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

人物小传:李振生,党十七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镇党委副书记、蓉中村党委书记,曾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自2000年当选为蓉中村党委书记以来,十几年间,他立足基层,勇于担当,履职尽责,在岗位上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在他的带领下,蓉中村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扶贫先进单位、是中央级文艺院团联系群众基地、中央文明办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级联系点和国务院扶贫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亦在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切实为民办实事等方面,履行了一个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更在全国扶贫攻坚战中,身先士卒,开启了村级参与扶贫攻坚战的先河。

 

“我的梦想就是:中国没有贫困村!”

——李振生

路上遇见,你会认为他普通无常;深入了解,你会喜欢他眼里的谦和、话语中的亲切。当谈起“1+11”扶贫创新时,你还会被他的热忱与仿佛触手可及的勃勃雄心猛然击中!他,叫李振生,今年两会,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的他提交了九项建议,全部与扶贫、脱贫有关。李振生本人就是先脱贫、后扶贫的典型带头人物,他曾用十多年时间,将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几乎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开发利用的家乡,从曾经的贫困村打造成全国文明村。而今,他年过花甲,带领自己的村子脱了贫致了富,本可以颐养天年了,却仍然走南闯北,干劲十足地做起了精准扶贫。从1976年东拼西凑的一千元开始起步,到打拼到几亿元的财富,李振生花了几十年。而从自已富起来到带动多数人富起来,是李振生一生的梦想,这个梦想也将吞噬他余生所有的时光与心血。 天陲之下,大海之西,李振生一次次漫步在蓉中村,一次次思考着扶贫大计。 李振生自承是泥腿子,但与他交谈,记者发现六十出头的他记忆力超强,中央首长的一些论述从他嘴里像清泉一般倾泻下来,令人如沐春风。他思维异常敏捷,经验特别丰富,关于扶贫方面的一些论述似乎代表着这片土地这个时代最精准的思维。

两会“九议”,为乡村发展献言献策 “我今年带来的建议,仍然全部与扶贫有关。”2017年3月,在出席两会这个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李振生再次为“民”发声,带去了关于“加快培训贫困地区经济能人”“加快全国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拓展旅游扶贫”“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加强银行扶持乡村小微企业发展力度”“建立社会扶贫评定机制和奖励机制”“精心培育高素质村‘两委’班子成员”“推进以徳兴村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求国务院出台有利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九条建议,基本围绕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重视。李振生的扶贫战略一方面是“能人战略”:“精心培训贫困地区经济能人,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带领更多的贫困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为以社会帮扶模式带动基层扶贫工作,倡导和引领东部更多先进单位、个人帮扶、指导、带动西部贫困村,通过结对共建,在信息、资源、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给予贫困村更多帮助支持,在思想理念、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等方面给予贫困村更多的指导和帮扶。这些提议是李振生由丰富脱贫经验得来的。过去五年里,他倾心倾力察农民兄弟之所需、思农民兄弟之所想、谋农民兄弟之所盼,时时不忘为当下中国农民的呼声与愿景发声。每次参加人代会提的都是关于扶贫脱贫、创业致富的建议,有“重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级实力。”这一强而有力的议案,也有“我们正在打一场扶贫攻坚战,应该把每一分扶贫经费都用在刀刃上,精准发力,不能只管花钱,不管质量、不看实效。”那般铿锵有力的发言。常年奔走于扶贫一线,在李振生看来,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脱贫的转变是扶贫工作关键所在,由企业家带头,可以在贫困人口中培育自主创业的种子,发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力量。而这一观点,则来自他在过去多年来的基层扶贫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蓉中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深扎于乡村的4000多个日夜,李振生放胆开拓,扶贫攻坚,用新思想、新理念带领蓉中村探索出一条“经济先行、文化引领、科学发展、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将这个不靠山不靠海、原本贫瘠落后的蓉中村,打造成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联系点。 201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脱贫攻坚形势进行集体学习的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与“下党村的扶贫定制茶园”这两则皆是由李振生实践过的经典案例。在实践操作中,这些举措带出的连锁效应更是不可小觑的。既激活了贫困村的内生动力,也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了“造血”能力,同时还能带动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奔小康之功,“自身造血+无中生有”闯出致富路蓉中村惊艳世人的“经济攀爬”始于1976年。这一年,李振生带头创办了蓉中村石油化工厂(后改制为福建莱克石化有限公司),企业从善如登,稳扎稳打,逐步从一家作坊式的小工厂发展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润滑油生产商,成为蓉中村的支柱龙头企业。然而,一家企业的壮大并不能改变蓉中村的整体面貌,李振生敏锐地意识到“发展工业必不可少”。2000年,走马上任蓉中村党委书记后,他立即提出了“工业兴村”的战略,并组织村党委与全村村民,建立起一片占地近70亩的蓉中村工业园区。李振生还引进蓉中仁发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带领村干部奔走于马来西亚和广东等地,动员乡贤、党员回归创业。而莱克石化公司的生产,也带动了塑料桶厂、彩印厂等一批小企业建立、发展,不仅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且逐渐形成互为补充的经济生态圈。“尽管各地农村自然条件有差异,但只要因地制宜,创新理念,都是可以发展的。”李振生坚信。因地制宜设办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蓉中村在探索中找到了自己出路,成功摆脱“贫瘠”,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家私制造、针织制衣等18家企业的产业链,村内小微企业更是星罗棋布,为村里60%的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被乡村经济滋养的蓉中村彻底改头换面。自身造血的同时,李振生还坚持与时俱进,敢于先行先试,采用“借”的艺术,引领乡村先后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市光前医院、梅山驻军部队、台湾彰化县埔盐乡埔南村、南安农商银行等29家单位共建,做到资源共享,技术、市场、信息互通,经济发展互帮,创先争优互学,共建双赢带来了蓉中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蓉中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便是“交朋友”得来的项目。2009年开始,他发动村民与福建电力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设立了蓉中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并将每年纯利润的10%捐赠作为村财;与南安农商银行共建,在蓉中村设立金融改革试验区,成立南安市蓉中惠农金融合作有限公司,担保金达1000万元,有效解决村民发展产业的资金筹集难题;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连续举办5届福建首个“乡村文化节”,吸引外来游客上千人,每年为企业增加超过3000万元产品订单。整个村上规模的企业达到几十家,个体小微企业已发展到一百多家,更有村民在外地办企业,“农业村”终向“工业村”华丽转身……“巴掌大”的蓉中村就这样奇迹般地改变了原本的模样,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创造出13.85亿元的巨大财富。

蓉中扶贫指导组赴下党村考察

新农村建设之荣,奉献“三农”的领跑者站在杨梅山眺望蓉中村,村容整洁秀丽,蜿蜒水泥路代替了泥泞的古道,破旧的石头屋变成了别墅幢幢,10多座厂房依山傍水,休闲公园清幽宁静,“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名副其实。2009年始,李振生带头解放思想,爱拼、敢拼、能拼,勇于破解发展难题,引领乡民共同打响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役,成果颇丰。 “蓉中村人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是李振生最大的梦想,为此,他不断努力着。每年年底,他为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发放老年慰问金,只为老年人过个温暖的春节;为村民全额缴纳医保,只为村民病了看得起医生;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只为让全村的孩子上学一个都不能被落下……他牵线搭桥,与泉州市光前医院共建,完善村级卫生室建设,帮助村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每年为年满50周岁的老人免费体检。不止如此,李振生还组织成立为民服务中心,为遇到灾情、险情、突发事件、被盗抢、急病的村民提供免费上门服务;组建24小时巡逻队,开通蓉中村联防队110服务热线,成立全天候有线视频监控警务室,在全村交通要道安装“电子眼”设备;也充分调动村工会、村妇联、村团委和自愿者协会等群团组织,以进一步整合村级社会管理和服务资源,完善村级群众团体和自治组织的职能,筑牢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这之下的蓉中村,已连续7年实现三个“零案发”(零刑事案件、零越级上访案件、零封建迷信活动案件)和三个“百分百”(村民对民主法制的满意率达到100%,对社区治安满意率达到100%,村民事纠纷调解处理成功率达到100%)。近两年,在李振生的引领下,蓉中村更持续加大投入,开展绿色村庄建设,实行村主干道绿化工程,共种植树木100多株,引导群众加强庭院绿化,利用房前屋后和路旁种植树木花卉,实施“三旧改造”工程,营造优美整洁的人居环境;村里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家园清洁村规民约,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机制”,以净育人。村里另建立了“家园清洁长效机制”,每个村民每年缴纳固定的卫生保洁费,用于组建一支清洁队,时刻保持农村的整洁,也组织联合劝导队伍,切实加强占道摆摊、户外广告等违法行为整治。

文明花开之样,铸就乡风文明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这是李振生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一个地方只有实现了“富脑”工程,这个地方的发展才有可持续性。李振生也将此付诸以实际行动,几年来,他带领着村党委干部,大力繁荣乡村文化,首抓的便是教育。通过设立专项教育基金会,加大教育投入,而今蓉中村已形成了从幼儿园、小学、中专、成人教育、老年大学完善的教育体系,“家家户户进课堂”早已是这个小山村的一道风景线。他费劲心思,通过自己献一点、村集体出一点、号召乡贤帮一点、争取上级补助一点的模式,筹资1500万元进行蓉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蓉中形成“一屋、两馆、三中心、四广场、十走廊”和绵延一公里长的蓉中文化圈。当下蓉中不仅坐拥一座“国家一级”的公众图书馆——李智成图书馆,且为全省唯一,内藏书11万余册,订有200多种杂志和30多种报纸;还建有全省示范农家书屋——“蓉中书屋”,内有1.2万多册金融、农技、文化等各类书籍,为农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小村庄大文化,阅读不只是为了增加知识,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蓉中,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不再是到学校门口等,而是到村图书馆少儿阅览室门前,技术工、企业家、农户等也经常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李振生也积极调动群团组织的作用,组建村工会威风锣鼓队、村妇联女子腰鼓队、村团委管弦乐队、村老人协会南音队等多支文体队伍;组织文化志愿者,常年举办春节文体活动、重阳节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成功举办五届文化节,村18家企业的订货会同时展开,为全村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伴随着文化建设的深入,蓉中逐渐形成了“蓉中文化”品牌效应:蓉中村艺术团与国家级艺术团体“东方歌舞剧团”的合作,连续举办三届文化节,并与其在京签署了文化共建合作协议,成为全国第一个与中央级文艺院团共建合作的乡村。“富脑”建设过程中,蓉中村还创造性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实践和评议活动,举办道德讲坛活动,传播文明风尚,组织少年参加传统家教家风专题讲座,让下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家教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眼下,蓉中正气高扬、和谐稳定,“宽裕型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等各类荣誉、媒体的追踪报道,无异是对李振生“文明乡风建设”工作的认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也这文化建设成果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和批示。

李振生为甘肃钟家岔村村民送去东部改革开放的思想理念和成功做法

深化党建,探索求新创出“蓉中样板” 2016年的金秋时节,从汇聚80后、90后的创客空间,到绿树成荫的新农村;从欢乐和谐的社区,到正致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福厦漳泉四地处处涌现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热潮。而农村与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如何让“两学一做”更接地气?结合村庄实际,李振生瞄准了乡土化的学习方式,带领领导小组几经创新,创造出了特色鲜明的“蓉中样板”。 “样板”其一,为精选摘印名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指示精神摘编》的“两学一做”口袋书,这简单的“口袋书”带来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常态化学习教育,每个党员都能随身带、处处看、对照学。其二,带领村党委举办了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晚会,将“两学一做”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节目中,如村老人协会党支部编排了三句半《合格党员是目标》、快板《“两学一做”就是好》;莱克石化公司党支部则编排了诗歌朗诵《旗帜与梦想》等等。党员、群众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进一步夯实了蓉中村基层党建基础。其三则为针对村里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搭建“蓉中村情”微信公众号、村党委微信群等平台,及时上传学习教育材料,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落一人。以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用“两学一做”带动村民致富,亦是蓉中样板的关键词。通过开展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工作,引导党员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主动作为、争当先锋;组建党员服务队,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帮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增收路子、提高收入;跨省参加甘肃省“双联”行动,与宁德市寿宁县下党村结对共建,探索脱贫思路,精准扶贫。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如何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李振生创建了“1+4”村级党建工作法,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更好地领导村民实现良好村治。其中1指“党建一心,多元合力”;4指“借力生财,经济先行”“借智富脑,科学发展”“借题发挥,文化富民”“借梯上楼,保障民生”,蓉中村李德川、李坤峰都是“1+4”村级党建工作法的受益者,前者可称是“浪子回头值千金”,后者则为“先富带后富的践行者”。“1+4”不仅以实际成效赢得了群众普遍赞誉,也得到上级充分肯定,成为极具时代意义的创新典范。

“扶贫之名”,延续了十余年的责任与担当多年来,李振生对扶贫工作倾注着一腔热情,他的理想和追求、他的全部精力和才干,几乎都奉献给了党和农民,还有“扶贫”二字。富起来的蓉中村,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我的梦想就是:中国没有贫困村!”,在一次两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振生曾语重心长的道出这一句话。诚然如此,在带领家乡脱贫致富之后,他仍惦记着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从2012年起,他带着一支由10余名本村党委成员、企业家、退休公务员组成的扶贫志愿者团队,满怀“东部带西部、先富帮后富”的大爱情怀,在5年时间里,指导帮扶甘肃省会宁县钟家岔村、武山县北顺村、渭源县元古堆村及福建省寿宁县下党村四个国家级的贫困村脱贫致富,不仅探索出了贫困村脱贫致富普遍适用的“换脑、造血、育种、夯基”八字真经,也创造性的提出全国第一个“不卖茶叶买茶园”的多元扶贫模式和交融汇合的新模式。李振生也一直在通过培训为一些贫困地区培育致富人才。2014年10月8日,在他的努力下,国务院扶贫办批复同意蓉中村成立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基地总结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1+11”扶贫培训创新模式,针对贫困村民实施精准创业帮扶。所谓1+11”,是让参训学员在蓉中培训基地集中学习一个月,再用11个月的时间对学员回村创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帮扶和指导,既有当地政府选聘的扶贫创业导师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就地就近指导帮扶,又有基地创业导师每季度的跟踪帮扶和远程互联网服务,确保参训学员一年时间内能够让创业计划落地,两年创业发展,三年创业成功。几年来,在“1+11”扶贫下,李振生先后在闽、甘、宁三省区48个贫困县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试点,并举办8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4期扶贫创业导师培训班,共培训500个扶贫创业导师和近千个创业致富带头人,其中参训学员创业率达到50.6%。这些创业致富带头人活跃在586个贫困村,带动着近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民致富,成效显著,作用之大,反响之热烈,实践证明,该模式较为成功破解了全国贫困村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空壳村”“留守村”难题。为此,李振生还致力于将此制成10集宣传片,并搬上央视荧屏,广而推之。十余年孜孜矻矻、坚守坚持,从主动办企促发展,到帮扶他村摘“穷帽”,再至带着扶贫提案议案上两会,李振生用自身行动诠释着身为人大代表和共产党员的那份责任与担当,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也被推选为全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

蓉中村和下党村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功多而不矜,名盛而不傲”,扶贫攻坚本就是一场硬仗,而今当下,对创新更为先进的扶贫路子,李振生不忘初心,仍在不懈找寻,延续着当初所追求的的理想与理念。

 

李振生书记扶贫之路访谈 Q=中国网记者 A=李振生书记

Q:您是晋江经验的实践者,那么针对蓉中村,您是否也有一套蓉中经验呢?

A:蓉中村的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经济先行、文化引领、科学发展、强村富民”。在蓉中村的发展中,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扶贫目标就很难达到。所以在发展经济方面根据蓉中的具体情况,我瞄准的也是实体经济,蓉中电器和莱克石化这两个龙头企业,正是实体经济的代表,在企业发展上,我想要追求的是做百年企业,而非百强企业。而这其中,乡村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也要相辅相成,只有文化才能让经济发展更长远,并能做到稳中求进、不断创新。所以当经济出现转型阵痛的时候,我们蓉中村的经济还在往上走。另一方面,企业跟村子的融合也很重要。我曾经想将企业从村中搬出去,因为有优惠政策的地方,可以更好地节约成本,给我的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我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回报家乡做慈善。但是后来我明白,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人才,通过在村中办企业可以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才积累和不断传承企业文化,这样乡村经济才可以救乡村,这就是“传帮带”。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也是蓉中村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党组织的战斗力体现在如何把总书记讲话精神、治国理念学透,领会透,运用本村的实际行动上,直接落地,化为我们基层所需要的精神动力、指导方向和指导行为,将这套理念运用到扶贫的道路上。

Q:您是先富带动后富的典型,也是扶贫的带头人,是基于何种原因您会先富起来,而后又是如何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呢?

A:我发展的规模不算是大富,只是有一个小企业围绕着村民,让我的蓉中村民每年都有事干、有钱赚。之所以能先富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东部带动西部发展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发展的商机。贫困地区有资源,通过改变他们的理念,做到资源共享,培养他们的赚钱的自信心,借助社会力量带动他们赚钱。

Q:您是如何成为一位像现在这样优秀的人物呢?

A:我从来没想过一定要成为一位如何优秀的人物。在扶贫这条道路上,我曾走过许多弯路,也曾经以为给村民们修条路,造座学校就算是在扶贫。但是,当我深入到基层开始对农村有了解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并不正确。很多时候,钱只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用钱来培训村民们的技能,转变他们的理念,改变他们的头脑,带动他们去挣钱,才是真正从根本上在扶贫。真正的扶贫需要面对面的去了解,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只有知道为什么扶贫,才知道要从哪里扶贫,才能解决刀刃上的问题,而又不至于帮倒忙。在扶贫中,贫富需要面对面,因为富可以洗穷者懒,穷可以洗富者心。

Q:您是一位知行合一的人,那么平时您如何获取先进知识和理念呢?

A:首先我自己是好学之人,我也喜欢与有学识的人交流想法,因为在他们当中,有的人懂得理论但并不懂得基层,有的人懂得基层,而又不擅长理论。当我深入基层,了解基层的想法后,更容易将我沉淀的各种理论知识与基层的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会让我萌发新的理念。

Q:在你的人生道路上,您的母亲或者是妻子对你起到过一些引导作用吗?

A:我的妻子确实在我的扶贫道路上给过我很多帮助与支持。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她从来没有埋怨过什么,也从不会高消费,和我一样关心着扶贫对象,因为她了解我的初衷是什么。每当我出现偏离轨道的迹象之时,她都会及时将我揪住。她教会我不管是对自己的家人还是对待自己的村民,真正的帮助永远不是给予金钱,而是帮助他们“铺路”,因为她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Q:在您的人生道路中,您觉得最幸福和最痛苦的事情各是什么?

A:甘肃下党村的扶贫之路,一共历经四五年的时间,在整个村子脱贫致富后,当村民们再次看到我,用一张张笑脸表达对我的谢意之时,这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最痛苦的事情是就是我所做的事情不被别人理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