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正文

两会上没有发生一起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意味着什么?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22-03-11 12:06:06 作者:张宝川 责任编辑:刘峻凌

两会完成所有议程,昨天今天相继胜利闭幕了。一周多时间里,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场里,在代表委员乘坐的大巴车上,在代表委员团组会议上,人们不难发现,代表委员们都是戴着口罩来共商国是、共议民生的。

这成了春天的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从2020年开始,这个“风景”已经靓丽了3年。

全国人大代表有3000多人,全国政协委员有2000多人,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来自乡村厂矿,街道社区,他们中有工人、农民、教师、医生、律师、企业家、快递小哥、党政干部,各色人等,再加上与之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执勤民警、中外新闻记者,总数应该更多。核酸检测、流调、隔离、消杀……多大的工作量?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组织好这样一场人数众多的盛会,难度绝对是世界级的。

而据了解,在两会上,没有发生一起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中国两会的组织就像一架精密运转的机器,平稳准确无误无损无恙地运行在这个国家的心脏。

外国网友评价说:“这是一个团结而有秩序的国家。”

外国记者的观察很仔细:“他们和往年一样,在大会堂听报告,无须隔开就座。主席台上的座位安排也与往年没有太大区别,座位间距没有明显拉大。”

其实与正常年景相比,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新闻发布会、委员通道、代表通道、部长通道、部分大会发言都是采取视频“见面”形式,聚集场合大部分人员都要佩戴口罩,会期有所缩短,与会人员要实行“隔离”,进门前要测量体温,等等。

会场里是这样,会场外的社会也是严密防控下的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的背后则是因为“统筹”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统筹”却是最难的。难在尺度的拿捏。疫情控制不住,造成大面积感染,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是执政党的初心所不能允许的;经济发展社会活动受到影响,进而波及生产生活就业,乃至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中断,对于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都是不得了的事情。两会期间,有外国记者质疑中国的动态清零防控措施。他们把眼睛盯在“清零”上,却没有注意到我们是“动态清零”,是在常态化防控阶段最大限度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既能有效控制疫情发生与扩散,最大限度减少感染、发病和死亡,又能最大限度缩小疫情影响范围。

正是由于坚持了“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2020年,我国在有效控制疫情扩散的前提下,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2021年又实现了8.1%的较高速增长。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令所有这些措施能够得以实行的是——统一意志下的高度自律。很多外国人羡慕但却无法做到,他们为戴口罩是不是对自由的损害而争执不休,但却没人去征求一下肺的意见。因此,号称最先进、最讲究人权的国家却造成近八千万的感染病例、近百万的死亡病例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是,人民也相信共产党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这一点,他们从十几个医护人员为了抢救一个87岁的老人而奋战几十天的行为上又一次读懂了;人民也相信有着70多年执政经验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保护好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这一点,他们从疫情肆虐下自己跟着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都不能少”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上又一次信服了。

这是一切具体举措的前提。

在中国,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们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个民主的最大特点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在中国,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我们建立起一整套根植中华大地的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连续三年“戴口罩”的两会得以顺利召开,就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而这种能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进商场时,人们自觉地戴着口罩、扫码进门;在学校,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坚持上课下课洗手;小区发生疫情,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会打来电话,通知你去做核酸检测;手机里,不时出现各级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来的权威疫情信息……

这是一张罩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治理之网、平安之网、健康之网。

在这张“大网”下,我们戴着口罩井然有序地工作、学习、生活着。“在这个出门戴口罩的时代,脸长得好不好看不重要,有双好看的大眼睛就够了!”网上流行的这句中国式的调侃体现出这个国家人民的坚韧、自律、豁达与乐观。

“戴口罩”成了疫情之下中国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道风景,独好。


两会要闻更多>>

图片新闻更多>>

直播更多>>

全媒看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