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镇街景,镇上有十余家辅导班,成绩好的学生,从小开始报各种辅导班。
学校
重点班和“牛屎班”
在白马镇,孩子们在“上学问题”上分为两个极端。
成绩好一些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参加课外辅导班,争取进入镇上唯一一所中学——白马初中的“重点班”。在白马镇上,各种小学、初中的课外辅导班有十几家,多是本地教师私下开办的。该镇一名副镇长说,当地很重视教育,有北流市保存最完好的一家清代书院,历史上便崇文重教。
从白马初中毕业数年的女生小雅告诉新京报记者,白马初中有四个重点班,每年大约有300人左右。到了初中三年级,学校再优中选优,把全校150名左右成绩拔尖的学生重新编入两个“重点班中的重点”。这闯出来的150名学生,最终将争夺全镇每年1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中,能够考取北流市重点高中的那40-60个名额。
小雅说,她在白马镇上从小学读到初中,年级升得越来越高,老同学却越来越少,初三毕业之后继续读高中的,整个村里只有三五个人。
苏新荣则说,仅在东塘村,初中以下辍学的孩子,就有至少七八名。
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只能和他们的父辈一样外出打工,或在本地做些小生意。有的学生早早便“看不到考取重点高中的希望”,在中途就退学了。一名家长说,白马初中的重点班之外,剩下的班级被称作“牛屎班”,学校、老师和家长对“牛屎班”的学生都不抱期待;初一开学时,每个“牛屎班”的学生有100多人,到了初三,一个班要流失三分之一左右,“学着学着,都放弃了。”
白马镇政府的一名副镇长否认镇里存在不少辍学少年,“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不收费,辍学了会劝返。”
横在这些过早辍学的孩子面前几乎只有一条路:在家闲着,等年纪大一些后,或者去广东,或者去广西的大城市,正式开启打工生涯。事发前一两年,小锋、小家他们也断断续续出去打过“黑工”,余下的日子,他们则是白马镇居民眼中的“社会青年”,混迹于网吧等娱乐场所。
白马镇政府的一名副镇长说,白马镇是一个大镇,有5万多人口,镇上经济发展挺不错,有十来家厂子,针织、皮件、表带、工艺制品应有尽有,“是粤港客商投资的热土”。
不过,当地不少居民表示,镇上厂子给的工钱太低,大部分岗位一个月只有1000来块,除了周边更穷的乡镇会有人来白马镇打工,本镇基本只有一些不方便出远门的妇女会进本地的厂打工,绝大多数青壮年都会去到广东等地的工厂,“那边的工资起码都在两三千块。”
小家的大伯认为,镇上经济发展确实不错,但“只是多了一些网吧、游戏厅,对镇上的孩子们没有任何好处。”镇上白马商务宾馆的老板说,白马镇上有两家大型的KTV,小型的KTV有六七家,有十余家网吧、游戏厅,“很多孩子逃学去网吧玩。”
7月中旬,白马镇东塘村,两名刚刚填报完中考志愿的少年在村委会前的篮球场上打球。
“没戏,考不上高中的,准备明年去广东打工。我爸非逼我拿到初中文凭。”其中一名少年小武说。被问及刚刚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的小锋,小武说,“我知道他,他应该像我一样多读几年,就不会学得那么坏了。”
(以上未成年人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