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风与凡

有些慈善机构在善款“落地”的透明性上,仍有需要改善的空间。比如,前一段时间刷屏的“一元购画”项目,很多自闭症“儿童”的画作激起了无数网络用户的爱心,不到一天时间该项目就筹集善款1500万元。回顾整个过程,该项目对善款究竟如何分配,其实没有很精准的说明。很多捐款的网友以为自己是在捐钱给具体的画作者,但实际上是给了一个公益机构,这个机构究竟把钱用在什么地方,网友并不能精准跟踪到。严格监管

才能让爱心“落地”

今年9月4日,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正式上线运行,便于社会公众查询了解和监督。随着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的逐渐展开,慈善组织数量在快速增长。截至今年10月10日,民政部认定和登记的慈善组织2429个,发给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的606个,捐赠金额也在持续增长。网络募捐给公众捐赠提供了便捷渠道,怎么来保证这些求助信息的真实性,防止骗捐行为发生呢?

●评论员 敬一山

“互联网+慈善”的一个风险就在于,大家只看到网上真假难辨的信息,如果没有权威的慈善组织介入,有时候个人的善心会被利用。网上靠“假慈善”骗取大家善款的个人和机构都不少见,他们比较善于打法律的擦边球。但就法律而言,确实又不能彻底堵上个人求助的大门,而必须要给原始的慈善方式一个出口。在慈善法出台一周年,法律已经起到很强的规范作用的状况下,也许仍有必要在社会普及慈善法的局限性,让更多人意识到,法律并非万能,有些慈善形式需要个人多加辨别,免得自己的善心善款被别有用心的人糟蹋。

●互联网法律观察

面对诈捐,平台应当及时报警并配合处理。当然,越来越多的诈捐出现,也说明平台在处理信息时并没有实时配套跟进,既然你收了人家的服务费,那也就得好好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不要老感觉委屈,多想点法子出来吧,比如说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公证处用来确认当事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司法鉴定用来明确求助金额的合理性,以及类似的熟人背书机制、资金使用说明等。

●评论员 王硕

8月1日,民政部官网公布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虽然我们相信在慈善法的约束下,合法的慈善机构会用好善款,但如果事先只考虑激发捐赠而不作清晰准确的说明,那还是有“骗捐”嫌疑。慈善需要适当的营销,爱心需要适当的挖掘,互联网在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度的把握,必须把善款“落地”的透明做得更好,否则“互联网+慈善”做得越大,可能埋下的信任危机就越大。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