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林郑月娥
照顾孩子亲力亲为为儿子甘愿放弃行政职务
除公职身份外,妻子与母亲的角色也在林郑月娥的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
林郑月娥与丈夫林兆波相识的过程颇具戏剧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林郑月娥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一次骑自行车时发生了事故,被送进了医院,还被当地报纸报道。
当时的林兆波正是在剑桥读数学的博士生,看到报道后叫了其他几位香港同学一同去探望,两人由此相识,林兆波成为了林郑月娥的初恋和一生的伴侣。1984年,两人在香港结婚。
由于林郑月娥的工作性质,林兆波放弃国外大学任教的机会,回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夫妻俩有两个儿子,老大林节思、老二林约希。两个儿子都毕业于知名学府剑桥大学。
记者:您长时间为香港做了很多事,但是为自己的家,您觉得做得足够多吗?
林郑月娥:也不太差,尤其是我两个孩子小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请一个工人,我是亲自照顾他们的。
煮饭什么事都是我亲自做。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孩子要感觉到妈妈是照顾他们的。尤其他们年纪小的时候,他要见到妈妈,他要知道妈妈是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我现在很欣慰,我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大了,分别23岁、26岁,但是他跟我是很亲近的。尤其是大儿子,差不多每天要跟妈妈说话他才比较舒服。
△林郑月娥一家四口
记者:有一段时间,您曾经宁愿在行政位阶上退一步,也要去英国照顾自己的孩子,为什么?
林郑月娥:因为他当时13岁,从小学升到中学,一方面可能有一些适应的问题,另外由于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比较高调的官员,处理一些很有争议性的事,每天在报纸看到我的新闻而且不是好的新闻,孩子受了一些打击。
“妻子”林郑月娥
丈夫写情书支持妻子竞选特首
在今年林郑月娥竞选行政长官期间的情人节,丈夫林兆波给林郑月娥的一封支持信被网友们大量转发,并引起热议,这让香港市民对林郑月娥的形象多了一分感性和温柔的认识。
林郑月娥:我的丈夫在我选举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支持。要是他不同意,我是不可能参选的。
记者:他说不同意,您就不选了?
林郑月娥:肯定。一定要丈夫同意才选。2月14日情人节,他写了这个信就放在我选举的网页。信的最后谈到我希望太太当选能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很多人批评我们说,这个信不是你的丈夫写的,太政治正确了,你是一个情信,为什么要写一国两制?
这个信每一个字都是我先生写的,为什么他在结语的时候要写到一国两制?如果不能让香港的绝对优势“一国两制”继续地在香港得到充分体现,他是不愿意让我当特首的。
因为我们两个人,没有什么个人的要求,我也不太喜欢住进礼宾府。但是先生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要太太担任这个位置,他还是愿意的。
在林郑月娥职业生涯中,有一件事不得不提起,2014年爆发的“占中”,令香港陷入不安与彷徨。当时以林郑为首的5名特区官员与“占中”代表进行了一次全程公开的对话。由于对方仍然提出违法诉求,对话并未取得进展。
林郑月娥在当时表现出维护“一国两制”原则和《基本法》权威的坚定,她说道:“世界各地的民主制度,都建立在宪制基础之上。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民主选举制度,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来规定。”
今年3月26日,林郑月娥当选特区政府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后,在发表胜选感言并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再次表示,将竭尽所能维护“一国两制”,坚守香港的核心价值,当选后的首要工作是团结香港社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