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重塑大学生社会化深刻影响大学生

发布时间: 2017-01-18 14:46:07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刘欣  |  责任编辑: 蒋新宇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手持平板等移动互联终端,以及WiFi、3G、4G等新兴网络技术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掌上互联”时代。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亦借此快速兴起和普及,并逐渐引致生活较大范围的变化。作为新兴事物和新兴潮流的最先知觉者、接纳者和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更易受媒介环境变化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深刻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

移动互联网是“智能手机+新型移动通信技术+网络社交软件”三者结合的产物。其中,智能手机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载体,新型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网络保障,而网络社交软件则营造了空间环境。从手机网民的规模、增速和占比情况来看,以智能手机为主要终端载体的移动互联网正在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见图)。

梅罗维茨曾说:“当一种新因素被导入一种旧环境时,我们所得到的并非旧环境加新因素,而是一种新的环境。当然,新的程度取决于新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旧系统。”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塑造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化情境。新兴事物的出现,往往易被那些对新奇事物最为敏感、最有兴趣和最有接受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所感知和接纳。从网民职业结构来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结果,截至2016年6月,从数量上看,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5.1%;从网民年龄结构上看,中国网民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0.4%。大学生群体显然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应用群体。

社会化这一概念,最早由齐美尔提出并用于形容群体形成问题。库利和米德把人的社会化看成是形成和发展有个性的社会人的过程。费孝通则认为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 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其根本意义是大学生在这一阶段完成其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网络社交平台与智能手机的完美结合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一方面,人们实现了随时、随地、随身且低成本社交与获取信息的愿望;另一方面,将开放与私密、分享与独享、利己与利他有效地结合了起来。此外,移动互联网整合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方面服务功能,真正实现了“一个平台、综合服务”的目标。移动互联网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社交媒介,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活媒介。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体,大学生不仅最早开始接纳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更是将其融入了学习、娱乐、社交、出行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一定程度上,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塑造着大学生的社会化模式,并且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当下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

首先,多元文化挑战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在一些研究者看来,移动互联网中的网络社交软件正在建构起一种类似于哈贝马斯所宣称的“公共领域”,它是介于社会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相对自由的交往空间。在这一空间中,各种各样的观点、视角、价值主张都能够获得同台竞技的机会。一方面,宏观层面,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多元化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分化。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与判断,逐渐出现了显著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声音,不同群体、不同立场、不同价值、不同角度的声音使得真相与假象、事实与虚无、善良与邪恶、美德与丑恶之间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人们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在这样一个日益多元、开放的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从“有无选择”变为“如何选择”。正如齐美尔所言,人们已经“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可知的世界里,人们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已不能完全厘清和接受所有信息,已经很难对真正的精神价值作出判断”。在此意义上,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之间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合理的抉择,考验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

其次,阅读信息的片面化影响大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在移动互联网业已普及的今天,其推送的信息浩瀚如海,人们能够很容易获取到各种类型、各种内容、各种观点的信息资源。由于这种信息获取是随时、随地、随手而来的,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经费成本,因而相比传统信息媒体,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选择和分辨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但同时,人们实际上缺乏自身主动的信息选择机会,人们真正阅读的都是那些被他人所推送的、碎片化的、较为短小的信息知识,而真正有深度的、系统的信息知识却少之又少。大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通过阅读锻造思维和认知的意义尤为重大。阅读信息的片面化和快餐化无疑挑战着大学生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认知能力。

提升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普及,在无形之中建构出一个集交友、学习、娱乐、出行、消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化环境。一定程度上讲,移动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网络工具,更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和生活平台。强调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社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否定它对大学生群体学习、生活与成长发育的积极意义,而是在承认其价值的基础上,客观看待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塑造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社会化移动互联网环境,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完善。

首先,在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个体化社会中的特征加强大学生个体化研究。过去我们强调人的社会化,往往忽视了另一方面即人的个体化。乌尔里希·贝克认为,个体化是“一种新的社会化模式的开端,一种个体与社会间的关系的‘变形’或‘范畴转型’”。齐格蒙特·鲍曼认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正走向解体化、个体化,个体化是人们身份从承受者到责任者的转型。个体化不仅涵盖了个体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而且意味着社会人向不断更新的现代人的持续迈进。个体化并不等同于人的“解放”和“独立自主”。鲍曼称电子网络是后现代治理活动的场所,人们对其进行加工的同时,自己也被网络加工。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生活社交中出现了民间信息泛滥、价值观念杂陈、意识形态多元的现象,人们的信息获取呈现碎片化、快餐化,人际交往日益符号化、虚拟化、私密化。这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无疑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化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个体化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将大有裨益。

其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健康社会化,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辩证分析意识、理性认知能力和反思批判精神,这就有赖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行动。具体来讲,一是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移动互联网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保障其有法可依、在法制的轨道下健康运行。二是加强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社交平台,还是在各类传统网站、论坛、贴吧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不当言论,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而言,无疑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故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行为、提升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理性认知能力,无疑对大学生健康社会化具有非凡的意义。三是培养反思批判精神是提升大学生辨识网络社会思潮能力的需要。米兰·昆德拉曾说过:“这些洪水般的思潮输入电脑, 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体, 恐怕会凝聚成一股粉碎独立思想和个人创见的势力。现代化的愚蠢并不是无知, 而是对各种思潮的生吞活剥。”若要具备这种识别能力, 学校、家庭就要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运用反思批判精神去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使他们能识别良莠, 分清是非, 抵制诱惑, 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