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
简介: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视频下载] [访谈实录] [返回视频]

视频点播

访谈实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接受中国网的专访

欢迎收看由盾安节能特约播出的中国网两会访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接受了中国网的专访。

中国网:郭书记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网的专访,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三中全会中教育改革的部分您最关注哪个点?

郭大成: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综合推进教育改革,我想深化和全面综合改革是我感兴趣的。因为前些年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但是我觉得可能到了现阶段之后是需要协同、互动、综合改革,这是三中全会精神,也是我们学校关注的重点。

拿我们学校来说,前些年我们学校制定了“6+1”发展战略,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体制机制、国际化和党建工作都有大的提高。但感觉那个时候各个方面之间联动和综合不够。

下一步改革我们本身的思考和三中全会精神是相一致的,特别是三中全会精神下来以后,我们特别坚定了推进学校的综合改革和深入发展。

中国网:咱们重点领域重点改革在哪几个方面?

郭大成:首先,还是要确定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任务,这一点是首要的。

这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大学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开始从人才培养,后来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现在又提出文化传承和创新,这四个方面的任务都是大学应该完成的。像北京理工大学这种研究型大学来讲,这些年在科研投入和技术研究上花得功夫比较大,占用教师的精力,教师在学术建设和科学研究上投入比较大。从另一方面来讲,可能由于这方面压力比较大,因此教师精力牵扯可能比较多,无形中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教学的研究相对来讲有不足的方面,尽管他不是主观上不育人,但从客观上精力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下一步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要下功夫的。

比如我们在改革方面,现在我们学校推出了本硕博连读也是改革的一个措施。另外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创新活动上协调,也包括我们现在管理和教学一体化方面都做了一些探索。所以,在学生培养方面,都做了很多。我们也提出了“干部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全校都要为人才培养服务”这样一种理念。我想这都是我们改革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和下一步推进的方面。

中国网:作为一校之长您怎么看待人才?什么是人才呢?

郭大成:这个问题一句话很难说清楚。我觉得作为学校来讲,它的任务主要是培养人。这个人说才,不仅是我们给他以知识,现在说得比较多的是知识、能力、素质。知识就是我们课堂开办的教学,能力是动手能力,真正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或指导实践、指导创新和创意,这是能力。素质可能更加重要,就是这个人首先要学会做人,在我们学校或者是我们教育界都讲,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做事孩子们的生活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这一方面来讲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成才了,这叫人才。

中国网: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能够给予哪些关注和努力呢?

郭大成:创新这些年说得比较多,也是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发力的。我国的教育,从中小学开始多年来都是应试教育,在系统学习方面有我们的优势,知识的深度、知识的系统性,也包括知识的广度都是可以的,这在国际上也是有影响的,特别是我们的中小学、中学教育国外在某一方面也很赞成。但由于这一方面过多加大力度,或者给他更多的一些压力,往往他未来去获得这种知识,也包括我们考试的指挥棒问题。因此他就没有精力去发挥他的特长,在形象思维或者是发散思维,能够把他自己的一些特长反映出来或者激发出来有弱项。

到了大学以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我们北京理工大学的课堂教学在改革,但更重要是在课外的创新活动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我们学校学生的各种社团活动,像我们有车模队、有航模队,还有软件方面的创新创业活动,包括我们和校友联合的创业中心。这些活动都是很红火和很受学生欢迎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把学生课堂学到的东西在实践中去指导活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大家也能迸发出那种活力,这种思考或者是创新的一些创意活动出现,这种课外和课内的互动本身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活动,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带来新思维。也可以自己创业,现在也越来越多了,这是我们的一些尝试。

中国网:我们培养人才其实是要输送给社会的,在就业方面我们学校做了哪些努力去促进就业呢?

郭大成:刚才我讲到了,在学校里面我们也有一些模拟就业活动,我们专门有一些专业,就是在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来探索,比如说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我们还有和一些企业联合的活动,请企业的一些专家、管理者或者一线的技术专家、技术员、工程师到学校来帮助学生,或者介绍企业的需求。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有很多老师非常投入的引导学生们组织一些创新和创业活动,我们学校近几年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一些孩子们在学校练的过程中也用在创业中,这方面的例子还是有的。

我们在中关村有两个学生,就是在学校里是航模队的队员,他们出去以后就在这方面进行创业,而且发展的很好。大概创业的第二年可能就有人给投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投资,现在搞起来了,就是在民用飞机方面也开始做起来了。

中国网:那在校企合作方面呢?

郭大成:校企合作就更多了。学校这两年有推学科型公司,有老师把他们的科研任务及产品转化成社会需要的一种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用公司的形式来运作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学生和老师一块做的,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会了怎样去创业,同时学生们跟着一块去创业,他也学到了如何创业的这样一个过程,也培养了他今后走上社会以后能够去创业或者是能够适应一些就业的环境,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中国网:好的,我们知道自主招生问题是可以为一个学校选拔特殊型的人才。前一阵,在自主招生问题上出现了很多猫腻,您认为怎样避免呢?

郭大成:首先对自主招生这件事情还是值得推荐,做一些实验的,特别在有条件的一些大学,师资队伍比较强、管理比较规范、育人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同时它也有条件在这方面给予提供方便,这是值得探索的。因为北京理工大学也参加了自主招生,我们是卓越联盟的其中之一。

首先,作为学校从上到下应该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国家授予我们这种实验,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学校成功与否的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先行者,首先我们要把握住这样一个机会认真对待。

第二,在具体安排上,在制度建设、规范招生的环节上,首先要明确一些办法,应该很充分,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很规范。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自主招生过程中,在选择专家方面,既选择校内专家也选择校外专家,这样校内校外结合起来,防止完全校内专家的参与,可能也会公平,另外也可能公正一些,这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

第三,集体决策。我们这种面试绝不是一个人,都是一个组,讨论提出建议,最后由学校来决策,这个环节要把握住。

中国网: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有关于高校内部去行政化的问题,您怎么看?

郭大成:这个题目也是好多年都在说的问题了,我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社会各个层面来讲行政化的问题,比如社会各种阶层的人,或者是教育外边的人讲教育行政化的问题这是一个概念。

另外,学校内部的去行政化问题,我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因为外边这些事情是国家整个体制的问题,不是学校能够左右的。如果学校逆这些东西去做,实际学校也很难处于比较好的一个发展境地,由于资源问题和各方面交往问题,肯定存在问题。

校内对学校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个人的一个体会,首先要明确和进一步理解大学是什么样的组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也是有一个认识和学习的过程。我们中国大学传统上可能受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或者长时间计划经济体制里运作,因此在内部设置上也往往照搬体制外的,比如说机关部门、比如有些企业方面的影响,因此,基础是不太足的,但随着发展来看,大家逐步认清了大学是一个育人的场所,是一个文化单位和学术单位,因此,它更多的应该考虑适应人才培养,适应学术发展建设。育人为本,学术本位,这句话这些年在大学里说得比较多了。

育人,作为教师也好,作为干部也好应该和学生们接触,讲教学相长,不是应该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教育人,或者是指导人,实际上教师和干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生也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很好的东西,这样也是有利于我们作为教师、干部在这个过程中放下他自己的身段,主动去为人才培养服务,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干部怎么能够去尊师重教,首先干部要尊师重教,就要尊重教师,为把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教师服务,这也非常重要。你既然能够看到学术单位教师是育人的最直接的施教者,他们本身应该是学校的主力军,干部应该主动为教师服务,教师才能够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拉近了教师和干部的关系,所以,我们学校里提出干部要为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全校都要为人才培养服务,我们提出三服务的理念。在这一点上,我想就能解决干部或者说是行政化的问题,这一点干部带头,主动为师生服务,这样才能育好人,才能把教学科研搞上去,我想这是非常之重要的,这是从理念上、作风上的。

再一个政策拿捏上,就应该向教师倾斜和学生倾斜,要关爱学生和关心老师,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学校现在在岗位津贴设置上,我们的行政干部,特别像我们学校的行政最高领导或者说我们的校长书记,我们的岗位津贴要低于我们的学术骨干,要低于院士,我们学校的副职他们的岗位津贴都低于我们中青年的学者,这是一个很大的导向,把这些有利于支持教师发展,从经济投入方面干部要低于学者,这就是很大的一个导向,这样很多人安心在学术岗位上去工作,我想这是从政策方面的。

比如在购房方面,我们北京理工大学前不久在良乡团购了1200多套房子,我们所有的校领导,包括我本人在内和全校教职工一块摇号去选房,你排到多少名就按多少名去,一样,没有按照等级去排队的,我想这就是在政策拿捏上很重要,你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或者说有利于激励积极性的方面向教师倾斜,我想这是能够化解原来按照等级享受有关方面的(资源),这是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关爱学生。我们对学生这方面的投入也在加大,我们每个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都要联系一个班级,我们经常和班里同学交流,对他们的反映我们及时处理。另外我们学校建立了导师制,也发挥高年级小导师的作用,从这些方面都有利于去行政化的问题。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管理科层次肯定要有的,因为它提高效率,只要我们在理念上、在作风上、意义政策拿捏中做到肯定会大大克服行政化的问题,这是我的理解和我们的做法。这些年来应该说北京理工大学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实际上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在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上都是加快的,实力也是增强的。

中国网: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感谢新浪、百度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责编:王瑞芳 佟静 记者:李虹霖 摄像:王一辰)

网友互动

0
用户名
密码

栏目组联系方式:

访谈热线: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权声明:

本栏目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中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网站或个人不得变更、发行、播送、转载、复制、重制、改动、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栏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或服务或在非中国网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单位、网站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网",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