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的“热”与“冷” 两个维度理性认识

发布时间: 2017-03-28 10:25:23  |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 周维东  |  责任编辑: 蒋新宇

说今天“民国学术”话题很热,一定没有多少人反驳。在各种大众传媒上,盛传着民国“学术大师”的传奇经历、趣闻轶事,用当下流行的词语,他们算得上这个时代的“网红”。对民国“大师”耳熟能详之后,新的话题又衍生出来,譬如:为什么当下中国没有大师?中国当代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这些讨论有很多看法乍听来还理直气壮、言之凿凿。我不清楚“学术大师”的定位以何为标准,也不确定民国学术(教育)水平高于当下的依据何在,但只需问一个具体的问题:民国学术大师具体做了什么研究,突出的贡献何在?估计有一半的读者哑然。在他们的心目中,民国学人是传奇人物,他们的地位和成就已无需证明(或者已经被证明),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里。

无须说一般的文史爱好者,即使是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学者,因为学术分工的缘故,能够对民国学人学术贡献了如指掌者并不多见。举两个例子。闻一多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民主人士、诗人和学者,曾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在其一生中学者是重要身份。但学界对于闻一多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曾有博士生选择此论题作为博士论文,有数位老专家对该选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选题具有开拓性。在民国学人中,闻一多不算“大咖”,也算知名人士,但他的学术思想究竟如何竟然在新世纪里才开始系统研究,可见学界对民国学术认知的一般状况。

社会科学成果很难同自然科学那样进行量化评估,但也反映出民国学术研究的具体问题。首先是起步较晚。从学术史角度对民国学术进行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次是缺少必要的时间距离。今天各个学科研究的基本范式,大抵奠基于民国,在同一范式下审视前人成果,很难摆脱仰视的态度。最后是知识局限。当下学科分工日渐细密,一级学科越来越窄,下面还分出琳琅满目的二级学科。在此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者,知识的广博程度难免受限,因而要对涉猎广泛的民国学人的学术思想进行整体把握时,多数学者都存在知识缺陷。

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今天学界对民国学术很难有一个理性的、共识性的判断。无论认为民国学术被“高估”还是被“低估”,都只是个人的感性判断。就对民国学术研究的成果而言,目前只有在“方法论”梳理的环节较有说服力,对民国学术整体成就的定位以及民国学人学术思想的挖掘都是研究短板。正因为如此,今天出现的所谓“民国学术热”,只能说是“虚热”,真正从学术史的角度进行民国学术研究的人并不多。民国学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是个不折不扣的“冷门”。

与其说今天出现“民国学术热”,不如说是“民国文化热”。它主要是大众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学术现象。在“民国文化热”中,很多对民国学术的描述无法保证全面和严谨,有的甚至是一种迷信。譬如一提到民国学人,都不假思索冠以“大师”,其实是人文社科领域“厚古薄今”的体现,学界流传的一句玩笑话“学问好不如活得长”,正是这种风气的写照。在当下,要打破这种迷信思想,正确的做法是增强对民国学术研究的力度,提升研究水平,把民国学术的真实面相揭示出来。只有大众对民国学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各种不实的看法才会烟消云散。

民国学术是中国学术走向现代的开端。在当时的中国被裹挟进“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学人获得一次重新认知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机会,为学术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民国学术最重要的贡献,便是率先开启中国人重识自己国家和文化的探索。因此,理性认识民国学术,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维度。一是民国学术的知识价值。这是当下民国学术研究最普遍关注的维度,即从不同学科出发,考察民国学术在不同领域取得的知识成就。这个维度注重知识的传承性,但往往会贬低民国学术的总体成就。今天对民国学术常常有“全盘西化”、“中西融合”的看法,忽略民国学术的首创性,正是“唯知识是图”的偏见。这就要说到认识民国学术的第二个维度:思想价值。民国学术中的精华部分从来都不是知识演练,其背后有中国传统经世致用的思想,因此,无论是向外“拿来”西方文明,还是向内整理国故,都立足在中国命运的立场上,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今天对民国学术的很多不实看法,往往因为忽略了民国学术的思想价值,如仅仅从知识角度认识民国学术,大众便只会看到名士风流,难以体会学术背后的责任担当。在寻求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民国学术可以提供很多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教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