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库中国 > 2016智库中国 > 智库动态

高校智库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作者: 王珩 | 时间: 2017-05-24 | 责编: 毅鸥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十年实践

引言:2017年5月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国内高校在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中所作的大量工作。田学军高度评价了浙江师范大学校在推动中非人文交流中的做法,从定位清晰、交流广泛深入、广育人才、加强研究、双向宣传、建立基地等六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认为学校的实践“定位非常清晰,工作很扎实,可以说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亮点纷呈”,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示范性和推广性。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智库建立至今恰好十年。10年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率领的团队,依托学校协同创新机制,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和部委委托,矢志不渝,砥砺耕耘,积极主动致力于中非人文交流研究和推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2017年4月24日,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南非总统祖马向会议发去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的首个政府间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也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的重要行动,对于加强中南关系、深化中非合作、推动南南合作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机制会议筹备过程中,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智库为该机制的预研、筹备、方案制订和落实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得到了机制会议主办方的高度认可。高校智库在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方面的独特作用得到彰显。

一、做好中非人文交流研究,增强政治互信基础

近年来,非洲研究智库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鸿武院长带领团队,依托学校协同创新机制,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和部委委托,积极主动致力于中非人文交流研究和推动工作。2014年智库团队承担了教育部应急专项委托项目《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研究——中非人文交流合作》,开始组建团队重点关注中非人文交流的专题研究,形成系列成果。2016年12月再次受教育部社科司委托,团队提交了《建中南人文交流机制,促中非思想文化交流》阅研报告,包括总报告1篇,专题报告8篇。在机制会议筹备期间,团队成员还为机制会议起草文件、提供会议资料等数十份,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各部委的高度赞誉和肯定。非洲教育所所长牛长松等学者专程陪同教育部国际司人员赴南非参与中南非学历互认谈判。2017年2月刘鸿武团队受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委托,提交了《中南非人文交流机制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等7篇资政建言报告。

随着中南人文交流机制推进工作的深入,2016年底至2017年初,刘鸿武作为专家顾问,连续3次受邀赴中南海国务院向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专题汇报中南人文交流的现状、前景,成绩、问题,以及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要工程,受到国家领导的认可和好评。会议前夕,刘鸿武与国务院教科文卫司联合撰写的《中南非人文交流机制化顺乎其势、恰逢其时》《中南非人文交流亟需突破障碍、统筹推进》《以中南非人文交流带动促进中非人文合作》等报告以《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形式直接报国家领导人,得到重要批示。

受中南人文交流机制秘书处教育部国际司委托,今年4月1日浙江师范大学以非洲研究为核心协同校内相关学术力量成立了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专业为中国南非人文交流机制提供思想支持和智力支撑。当天还召开了“新时期中南非和中非人文交流战略研讨会”,会议就中南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和推进路径进行了深入研讨。今后中心将按照机制统一要求开展各种工作,重点发布“中南人文交流年度报告”以跟踪、监测中南人文交流的具体情况,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同时将配合当前热点,举办中非智库论坛、青年创业论坛、中非艺术节、影视节、思想对话会、研讨会、中非文化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还将筹建中南高校智库联盟、西开普大学中医药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等。

二、讲好中非故事,增进历史传统情谊

建院十年来,智库学者多次深入非洲进行实地调研,开展政策与学术宣讲。院长刘鸿武受国家部委委托率团出访非洲多个国家,宣讲中非关系及中国对非政策,调研非洲国家局势、对华政策走向。2016年4月,刘鸿武受邀出席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聘任仪式及座谈会,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国际影星成龙、体育明星姚明、著名画家刘大为等八位学术大家、文化名家、社会名流一起被聘为“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专家,并在座谈会上做了主要发言。其发言内容《让中国形象更可亲可敬可爱》被《人民日报》(4月21日,综合版)全文刊发。刘鸿武还受上海《文汇报》邀请,与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贺萌一起做客文汇讲堂第99期,以“2063年的非洲与现在的中国”为主题,从“印象非洲”“真实非洲”“中国人在非洲”三个层面进行讲述、阐释,匡正公众认知误区。此外,刘鸿武先后赴浙江大学“浙大东方论坛”、国家行政学院高校智库培训班等国内高校、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的邀请主讲中非交往故事。他还获评“中非友好贡献奖--感动非洲的十个中国人”。他认为,要多讲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世界一起发展、一起合作、一起创造美好未来的故事,说明中国不是“独步”世界,更不是“独占”世界,让中国在世人眼中变得更可亲、更可敬、更可爱,这样,中国在世界上才会有更多好朋友、好伙伴。

2016年10月,非洲研究院外籍研究员凌迈Ehizuelen Michael Mitchell Omoruyi(尼日利亚)博士应邀参加中国日报组织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重走了长征路,在延安参观了相关展览,之后,他在《中国日报》发表了《长征,一场光耀万代的行进》一文。他说这次活动促使他对长征的认识发生了改变,他所理解的长征是中国人民团结的凝聚剂,是中国共产党保存有生力量带领国家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转折点。很少有历史事件能像长征这样对人民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长征的胜利本身意义非凡,其赋予中国的精神价值更是无可比拟。在八十年之后的今天对中国仍然是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长征使他认识到团队作战的关键和重要,这正是绝大部分正处于矛盾挣扎中的国家和民族应该向中国学习的。他认为长征这一宏伟的史诗所蕴含的人性美打破和超越了不同的社会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樊篱,具有普世的意义。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象征性事件之一,它打开了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长征作为这个国家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片断,被铭刻在了纪念柱上,让全世界的人民世代相传,永远难忘。

三、探索创建有中国气派的“中国非洲学”,在国际思想平台上建构中国话语

人才培养是高校智库区别于其他智库的独特功能。非洲研究智库积极探索“非洲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非洲研究、建构课程体系、建设协同平台、打造新型智库等途径,培养了一大批涉及非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层次多元的应用型人才,包括科研骨干、智库人才、赴非就业创业的青年毕业生等,同时也有力提升了科研水平,体现了学科特色,完善了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了中非交流。

学校2007年建立非洲研究院,200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11年设全国首个“非洲学”硕士点,2015年设立全国首个“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形成了完善的“非洲学”课程体系。该体系以培养从事非洲研究和非洲实务的人才,促进对非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为课程目标;以原创教材、非洲研究文库为课程内容,形成非洲学教学与课程案例或精品课程;从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和协同创新中心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评价;以“全球视野、非洲情怀、中国特色”作为课程特色,着力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自信的学科话语特点。课程体系包含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均非洲研究理论与方法、非洲国家政治与国际关系、非洲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非洲历史文化与民族宗教、非洲教育科技与社会发展等模块。共开设非洲学相关课程34门,编撰相关教材62部。学校还是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建有“政治学”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等学科平台,学科成果“服务国家战略的非洲学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获2016浙江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目前逐渐建构起“一论坛、两馆、三孔院、四基地、十中心”的协同发展大平台,即以非洲研究院为核心,创设“中非智库论坛”,建好国内高校首个非洲博物馆、非洲翻译馆,设有喀麦隆、莫桑比克、坦桑尼亚3个孔子学院和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教育援外基地、商务部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研修中心(基地)4个研训基地,成立了非洲地理、交通、艺术、教育、体育、法律、影视、文学、科技问题、商贸与产能合作研究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形成了开阔平台及协同创新环境。在非洲三国建立海外实训基地,招收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本科、研究生,迄今已培养中国“非洲通”和非洲“中国通”的人才近千人。国际协同方面,目前学校已与非洲3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教育、智库、文化、影视、科技等组织与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欧美日及中国周边国家的国际合作也快速增长提升。迄今共承办教育部、商务部、文化部、中联部等部委各类涉非培训项目90余期,培训了50多个非洲国家的2000余名高级政府官员、教育主管、大中小学校长、智库精英,不少已成为非洲政界、学界重要人物,其中包括中非共和国现任总统福斯坦·阿尔尚热·图瓦德拉等政要。

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拓展中非民间交往

长期以来,智库在促进中非民间交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2010年正式建立了非洲博物馆,博物馆拥有800多件非洲藏品,免费面向公众开放,每年接待政府官员、国外使节、中外学者、大中小学生、普通市民1万多人次,还在上海、宁波等地巡展,成为面向大众传播非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更是“融通中非”的桥梁。非洲博物馆不仅让国内参观者了解非洲,更让非洲客人惊叹。非洲客人走进博物馆时常说:“中国朋友如此用心地向民众和大学生介绍非洲的文化历史,让我们感动。”

鉴于中非基础教育合作相对薄弱的情况,智库积极推动非洲研究院、美术学院、文传学院共同在金华市秋滨小学打造非洲文化活力园,这是我国首个基础教育领域中非文化项目,于2015年6月1日正式开园,引起了多方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专程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值得推广。随后,非洲22国记者团、非洲法语国家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研修班、非洲英语国家中小学教师研修班等先后访问该园。尼日利亚《太阳报》、埃及《七日报》、肯尼亚无限传媒集团k24电视台等非洲国家媒体前往考察报道,认为“这才是接地气的中非人文交流和中非友谊延伸”。2017年3月,津巴布韦主流媒体《先驱报》及其网站刊登了一篇题为《以文化交流构建中非友谊之桥》(Sustaining friendship through cultural exchanges)的报道文章,详细报道了“金华市秋滨小学非洲文化活力园教育项目”建设情况,认为“非洲活力园是中非教育合作政策的一个范例”。

此外,智库团队协同国际学院、美术学院与金华金东区旅游局联合打造琐园“非洲风情”国际研学村,策划“琐园——非洲风情节”等非洲文化主题活动。与浙江浦江县合作筹建“非洲创客园”,为来华非洲留学生和义乌非洲商人提供创业服务;筹建“非洲文化村落”,推动非洲文化与中国传统民俗的交流与融合,助推乡村旅游与中非文化产业发展。与义乌市政府联合拍摄6集纪录片《非洲人在义乌》;与中土集团合作拍摄《坦赞铁路纪录片》等,向中非普通百姓讲述中非交往过程中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生动故事。

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智库外交、学术交流

高校智库承担战略研究、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公共外交、人才培养等功能。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智库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智库成果。《非洲发展趋势及中国对非战略选择》《关于推进中非产能合作的若干建议》等多篇咨询报告被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刊发,被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等部委采纳。智库首席专家刘鸿武院长作为外交部、教育部指定推荐专家,在国家领导人访非期间、非洲十国记者团来华、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等期间接受数十家中外媒体的集中采访,作深度政策解读与分析,彰显了高校智库的作用。

学校还创设了“中非智库论坛”,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成为中非民间交流的固定机制,迄今已成功召开五届论坛会议,成为影响广泛的中非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的高端平台,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17年,配合习近平总书记著作《摆脱贫困》推介会,中非智库论坛将在非盟总部召开第六届会议,助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球顶级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评价中非智库论坛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认知中非关系、理解中国对非战略结构与性质的重要平台,其公共外交的影响力与舆论引导的作用正日益显现。

智库还先后举办全国首届非洲文学研究高端论坛、非洲妇女商业科技论坛、中非投融资合作与非洲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中非影视合作论坛、中非村长酋长对话论坛、中非文明对话研讨会等近百场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参与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金砖国家智库联盟等国际学术会议;建成国内首个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网站暨非洲研究特色资源数据库,为政府部门、企业、学者提供信息服务,体现了非洲研究的社会服务功能。2017年,非洲研究院入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6》“最佳区域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 王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