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要将改革落到实处
热词解读
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
#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
    习近平说:“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中国梦。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这一目标。”
更多>>两会观察
完善中的中国
完善中的中国,迎来承上启下新时代
滴水“微”力,穿透改革磐石
滴水“微”力,穿透改革磐石
春晚三十载,学会先破后立
春晚三十载,学会先破后立
安监上路才能平安回家
安“监”上路,才能平安回家
政策制定就是“事无巨细”地全面覆盖
    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一点不错。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从去年发生的众多公共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在监管环节出现极大漏洞之外,更让人们惊讶的是,当一些突发事件追溯到顶层设计,甚至找不到可以作为依据的法律法规。因为缺少相应的制度,“浙江温岭虐童案”的女教师才会找不到适用的惩处条款;兰考袁厉害收养的孤儿才会因为没有在福利院得到照顾而葬身火海;拥有多重身份的龚爱爱们才会成为房价居高不下的巨大推手……
    在政策制定之初,政府作为社会的“大管家”,必须做到事无巨细,将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各个群体都要考虑进去。如果在政策制定环节已经漏洞百出,那么舆论再自由,监管再严格,也是先天不足,后天无力。[详细]
只有“权力制衡”才能形成有效监督
    中国的行政机关受到各方监督,有监察监督、纪委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等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监督体系,甚至可以说,中国的监督制度其实是世界上最多的。但为什么这样严密的监督制度,仍然不能有效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呢?其原因就在于权力的监督不等于权力的制衡,权力制衡的作用也是权力监督无法替代的。
    在中国,“绝对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虽然已深入人心,但人们对权力监督与权力制衡关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权力制衡是一个最基础最原始,同时也是实行了上百年的政治理念。《民主的细节》里曾说,美国的民主制度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自身强大的纠错能力,它的各种权利制约的途径让其不断变革符合公民利益最大化。都说中国的反腐败任重道远,其实,如果真正将权力制衡原则运用起来,任何人和机构都不可能有大到通天的权力,这就可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腐败。绝对的权力被瓜分削弱,真正的社会机器才能有效运转。[详细]
“公开透明”才能把权力推到阳光之下
    有一种基本的政治理念是,人从根本上是靠不住的,充其量只能靠得住一时,靠不住一世。因此,我们才建立了那么多的制度,设立了那么多的监督机构。但是监督同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工作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大部分又是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因为政府在信息上形成垄断,监管自然很难到位。
    致力于信息公开透明的大势早已不可阻挡。但是信息的公开透明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既有权力本身的神秘化、模糊性诉求,也有缘于既得利益而形成的相对固化的边界意识。不过,随着政府的管理理念不断进步,公众权利意识不断高涨,民间社会与政府机构的博弈与互动,信息的公开透明正在一步一步实现。
    没有公开透明,没有人民充分的真正的知情权,预防遏制腐败中的“教育、制度、监督”以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等,都将成为纸上谈兵,和空文一条。[详细]
善用“舆论力量”还原社会监督本来面貌
    在当下中国,依托于口口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中坚力量。人们在微博、BBS、QQ、博客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微博用户数量超过4亿,而推特用户数量只有微博的一半。虽然在敏感话题上仍存在一些限制,但中国人已经改变了公共话题讨论的规则和范围,中国网民的声音正被人听到。同时,这种“被听到”反作用于中国网民的意识,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开始不再冷漠,开始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话语参与社会事务,由此,形成强大的舆论场。
    舆论,即众人的议论。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公众对一个个独立事件的聚焦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从而倒逼着社会净化,政府改良,企业负责,个人自制。[专题]
与民意“循环交汇”中实现改良
    社会之所以要转型,正是由于很多体制、机制、制度、理念与现实不匹配不适应,而那些不匹配不适应就是社会病灶之所在。现代的政府管理理念已经摒弃了“鸵鸟心态”,政府对待民众的重视也成为“改良”的直接动因。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现有的政治体系都不是完美的,政府该做的并不是守卫公权力的完美形象,而是在不断暴露的社会问题面前发现不足,并予以补充完整,让现有政治体系不断完善。正确的政府定位有助于当权者正视民意。当民众的意见一次次在舆论监督中体现,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一次次修补漏洞,民意和政策不断循环交汇,从而推动了社会的改良,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详细]
结束语
    改革,不仅要进行到底,还要落到实处,只有扎扎实实地把顶层设计、权力制衡和舆论监督有效地运用起来,政治才能够不断完善,健康运行。政治的完善有一个不断循环的周期,在循环中前进,2013年的两会或许是个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