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头条智库

龙永图:坚定参与全球化进程  发展良好外部环境

来源: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 作者: 王琳互动 | 时间: 2016-09-26 | 责编: 王琳_观点

2016年9月23-24日,“2016全球化企业发展中国论坛”在宁波盛大举行。本届论坛是G20杭州峰会后首届关注投资中国和全球化企业发展的论坛,以“世界大市场--谋转型发展促产业融合”为主题,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共同主办,1000余位来自国际国内的知名企业家和跨国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主旨演讲。他指出,只有坚定地参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开放才会继续下去,中国外部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以下是龙永图先生的发言实录: 各位尊敬的代表,非常高兴能够参加宁波人才科技周的活动。特别是今天的活动增加了一场全球化企业发展论坛,这就为我们的人才周增添了新的内容。

昨天,唐书记在会见我们与会代表的时候,我曾经讲了这么一个观点,我觉得当今的世界,虽然拥有资源是很重要的,但是整合资源更加重要。我们的人才科技周就是一个大的平台,是一个整合资源的大平台,不仅仅是要整合科技的人才,还要整合国际贸易的人才,管理的人才,各种专业的人才。把我们科技人才的智慧、知识转化成我们企业的竞争能力,转化成我们国家的竞争能力。所以我非常赞赏宁波在十年前就开始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活动,应该说是非常有远见的。这是唐书记讲的,实际上当前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今天我想就关于全球化企业的问题发表几点意见。全球化的问题最近应该说引起了全球的一些关注。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当中,像习主席讲的,出现了一些波折。英国脱欧,特别是最近美国大选当中,两位最重要的美国总统候选人都发表了很多反国际贸易、反全球化的言论,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特别是关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奥巴马总统费劲了千辛万苦终于达成了协议,最后两位总统候选人都不买账,国会都不批准,搞得美国人很尴尬。还好我们还是比较有远见的,像两年之前在博鳌论坛上所讲的,我们保持着开放的态度,而且乐观其成,显示了一个大国宽阔的胸怀和全球的视野。现在这个时候,开放的态度、开明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习主席在G20闭幕式上讲了一段话,说到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对于这个问题,李克强在纽约也多次讲到这个问题,确实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今天借这个讲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全球化的看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这些年当中,逐渐对全球化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我想有以下主要的共识,全球化有以下重要的因素。

第一,全球化的动力是什么。全球化的动力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永远是全球化的最重要的动力。所以我们宁波十年前就选了科技的问题和人才的问题作为核心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全球化的目的是什么,或者全球化的内容是什么。全球化的内容就是在全球配置资源,通过在全球产业的企业的大转移,来实现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国内进行的。比如说美国,一个产业多了,从东部搬到西部,从南部搬到北部,这是在国家内部转移来实现结构的调整。现在从英国到美国,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利用全球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来转移产业,实现他们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目的。这样使得结构的调整付出的代价更小了,经历的痛苦更少了,需要的时间更短了。

第三个要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手段是什么。手段大家都很清楚,大力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使全球化能够得以实现。

第四,实现全球化的载体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全球成千上万个,特别是几百个大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和全球贸易,使全球结构的调整得以实现。它的动力就是科技迅猛发展,它的内容就是全球配置和全球产业的转移,来实现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每一次结构的调整都使得这个国家的经济质量的提升。

所以这些年来对于全球化的认识一直没有变。但是说老实话,这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从全球化的动力来讲,我们之所以认为并没有被削弱,全球化依然在发展,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技术在推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所以我们正在研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技术,这是整个新的全球化的载体。我们把科技的人才看成最重要的资源,只有科技的发展,全球化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现在可以看到,新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代技术已经出现了,正在强劲地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第二,从实现全球化的内容来看,现在全球的产业转移,过去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在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了,也出现了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大转移。所以出现了一个大的产业转移的网络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来配置全球的资源。过去配置资源的主体是发达国家,现在配置资源的主体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也有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以全球贸易和投资来实现全球化的手段来看,过去主要是以国际贸易为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全球国际贸易发展的增长速度一直是以两倍或者两倍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到了2011年,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开始和全球GDP的增长速度持平。到了2014年的时候,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已经低于全球GDP的增长速度。所以我们在观察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原因,有很多深刻的结构性的问题。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所有的大宗原材料产品大幅度下降,使得他们的国际贸易也大幅度下降,他们措手不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搞国际贸易,不搞自己的经济实体是不行的。大家看到,在整个的全球化的国际贸易或投资这两个主要手段推动的这样的形势之下,国际投资的作用越来越大。实际上我们的“一带一路”的战略也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诞生的。在这样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新的一些重要的变化。

最后我们谈谈全球化的载体。过去我们讲全球化的载体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但是随着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大批的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进入到全球化的主流。因为他们过去和跨国公司和大的公司竞争的劣势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没有全球的网络,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一下子和跨国公司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全球化的载体从过去的跨国公司为主,到现在是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都成为了全球化的重要的载体。这样的变化对于我们研究全球化的企业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我总结了这么几条。

全球化的企业要坚定地支持经济全球化。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大体没有变,这是我们中央一再的判断。这一次G20峰会的闭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一次重申,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的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全球化企业应该认可和支持中央的这一个基本判断。在经济出现波折的时候要有信心,走全球化的道路,也就是在我们中国来讲,走对外开放的这样一个道路。我想这是目前经济全球化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特点,我们应该得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启示。全球化的企业应该坚定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只有坚定地参与这个历史进程,中国的开放才会继续下去,我们中国外部才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中国过去坚持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是我们内在的动力。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我们不愿意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倒退和逆转,而是继续经济全球化。这对我们来讲是这样,对于我们的企业也是这样。

第二,全球化的企业一定要坚定地参与我们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我认为我们在开经济全球化论坛的时候,我们讨论全球化企业的时候,应该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应该向各位到会的专家院士学习,了解科技方面发最新动态。这样我们才可能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引领全球的发展,否则如果全球化失去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发展也就消减了。如果全球的科技发展出现了倒退,经济全球化的日子也就差不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把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有从事经济的搞企业的人才紧紧关注、研究全球科技发展的大的趋势,并学习全球科技发展的新的理念和知识,至关重要。所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的特点,对于我们打造全球化的企业,紧紧拥抱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有重要意义。

第三,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由于全球科技的发展,我们的中小企业过去处在全球化边缘状态。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使中小企业一下子卷入到全球化发展的主流,使得我们中小企业在整个环球经济的发展当中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当中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我觉得这一点对于我们浙江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因为我们主要是中小企业,过去中小企业处在边缘地带的位置,无非是为跨国公司打工,无非是吃一点跨国公司的剩饭。现在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只要中小企业掌握自己一定的专利,掌握一些重要的科技人才,掌握一定的诀窍,中小企业可以成为全球化的主角。所以,可以提升中小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地位,我们要有信心参与经济全球化。这是第三个启示,我们中小企业要进一步更加自信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当中来。

第四,在整个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国际贸易的地位在下降,国际投资的地位开始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顺应了这个大的潮流。一带一路要推动国际投资,也推动国际投资,这毕竟是国际投资的大战略。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也希望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看看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应该怎么样发展起来。在中国入世十周年的时候,有一位经济学家总结了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他讲了三个中国的历史成就,第一,中国打造了一个全球最好的基础设施网络,这一点我觉得大家是可以看得到的,我们的机场、高速公路、高铁,比最好的发达国家都不差。所以我们几十年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打造了一个可以在全世界值得自豪的基础性设施网络。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也是一带一路中谈到的强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我们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这样一个思路支撑着我们一直在投资,在大发展。第二,中国打造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制造业,通过我们30年的发展,打造了全球的世界工厂,全球最大制造业的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这一点包括广大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的结构。第三个,我们中国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使7亿人脱贫。不管是建立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也好,所有这些都是中国通过几十年的大投资、大发展取得的。现在我们希望其他的新兴国家也能够通过一带一路的大投资战略,完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建立自己的基础设施,实现自己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制造业,最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得更多人脱贫。某种意义上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我认为也是现在全世界最大的一个扶贫大战略,因为沿线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基本上是世界最贫困最落后的国家,解决了这些贫困问题,就解决了世界的贫困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我们要解决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所以第三个启示是全球化的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投资这样一个大的战略的行程,当然也不放弃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依然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四,经济全球化通过这些年来的发展,使得全球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全球资源的大的转移,使得很多新兴国家发展起来了,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发展起来了。有的国家尽管发展水平还不高,但是在这些国家中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包括像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些很大的国家,也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的人口。去年我听了印尼前总统在新加坡论坛上的讲话,他认为整个国际上的一个新趋势就是在新兴国家中诞生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产阶级,当然首先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各有不同,根据世界上权威的投资报告,他认为全年投资超过1亿。这就使得我们的全球化企业在考虑投资方向和投资目的的时候,不仅仅要看到发达国家,也要看到发展中国家,虽然有些新兴国家人均GDP来讲是比较低的,但是他有庞大的中产阶级人口,形成巨大的市场。中国1亿人口的中产阶级是有些国家的人口。所以这是吸引市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我们全球企业的眼光不仅仅要看到发达国家,也要看到发展中国家,这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重要变化之一。只有这样,我们的对外开放和对外投资当中才有更开阔的视野,也使我们更加有信心来积极参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主要的投资国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些企业对这一点是有质疑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不投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源比较丰富,法律法规也比较成熟,投资发达国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要把眼光放在那些发展中国家,因为那些国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在发展我们的全球化企业的历史进程当中,应该清楚地看到,现在依然有很多的困难,有很多的障碍需要克服。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怎么样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觉得宁波举行这样的活动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缺乏国际化的人才。所以我们举行这样的活动显得更为必要。有人会问,什么是国际化的人才?当然有很多的标准,我想讲几个重要的标准。

第一,国际化的人才必须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国际视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没有国际视野的企业是做不成大事的,一个没有博大胸怀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双赢和共赢的目标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来我们整个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实现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才能够提出来的这样大的战略。我们一些企业和一些干部始终没有很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第二,国际化的人才一定要遵守国际规则。特别是现在中国随着影响力的强大,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在杭州举办的G20峰会,可以说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支点,以前如果是追随者的话,那么现在开始成为一个制定国际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G20峰会上提出了大量的关于投资贸易和其他方面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这是对全球规则制定的重大贡献,是我们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一个重要转折。所以这次G20峰会对我们来说有重大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全球化的企业、全球化的人才应不仅仅遵守规则,而且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使得国际规则更好地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严格遵守国际标准,按国际标准办事。很多年前我到贵州去的时候,贵州的山沟沟的企业来说,我们山沟沟的企业怎么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我说你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如果你生产的是具有国际标准的产品,你就算在山沟沟里面,也是国际化的企业,具有国际化的竞争。所以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始终往国际标准看齐,以前我们看国际环保标准觉得太高了,但是从老百姓来看,从中长期来看,我们要按照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使得中国在全球形成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过去在入世谈判中碰到一些尴尬,说我们的经济比较落后,不能按照你们的标准来进行,比如一瓶酸奶3天以后就不能吃了。但是我觉得,可能中国比较穷,5天以后也能吃,也不闹肚子,这是很奇怪的,难道中国老百姓的肚子就比国外的抗风险一点吗?不能这样子的。所以一定要按照国际标准来从事我们的企业管理、产品的控制,让我们的政府对环保、对食品的安全,对所有的东西都按照国际标准来办事,这是对我们老百姓负责任,这是政府的担当精神。怎么样使得企业在全球化进程当中成为国际化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就觉得,在宁波举行的这样一个人才科技周的活动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今天看了宁波日报,你们专门召开了一个关于人才的会议。确实,高端的人才需要发现、需要培养,需要引进,组织部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想提出一个意见,现在全球化发展太快,走出去的步伐太快,我们非常缺乏全球化的人才,现在光培养、发现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共享全球化的人才。十八大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共享,人才的共享也是很重要的。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人才也是很多的,但是中国的人才大部分是分国、部门主义、地区主义,所以怎么样分享人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分享全球的人才,让全球的人才都为我们国际化来服务。在人才方面怎么样能够体现十八大以后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共享的理念。还有一条,这次G20的四大主题当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联动,主要是讲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政策协调。但是在人才的问题上,联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法律等等各方面人才,怎么样实现联动,实现互联互通,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宁波的人才科技周这样一个平台是重要的,以及它今后可以成为一个共享国际人才的大平台,国际国内上的人才、行业的人才,经济、贸易等等人才共享的大平台。我希望宁波的人才科技周能够成为人才共享的平台,人才联动的平台,这样我们的人才科技周会办得越来越好。

我们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开始搞的时候就是从国际化的人才开始的,现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要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推动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推动中国的企业全球化,这也是我开始加入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企业要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的发展,当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具有长期意义的大的战略,但是我们也要有一定的紧迫感。习近平主席在最近的“一带一路”座谈会上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下大的力气,来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早期收获,要早点看成果,要让沿线的国家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这个战略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国家来支持这个战略,这个战略的成功不仅仅有益于我们中国,也有益于全世界。这方面我希望宁波的人才科技周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