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为市民正在观看学生绘制公益广告。中新社记者 韩冰摄

80后、90后成为网络募捐主流群体—

指尖公益如何让爱心“落地”?

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慈善法》施行一年来,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超过10亿人次,捐赠金额超过20亿元,捐赠主体由80后、90后构成,捐赠额度多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呈现大众化、年轻化、小额化趋势。平均两元钱的一次捐赠,看似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汇聚起中国年轻人的捐赠热情,更形成了强大的慈善力量。

日前,本报“微观点”栏目收到读者秦鹏程的来信,他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平阴县玫瑰镇老张庄的张传虎,因车祸造成严重“腹部外伤,胰腺挫裂伤,弥温性腹膜炎”,生命垂危,沉重的家庭负担无法支撑治疗费用。后来通过亲朋好友、爱心单位的捐助,更得益于“轻松筹”平台为其网络筹款4万余元,解决了治疗费用。目前张传虎已出院。

当看似遥远的“慈善”通过“指尖”便能完成爱心传递,我们感叹于它的强大,也忧心于这份强大所带来的乱象。

本期主持:曹雅欣

点评嘉宾:评论员:梅子缙戴先任敬一山王硕

知乎用户:爆料汇网友@风与凡互联网法律观察 未央网

■委托人:孔女士

■方 式:读者来信

■话题:最近有一则消息在我的微信群里疯传,一位自称是甘肃省玛曲县采日玛麦科村小学的格桑加老师,说他们那里很穷,学校孩子们很需要衣服过冬,希望爱心人士能捐献衣物。我看信息中有情况说明,有联系电话,也有邮寄地址,便不假思索地发到了朋友圈。但是后来朋友提醒我,那个电话号码是广西的,已经是空号。这类假消息每年都有,有的还是直接捐钱,有时很难辨别真假。网络募捐怎样才能走在正轨上?网络募捐

化身“指尖公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指尖慈善”蔚然成风,“轻松筹”“水滴筹”等网络募捐平台风生水起。80后、90后作为年轻群体,更能接受新鲜事物,他们对于网络募捐这一新型募捐方式也更易接受,各类监管的上线,似乎让公益变得更加简单、透明,至少慈善已经不再遥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