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变迁两代人的售票记忆(组图)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8-10 发表评论>>

  结缘公交

  60年代董秀云家家训:“建设美好新中国”


  银丝染鬓的老人已记不清遥远岁月的往事。她在女儿的帮助下,努力拼凑着记忆。

  董秀云出生于北京通县,建国后在通县读小学。建国之初,北京城区到通县并无公交车。童年的记忆中,每次进城,她父亲就要套起毛驴车,父女俩坐着驴车,在土路上颠簸3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北京城区。

  1962年,董秀云进入当时的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汽车公司位于西直门附近,被一片平房簇拥。修理车间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停有数十辆老式公交车。公交车黄顶红身,形状仿若面包。车内铺有地板,地板上是简陋的双排座椅。

  初到西直门总站时,董秀云负责清洁和加油工作。性格外向的她羡慕那些随车出行的售票员,“每天都要招待不同的乘客,多有意思”。

  一年后,董秀云成为16路公交车售票员。当时,16路从西直门开往北太平庄,往返一次需30余分钟。每天,扎着两个齐肩小辫的董秀云,都要拿着票夹,穿梭于乘客中,清脆的声音回荡在车厢内。

  1966年年底,北京公交运营线路仅有65条。400余辆公交车,承载着数亿人次的年客运量。

  那时公交乘客并不多,他们大多服饰单调,多为蓝色的中山装,表情呆板。晚上11点,16路迎来末班。深夜归家的董秀云感觉疲倦,但却充满干劲,“那时北京没有这么繁华,那个年代的人充满干劲,觉得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让新中国更美好”。

  车中童年

  70年代董秀云家家训:“要为人民服好务”


  时光流转,董秀云的儿女们降生。他们童年时听到最多的教诲,就是董秀云所说的“要为人民服好务”。

  董秀云当时住在崇文区国强南巷内,是一片破旧的灰色平房。她家共有5间房,每间房仅8平方米。1956年,董秀云生了大女儿,1960年和1962年,儿子和小女儿分别出生。董秀云一家加上婆家的亲戚,8口人居住在这40平方米的空间内。

  上世纪60年代末,董秀云的丈夫患上肺结核,不久病逝。1971年,董秀云再婚。除大女儿保持父姓外,儿子和小女儿随继父姓,分别改叫杨本胜和杨本莉。

  因为董秀云的特殊职业,儿女们大多有随妈妈“跑车”的经历。小女儿杨本莉记得,她5岁时就开始随妈妈一起上班。她能背下16路沿线的大部分站名。

  女儿眼中工作时的妈妈,总是面带笑容,说话清脆,此外还有一手绝活,即无论公交车怎样加速急停,董秀云总是站得很稳,泰然自若。

  “那时觉得妈妈检票报站,特别神气,也特别光荣。”杨本莉说,她小的时候是胡同里的孩子王,经常指挥小伙伴从家里搬来板凳,摆成公交车,而她则扮演售票员的角色。

  上世纪70年代,乘坐公交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开始有了“早高峰”的概念。按照当时规定,每到一站,售票员都要下车指挥客流。乘客都上车后,售票员最后一个上车,卡住车门。

  转眼间,日历翻至1980年。董秀云的儿女均长大。

公交变迁两代人的售票记忆(组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实习生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进入论坛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