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途径

发布时间: 2017-12-18 07:20:32  |  来源: 湖南日报  |  作者: 胡亮  |  责任编辑: 申罡

作者:湖南省委组织部 胡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构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途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对于推进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建构思维:从历史逻辑到思源思进。1953年,党开始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56年至1978年,社会主义公有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以党章的形式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职能任务进行政治定位。良好的政策环境、发展机遇和社会氛围,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至此,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渐次改进,实现了从“拾遗补缺”“有益补充”再到“重要力量”“毫不动摇”的飞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高举旗帜、胸怀理想、不忘初心、思源思进,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构理念:从刚性嵌入到柔性融合。进一步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领导,就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同时,把握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规律,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之中,融入企业文化之中,努力走出一条党建强、发展强的新途径。在目标层面,经济发展是执政党执政基础的重要保障,党建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需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需求层面,通过开展党的活动,获得业主和群众的认同,不断扩大党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在运营层面,企业运行到一定规模,面临劳资纠纷、人才资源等“瓶颈”,党的组织在引进创新人才、协调劳动关系、组织文化建设、表达员工诉求、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部门需要注意摒弃传统思维和习惯做法,少打机关腔、多说家常话,少发红头文、多做贴心事,做到真心关心企业、真情服务企业、真正帮助企业。

建构模式:从党建引领到战略传播。一是彰显大境界。我们党是按照统一的指导思想、统一的政治纲领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建立起来的,必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和监督非公有制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生命力。二是蕴含大智慧。非公有制企业点多面广、体量不一,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思想多元,党建工作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既要坚持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的发挥,又要能够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办好企业;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前行,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一哄而上。三是引领大趋势。探索、创新经营与党建和谐促进的机制体制和长效机制,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向深度广度拓展,使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焕发出蓬勃生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