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3-05 责任编辑: 苏向东
+|-

【担当与勇气】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

“想干事,就能想出很多办法;不想干事,就会找出很多理由。”这句来自普陀区红旗村基层干部的切身感悟,被市委书记韩正在多个场合反复引用。

踏上迈向卓越全球城市新征程的上海,既要面对种种没有先例可循的“前所未有”的大胆闯大胆试,同时制约上海迈向更高水平的短板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些短板大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绕不过去也无法避开,事关突破协调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和获得感,事关上海城市未来竞争力的提高,必须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从2015年下半年起,“补短板”逐渐成为上海各级领导干部提及的“高频词”,以浦东合庆镇“补短板”综合治理现场会为发令枪,全市“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展开,这场直击城市顽疾、民生痛点的“攻坚战”,补出了干部的精气神,更补上了群众的获得感。

不少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记忆犹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上海过去一年“补短板”的成效印象深刻,指出这是敢担当、敢负责、敢啃硬骨头的体现。

不懈怠、不松劲,持续用力补好短板,不仅在全市形成共识,更扎扎实实体现在行动中。去年,市委将补好短板列为重点调研课题,每个季度召开现场会抓推进抓落实,足迹踏遍闵行许浦村、普陀红旗村、黄浦老城厢、徐汇高压线下地块、松江九亭镇这些“硬骨头”地区。

讲出了开头这句“格言”的红旗村书记,就曾啃下了“五违四必”整治的硬骨头。

与他一样对“啃硬骨头”体会至深的,还有无数基层干部。在闵行区许浦村,曾经被领导的整治任务惊得“头皮发麻”的村支书钱国忠如今信心满满。区、镇领导深入一线,党员干部带头拆违,打开了原本难以解开的“胶着”状态,因拆违而减少收入的当地居民非但没有“阻扰”,反而为拆违带来的环境改善叫好点赞。

经过三个多月艰苦奋战,“庄稼地里种房子”、号称能抗“十级地震”的松江九亭“九闽山庄”38栋无证房屋于今年春节前全部拆除。早就没了一丁点拓展余地的九亭镇,自我加压向顽疾开刀,硬是“挤”出了一座“世纪公园”的空间。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松江九亭拆违和环境综合整治前后的面貌变化。

去年,全市拆除违法无证建筑超过5000万平方米。曾几何时,一级级干部都曾有各自的犹豫、担心,甚至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主动请缨、主动加压。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队伍,都已看得分明:只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拿出敢于担当的勇气、破解难题的智慧,历史遗留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再难的困难也能克服。

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以勇气和智慧加快补上补齐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短板——这种啃硬骨头的状态,也扩散到了全市的大街小巷。

这一年,全市中小河道治理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前期全面排摸、摸清家底,如今各级河长已经全部到位,目标明确:到今年年底,全市所有中小河道、断头河基本消除黑臭状态,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担纲上海“总河长”的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表示,河长制就是责任制,今年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就是检验各级河长责任落实和工作成效的一块试金石。要抓住这个契机,全力以赴打好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以实实在在的水环境治理成果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持续至今的上海交通大整治,通过从严执法“立法律的规矩,正尊法的风气”。

这一年,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在全市持续推进,四项指标体现整治成效:违法行为减少、交通事故减少,道路交通秩序改善,市民满意度提高。修订后将于3月25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为依法严管严治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年,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在深入调研中破题,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前不久闭幕的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

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这是向全市广大市民群众兑现承诺。

从2016到2017:习近平总书记重托下的上海“精气神”

杨浦区鞍山菜场“快检室”内,一位检测员正在对蔬菜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指标试纸检测,相关检测结果每天公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