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阿拉伯之春”后一场中外学者“世纪之辨”轰动一时,六年后局势发展胜负初显!

 张维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维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弗朗西斯·福山,日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代表作《历史的终结》。

弗朗西斯·福山,日裔美国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代表作《历史的终结》。

2011年6月,也就是六年前的此时,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先生应《文汇报》和上海春秋研究院的邀请,与张维为进行了一场很有意义的辩论。

这个辩论网上有视频,中英文的文字记录在2011年当年就发表了。应该说,已经成了中、西方学者就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进行正面话语交锋的一个经典,产生了相当的国际影响。

这场辩论涉及了一系列最尖锐的政治问题,如民主、法治以及小布什问题等。张维为认为,辩论的影响还会持续,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还会长期地影响这个世界。

福山先生是西方著名的自由派学者,其著作《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让他一举成名。

他的基本观点是: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代表了人类历史的最高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终结了。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崩溃,似乎印证了他的观点。

据张维为回忆,辩论主办方本来请福山来谈“国际秩序中新兴国家的作用”。但那天他抵达上海时,对大家说“我今天想谈谈中国模式”,这让大家感到有点惊讶。因为福山对中国模式有多少研究,大家并不熟悉。

(图:张维为在观天下讲坛中,回忆了6年前那场“世纪之辩”。)

  (图:张维为在观天下讲坛中,回忆了6年前那场“世纪之辩”。)

这些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西方话语的渗透无孔不入,特别是政治学、经济学、新闻学、法学等。在与福山先生辩论前,张维为也看了一些中国学者与福山的对话,在他看来:“恕我直言,那不是对话,而是‘汇报工作’。”

张维为认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部分学者,关心的是中国哪一天才能达到美国民主和法治水平。这种甘当西方学术打工者和搬运工的弱者心态,使许多西方学者来到中国如入“无人之境”,就像美军入侵伊拉克那样,所向披靡,在任何问题上都被看作是专家,观点被广泛转载和引用。

据张维为回忆,当时,他对在场的《文汇报》负责人轻轻地说了一句,给他(指福山)一点中国震撼吧。当然,辩论当天双方都保持了礼貌和克制,但张维为和福山双方,观点分歧很大,辩论很激烈。

当时,他们在五个大问题上做了某种预测,现在六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可以做个“中期评估”了,看看究竟谁的预测更靠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一个预测,是关于阿拉伯之春与中国的。

阿拉伯之春是2010年12月爆发的,然后整个2011年全年,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等,席卷了整个中东北非,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当时福山从他的理论推导,认为中国也可能经历阿拉伯之春,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张维为认为不可能,并以埃及为例,做了一些判断预测。

(图:阿拉伯之春中的孩子。)

  (图:阿拉伯之春中的孩子。)

张维为在当时的辩论中表示——

至于中东最近出现的动乱体现人们好像要自由,而他觉得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个地方的经济出现了大问题,他去过开罗,去过4次。

20年前跟上海的距离大概是5年,现在比上海落后40年,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就业,不造反行吗?而且他自己对中东的了解使他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千万不要太高兴,这会给美国的利益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现在叫中东的春天,在他看来不久就要变成中东的冬天。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样的结局最终会看到的。

后来有人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明确预测“阿拉伯之春”将变成“阿拉伯之冬”的学者。任何一个学术机构,想成为国家高端智库的标准是什么,有一条重要的要求就是要能提出前瞻性的、一锤定音的建言,“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就属这种。

为什么当年张维为的预测,比福山更准一些?因为他相信中国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相信实事求是,就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论。那就是政治研究一定要有实地考察,要接地气,了解一个地方的政治文化。

今天,欧洲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上百万中东难民。一些前来交流的中国智库说,如果当初能够听取中国学者对“阿拉伯之春”的判断,也许就可以避免这场危机。欧洲完全可以反思一下,究竟自己犯了什么错误,这个危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图: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

  (图:欧洲难民危机愈演愈烈。)

去年12月,中国智库和德国学者进行过一场人权对话,他们说中国应该帮助欧洲解决中东难民问题,中国学者说,可以的,但有一个条件,欧洲必须首先承认错误,承认自己干预别国内政,支持阿拉伯之春是错的,否则你们还会犯同样的错误,那结果可能不是一个叙利亚,还会有三、五个叙利亚。这就是中国的话语,非常坦然地跟他们谈这些问题。

第二个预测是关于美国的政治制度。

福山2011年到中国来,态度比较谦虚,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带来了很残酷的负面影响,他也知道美国民主制度出现了很多问题,但他坚持,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制度,可以纠正自己的问题。

而张维为则在2011年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前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美国的政治改革比中国更为迫切。如果美国不进行实质性的政治改革,今后选出的总统可能还不如小布什。

不久前,张维为回忆,他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峰会,碰到一位美国智库的学者,他说,你看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通电话,把电话机扔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不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握手。他还要退出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巴黎气候协议,这会激怒全世界。

其结果是,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包括许多美国的盟友,都在向中国靠拢。

 (图:在特朗普说德国人“很坏很坏”的同时,中国晋升为德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图:在特朗普说德国人“很坏很坏”的同时,中国晋升为德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第三个预测是关于民粹主义的。

在那场“世纪之辩”里,张维为曾明确表示,看衰西方民主制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难以解决“低智商民粹主义”问题,美国的制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福山当时回应:“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林肯有一名言‘你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对于一个非常成熟的民主制度,他们有自由的言论权、评论权。从长期角度来说,人们最终还是会做出正确的抉择”。

对此,张维为的回应是:“您很乐观,认为美国会吸取经验教训,不被民粹主义左右。但我自己觉得随着新社交媒体的出现,民粹主义会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大趋势。一个国家也好,一个社会也好,垮起来是很快的事情,不是简单的一个体制问题”。

从2016年的英国脱欧的公民投票和美国特朗普当选总统这些“黑天鹅现象”来看,西方民粹主义思潮确实愈演愈烈,金钱的卷入,新媒体的卷入,最终西方这种“低智商民粹主义”可能会毁掉西方的未来。

至于林肯的表述在哲学层面是对的,语言也是诗一般的,但现实很骨感,政治有时间维度,也有空间维度和成本维度的,这好像说你今天丢了手机,别人宽慰你:没关系,你的手机一定还在地球上。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