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治国理政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布时间: 2017-09-22 11:14:37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鲁言  |  责任编辑: 申罡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的最新成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当前,深刻理解习总书记治国理政中贯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重大理论问题:怎样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涵盖的三个方面,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毛泽东)”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求对人民负责,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习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党不懈努力的最大动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要求我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谋划发展的基本原则,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2.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既是发展的承接者、受益者,更是发展的践行者、实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除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对人民负责之外,还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中汲取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目的的具体表征,就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发展成果和建设成就要由全体人民共享,而不是少数人受益。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发展,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的,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因此,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重大历史担当:为什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发展。

1.共产党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代表人民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了旗帜上、铭刻在使命中。从早期毛泽东同志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的一再论述,到邓小平同志强调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准绳,从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到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不昭示着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初心与决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在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宗旨意识的贯彻与践行。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一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情怀。

2.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实践表明,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最根本方略就是党始终扎根于人民之中,走出一条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战略道路,亿万中国人民为我们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源泉。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源于人民,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智慧,才成为了一条根植于中国人民利益、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道路,成为了一条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源于人民,我们才有更加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不转向,我们不仅要正确认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力量源泉,而且更要维系好、保护好、回馈好这一力量源泉。这正如习总书记所深刻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它凝结着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新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新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华民族5000多年孜孜以求的历史航标。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生长的沃土。“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基于此,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秉持什么样的价值旨归,也自然“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对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言,同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而是有着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民本思想基础之上的。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中心这一发展理念与影响中国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民本思想高度契合,中华文化积淀的这一最深沉的历史航标和精神追求,成为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丰厚的滋养。从《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论述,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孔子的富民、利民、教民,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再到此后历朝历代不绝于耳的民本论,这些学说中蕴含的丰富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民本逻辑,是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活水源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虽然具备朴素的民本思想,但与中国共产党人所秉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却是有本质差异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本价值理念,我们务必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在传承发展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重大实践课题:如何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句口号,绝不能仅仅写在纸面上,落实进报告中。坚持这一思想,既要有深刻的思想自觉,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实践行动。

1.面向未来,厚植优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一方面切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五大发展理念还贯穿着人民至上、回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价值导向,遵循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指导原则。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其中第一大原则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贯穿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指导原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核心,而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原则所采取的战略举措。其中,落实引领发展第一要义的创新发展,在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更好更多的发展成果造福人民。落实协调发展,在于通过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经济社会并重等措施,以发展的协同性来拓展发展空间,夯实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持续提升的基础。落实绿色发展,在于通过生产方式的合理化变革来实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美丽中国。落实开放发展,在于以新的更高水平的开放来顺应全球一体化浪潮,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落实共享发展,在于全体人民在共建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依靠人民的力量冲破改革重重阻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近40年的生动实践表明,这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正是由于近40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突飞猛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快速提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然而,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远未到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时刻。“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作为一项未竟的事业,如何把握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一是坚定为人民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改革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当前,人民群众利益的多元、权利意识的觉醒等,无不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二是依靠人民改革的主体力量。改革为了人民,改革必须依靠人民。鼓励人民群众的创造成果与保障人民群众的共享成果,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缺一不可。改革开放提供给我们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涉及更多的利益纠葛,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面对更多难啃的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勇气和气魄,使之成为深化改革最深厚最强大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改革,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走了一条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道路。

3.惠及民生,增进福祉:让人民拥有更多获得感。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普遍提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低水平、不均衡、不全面和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尤其是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期待与现实状况不符产生的失落感,已经成为阻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由此在一定范围内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日渐成为中国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而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只讲求做大蛋糕,不谋求分好蛋糕,没有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共享,改革就无意义,发展也不可持续。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获得感”的概念。他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理念的提出,既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也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实现社会公平问题紧迫性的敏锐洞察。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既需要我们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需要我们不断改善民生,尤其需要我们以优越的制度设计来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首先,需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关注民生的深切情怀。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与执政理念上,就是要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次,需要不断改善民生。习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中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即把改善民生、发展民生、提升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次,需要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人民获得感的现实需要。逐步建立起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出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靠山。“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同志曾作过形象的比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一再宣誓,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当前,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情感上不贴近群众,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的情况,值得高度警惕。说到底,要切实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将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心上,将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要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沂蒙看望老区人民时语重心长地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所体现的正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永远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鲁言 执笔:孔繁轲、王为华、郑敬斌)

来源:《理论学习》2017年第9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