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调研评估报告发布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蒋新宇 | 时间: 2017-01-09 | 责编: 蒋新宇

在2017年1月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光明日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主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7上,《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调研评估报告发布》对外发布。

报告系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组成联合课题组,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研究员关琳,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以及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副主任、光明日报智库版主编王斯敏联合执笔,以“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为基础,从智库自身产出、活动、建设情况和国际新闻传播等维度对61家智库展开调研,评估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李刚,代表报告课题组在论坛上与业内百位智库代表分享这份报告。他指出,影响力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施加影响力的一方需具有传播思想和话语的能力;另一方面,承受影响力的一方需具有接受思想并据此做出自身改变的能力。就智库而言,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主要是指其在国际上阐释传播思想、成果和主张的能力。

智库国际影响力的传播载体,既可能是智库中的外国专家、智库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智库文字形式的成果,也可能是智库参与或举办的不同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互联网时代,智库的网站和社交工具也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我们提供一个堪称国际会议传播和事件传播经典的案例。2016年7月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办的‘中美智库南海问题对话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办。此次对话会引起数百家全球媒体的报道,也引发了美国决策者的良性反应,充分发挥了中国智库外交的作用。就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而言,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李刚进一步介绍,报告通过梳理外籍专家、海外分支机构、国际交流、举办国际会议、外文网站、外文期刊、谷歌新闻结果等7个指标,将61个研究对象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分为3个区:A区(3900分以上)智库7家,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国家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B区(3900-1200分)9家,分别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区(1000分以下)有45家,分别为盘古智库、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察哈尔学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等。

报告指出,当下思想认识不到位、现有规章制度约束较多是提升新型智库国际影响力建设的两大障碍。特别是党政智库等体制内智库,在外籍雇员聘用、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出国考察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与智库外交的需求不甚符合。

因此报告建议:首先,智库建设要有国际布局意识,特别是那些有明显指向性、面向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智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在目标地派驻人员,时机成熟时,尽可能设置分支机构。其次,智库宣传要有国际营销意识。再次,智库运营要有品牌意识。此外,智库产品设计和开发中,一定要有面向国际的连续性的指数型和评价型产品。最后,智库研究要深耕细作。智库要集中精力开发自身的拳头产品或代表作,如国际性的连续性年度论坛、年度系列皮书、外文丛书以及国际性期刊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