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邓海华: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也非常感谢各位参加今天卫生部举行的2006年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这也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新闻发布会。
2006-12-30 09:54:35
- 主持人邓海华:
从1975年开始,卫生部每10年组织一次全国儿童体格发育状况的调查,75、85、95、2005年,2005年我们组织了第四次全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这个调查也得到了卫生部的大力支持。我们今天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就是发布这次调查的结果。
很高兴我们邀请到了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杨青司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朱宗涵教授,国际生命科学协会陈春明教授,首都儿科研究所张庭副所长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有请杨青司长通报有关的调查结果。
2006-12-30 09:56:50
- 杨青: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北京下了一场也许是2006年的最后一场雪,瑞雪兆丰年,在这儿我先预祝在座的各位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9城市7岁以下儿童生产发育调查的结果。就像刚才邓海华主任介绍的一样,我们这个调查是从1975年开始的,每10年做一次9城市的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同时在这9个城市,每10年都在这9个城市里,包括城区和郊区,2005年是第四次。这个结果应该说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连续的、动态的观测国民儿童的体格发育的状况不多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我们算是唯一的一个,尤其中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
2006-12-30 09:58:38
- 杨青:
调查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连续的、动态地观察中国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和体格发育的现状的变化趋势;第二,了解和分析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的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差异;第三,为完善中国儿童发育的评价体系做一个参照标准,为它提供依据;第四,与国际上比如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比较分析,还有其他国家的生长发育的比较。这是我们为什么每10年做一次调查的目的。
2006-12-30 10:01:27
- 杨青:
我给大家先介绍一下2005年这次的调查。2005年5—10月份,卫生部组织了第四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选择9个城市,即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昆明,一共调查了138775名儿童,城区69760人,郊区是69015人,男女各半。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结果。
2006-12-30 10:02:33
- 杨青:
第一方面,2005年的结果和前十年,即1995年的结果的比较。200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9市儿童以身高、体重为主要指标的生长发育水平又有了明显的增长。比方说以城市6—7岁这组儿童为例,男童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平均体重是22.5公斤,女童的平均身高是118.9厘米,平均体重是21.6公斤。这个结果表明,我国的主要城市儿童生长发育的平均水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儿童生长发育的标准以及发展经济类似的调查结果。
2006-12-30 10:03:08
- 杨青:
9城市的调查结果表明,从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情况看,三个月以前的变化不大,40年的结果也是这样,三个月以前的变化不大。三个月以后,无论城郊、男女,2005年的结果比199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增幅是逐渐增大的。举个例子,以6—7岁组为例,10年间,男童的体重、身高分别增长了1.54公斤和2.1厘米,城区的女童体重分别增长了1.19公斤和1.8厘米,郊区的男童体重分别增长了1.46公斤和3.1厘米,郊区的女童体重、身高分别增长1.37公斤和3厘米。胸围、头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城市和郊区儿童在出生的时候没有差别,从4个月以后,男女儿童的体重、身高出现了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差距逐渐增大。结果是城区大于郊区。例如6—7岁组,城区男女童的体重分别高于郊区1.72公斤和1.44公斤,身高高出了郊区2.6厘米和2.4厘米。
2006-12-30 10:04:23
- 杨青:
但是,从这十年的变化看,城市和郊区儿童的差距在缩小。举个例子,3岁组女童的身高差别由10年前的2.4厘米下降到1.4厘米,体重的差别变化不明显,就是说城乡差距在缩小。因为9个城市又分不同地区,从儿童的体重和身高来排队的话,排在前四名的,基本上是南京、北京、上海和哈尔滨。
2006-12-30 10:06:14
- 杨青:
上述结果说明,我国7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较10年前又有明显的提高,城市和郊区儿童的身高差别进一步缩小。
2006-12-30 10:07:22
- 杨青:
第二方面,30年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变化是比较显著的。第一,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在过去的30年间,除了出生组的变化不大外,其他各年龄段的体重、身高均有明显的增长。例如6—7岁组,30年间城区的男童体重增加了3.26公斤,女童体重增加了2.88公斤,男童的身高增长了5.3厘米,女童身高增长了5厘米。郊区男童、女童的体重分别增长2.68公斤和2.58公斤,身高分别增长了7.6厘米和7.5厘米。这种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所发现的平均每10年身高增长1厘米,体重增加0.5公斤的生长趋势。所以,这就说明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在30年间得到了快速和明显的提高。
2006-12-30 10:07:51
- 杨青:
第二,儿童的生长发育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975—2005年30年间,儿童的身高、体重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从三个10年的体重、身高的增幅来看,多数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值其第二个10年比第一个10年增长得多,第三个10年又比第二个10年增长得多。举个例子,城区的男童以5—6岁为例,一、二、三个10年分别增长的体重是0.58公斤、1.02公斤和1.67公斤,身高一、二、三个10年间的增长是1.5厘米、2厘米和3.2厘米,说明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在不断地快速提高。
2006-12-30 10:10:20
- 杨青:
第三,城市和郊区儿童的差别逐步在缩小。城区和郊区儿童的生长水平均有明显提高,郊区儿童生长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区,尤其是身高比较明显,城市和郊区的差别呈现了逐渐缩小的趋势。以男童身高为例,2岁组的身高,城郊差别由1975年的2.9厘米缩小到2005年的1.6厘米,6—7岁身高的城郊差别由1975年的4.9厘米缩小到2005年的2.6厘米。
2006-12-30 10:11:10
- 杨青:
这三个特点经过我们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地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根据父母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也发现,他们的教育水平也不断地提高,育儿的知识也逐步得到了普及,这些均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使儿童的营养状况不断改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工作,1995年颁布实施了《母婴保健法》,之后我们制定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儿童的生长发育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这种趋势对改善儿童健康状况、增强儿童体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将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我国不同年龄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参照值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06-12-30 10:15:02
- 杨青:
第三方面,儿童生长发育仍然存在着问题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三个:第一,存在着城乡差距。农村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仍然低于城市,这个因素还是存在的,尽管城乡差距在缩小,但是这个差距还存在;第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营养不良仍然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原因;第三,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也就是城市居民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咱们看到的城市的小胖墩确实增多了,这也是儿童营养不均衡的表现。
儿童的健康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消除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边远贫困农村儿童的营养不良,预防城市儿童的肥胖,促进儿童体格发育的均衡发展,全面增强儿童体质健康,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6-12-30 10:16:04
- 主持人邓海华:
谢谢杨司长的介绍,下面的时间请杨司长和台上的有关专家回答大家的提问。
2006-12-30 10:16:44
- 北京电视台记者:
刚才的介绍说有儿童超重和肥胖,请问有什么干预的措施吗?
2006-12-30 10:18:11
- 杨青:
儿童的超重肥胖,应该说也是营养不均衡的一种表现,农村是营养不良,但是在儿童中出现超重和肥胖,这种表现不外乎主要是采取两种措施,一个是让儿童摄入营养均衡,对脂肪、淀粉的摄入量要做相应的控制。同时,要让儿童进行体育锻炼,消耗过多的能量,这样才能够达到均衡。具体的情况请陈教授给大家做解释。
2006-12-30 10:18:31
- 陈春明:
儿童肥胖的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非常关注。我们现在从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来说,肥胖的问题大家主要是要予以考虑的,他们跟成人不一样,成人的身高已经固定了,所以他们的肥胖问题就取决于他们的体重。但是,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都在发育的过程中,因此这两者之间如果不平衡,就可以出现肥胖。而这种肥胖是不同性质的肥胖,如果说身高发展得慢,他的体重如果发展太快或者增加太快,这时候从计算来说就会把他放到肥胖者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身高正常的,体重过大,这是真正的肥胖,就需要控制,让他的体重发育能够跟身高均衡一些。另外一种情况是身高不足,体重增加了,这两种不匹配的时候,出现了肥胖是生长迟缓型的肥胖,是一种身高不足情况的肥胖,这个时候肥胖的措施千万不能让他控制体重,而是让身高和体重相应地发展、发育,这个时候就涉及到营养问题。
2006-12-30 10:19:26
- 陈春明:
营养是什么呢?身高所需要的营养素是不同的,如果身高长不快,需要补充蛋白质、钙等。所以,对于学龄前儿童的肥胖,要关注他们的身高发育,身高发育必须正常,所以采取的措施是要非常慎重的,不然的话误入歧途,体重不让涨,身高也长不上去,这样就比较矮小了,看起来不肥胖,但是并不是健康的。
至于学龄前儿童很重要的肥胖部分,是6岁的肥胖,6岁年龄段儿童的肥胖率是比较高的。从儿童肥胖来说,有一个比较高峰的年龄段,就是从小学7岁—13岁过程,是肥胖发生比较高峰的年龄段。所以,6岁时候孩子的肥胖,到了7—17岁就会发展成肥胖。这时候控制和预防肥胖,最重要的一个是家庭饮食的习惯,要比较健康,不要带孩子老去吃快餐,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另外,家庭中的膳食应该均衡,要给他们吃粮食,小孩不能不吃粮食,因为粮食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要给予他们均衡的食品,粮食、脂肪、油、动物性食物。要多吃一些豆制品,要给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平衡膳食。所以,家长本身的饮食行为会影响孩子,家里怎么吃的是由妈妈决定的,妈妈做什么菜,小孩就吃什么,所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另外,鼓励孩子多活动,使他们的能量能够增加,因为活动本身并不消耗他们的能量,而进行体力活动对于他们身体的发育、骨骼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所以,预防肥胖没有什么窍门,让他们吃得均衡一些,多活动一些就好了。
2006-12-30 10:21:07
- 杨青:
我补充一下,大家看出陈教授多大年龄吗?已经80多岁了。
2006-12-30 10:25:00
- 中国网:
场内有人发出惊叹声。
2006-12-30 10:25:27
- 香港记者:
广东人和香港人因为饮食习惯,身高比北方人矮一点,请问专家有什么看法?这次调查中,有没有出现广东的儿童比北方的儿童身高矮、体重轻?这个调查是2005年的调查,为什么2006年才公布?
2006-12-30 10:26:16
- 朱宗涵(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
大家非常关心地区差异的问题,儿童身高发育确实存在着地区差异,但是根据这30年的调查,不管是北方地区、中部地区还是南方地区,也不管是东部大城市,也包括西部像云南昆明这样的地方,儿童的身高发育都处在快速增长期,第二个10年比第一个10年增长幅度大,第三个10年比第二个10年增长幅度更大,说明我国儿童这30年来都处在生长发育快速增长期。这个快速增长期,有的国家像日本现在快速生长的高峰已经下降了,处于平稳期,我们国家还继续处于快速生长期,说明我们国家还有继续发育的空间。南方地区是不是广东地区的孩子就是矮?现在我们很难预料,因为他们在继续快速增长,到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他们会赶上来,赶到什么水平,我们现在无法预料。总的来讲,这是非常好的趋势,而且现在还没有到长高的顶峰,还处于继续快速增长期,不但对北方地区,对南方地区也是这样的。
2006-12-30 10:27:25
- 朱宗涵:
现在比较来看,地区差异存在,不同地区的儿童都在增长,而这种增长的地区差异在逐年缩小。比如在东部地区的上海、南京,现在0-6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与北方哈尔滨这样的地区相比差异不大,基本没有差异。南部和中部和北部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缩小。所以,南方地区也处于快速增长期,这是非常好的趋势。
2006-12-30 10:30:24
- 朱宗涵:
大家很关注肥胖,我们不能因为现在肥胖儿的增加而影响我们对中国儿童发育总趋势的评估。因为现在处于快速增长期,所以我们要制定政策,来推动儿童生长发育总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要保持这样一个良好发展的势头。
肥胖是另外一个问题,城市中出现了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变化,这些变化造成了一部分儿童的肥胖,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但是,希望大家在宣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儿童的肥胖和成人的肥胖是有很大区别的,成人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减肥等等措施改变,但是儿童仍然处于发育的阶段,他们还要长。问题是我们现在饮食有些不平衡,蛋白质饮食过高,淀粉摄入的比例过大。所以,对儿童肥胖采取的办法要区别于成人。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要因为城市中出现了肥胖儿童的增加,而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够的情况。总体上我们还要加强西部特别是农村地区儿童的营养,来继续推动儿童生长发育快速增长的趋势。
2006-12-30 10:31:00
- 杨青:
我回答一下第二个问题。说到2005年的调查怎么2006年才发布?大家都知道,这个数字真正启动是2005年5月,到2005年10月才把这些数字测完,测完以后13万人群要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因为数据库处理起来排列组合的量是相当大的,结果出来以后还需要分析,还要把前10年、前30年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不是光拿出一个数据来,是要把原来的原始数据拿出来进行数据库的处理。所以,数据库的处理量相当大,时间就拖到今年了。我们按原来的计划也就是到2006年的下半年,年底完全出结果,时间我们是按照预期来进行的。
2006-12-30 10:33:26
- 中国妇女报记者:
请问杨青司长,关于儿童营养问题,卫生部有没有对城市中,主要是学校、幼儿园的午餐进行调查,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在学校吃饭的,有没有对学校的餐饮提出过具体的什么干预措施?第二,请问张庭教授,城市儿童肥胖现在有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由于儿童肥胖导致的儿童疾病,最主要的是哪几种疾病?儿童营养不良会引起什么疾病或者说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
2006-12-30 10:34:28
- 杨青:
你提的第一个问题确实非常到位、非常专业。学校里的孩子,像北京学校里的孩子,中午是回不了家的,都是在学校吃饭,幼儿园的孩子也在幼儿园吃饭,所以就涉及到中午快餐的问题。咱们先说幼儿园的问题,因为每个幼儿园有一个卫生保健室,这是我们的规定,卫生保健室里有一个保健医生,对每天、每周儿童的膳食有所管理,第一不重样,第二要求达到均衡膳食,让他们摄入相应的营养素,比如说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应该有一个均衡的摄入,这个有指导。
关于学校,北京的中小学生确实很辛苦,基本上是在学校吃中午的快餐,如果是学校集中组织的快餐,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特别是疾病预防机构和监督机构,对中小学生的快餐是有指导的,要定期地指导、干预。有一些学校确实没有食堂,学生就在周边的餐饮网点中午对付一顿,咱们经常看见有吃两根油条或者油炸食品的孩子,这确实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很不利,政府应该关注,加大对这方面的干预力度。
2006-12-30 10:35:18
- 邓海华:
教育部和卫生部最近发了一个文件,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条例,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要设立专、兼职的老师,除了负责有关疾病预防爆发以外,对学生的营养指导工作也非常重要。
2006-12-30 10:36:31
- 张庭:
对儿童的肥胖发病我们已经非常重视,现在早期的指标和干预措施的建议还在研究当中。这次调查中,关于肥胖的检出率和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有一定的指标。营养不良,在这30年间,数据是明显下降的。谢谢。
2006-12-30 10:37:37
- 陈春明:
关于肥胖问题,疾病的危险,我们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来看,现在还没有更多的证据来证明有疾病的危险,特别是2岁以下的孩子,我主张都要考虑他们的肥胖。但是肥胖问题,如果是7—17岁的学生,2002年的营养调查做了分析,就是在7—17岁年龄的学生,肥胖的孩子、超重的孩子的疾病危险是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在血压方面,他们的血压高于正常孩子。包括我们所说的代谢综合症,就是血糖高、血压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都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所以,7—17岁的儿童,肥胖和超重的疾病危险增高了。所以,对于儿童肥胖怎么样很好地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绝对不是考虑要减重,一定要在正常发育的情况下,使他们能够预防肥胖。
2006-12-30 10:38:16
- 陈春明:
至于儿童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我们已有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做了15年的监测,这15年的监测证明,低体重率和生产迟缓的问题15年内大大下降,从我们调查的数据来说,已经提前完成了2010年的《儿童发展纲要》的指标,已经达到了这个指标。特别是贫困的农村,我们专门分析了贫困农村的调查结果,贫困农村在1988—2002年期间,身高不足的地区,就是生长迟缓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2002年一直到2005年三年间有很大的降低,从30%降到18%。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农业政策,我们的“三农”政策,能够使贫困农村的农民收入提高幅度很大,所以贫困农村孩子的喂养有很大的变化,孩子6岁以后给他们一些动物性食物、牛奶、鸡蛋的比例增加了,这样使孩子的营养不良率大幅度下降。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很快地得到解决。
2006-12-30 10:39:37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这次调查为什么要选择营养较好的城市的健康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有没有对非健康的儿童就是有疾病的儿童的生长发育的调查?
2006-12-30 10:42:02
- 杨青:
这个问题问得很专业。因为我们是延续了1975年连续四次当时选的城市,为了维持数据的连续性,就没有进行改变。1975年选点的时候,也考虑了北片、中片、南片,现在才提西部、中部、东部,当时是按南北片和中片算的,其实也有西部,包括城市中西安、昆明都属于西部的,但是确实是在城市。城市中就包括城区和郊区,郊区中的儿童是一多半,我们看看儿童父母的职业,父亲大概40%是农民,母亲将近50%是农民。所以,是中国正常儿童生长发育的参考值。
关于疾病,比如说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生长发育,这是属于个案,应该单列,我们也有一些资料。我们请朱教授再解释一下。
2006-12-30 10:42:38
- 朱宗涵:
从1975年开始,有在座的张庭大夫,我们经历了4次调研,选这样的人群主要是要对我们国家正常儿童营养状况和发育水平做一个评估,国外已经有类似的研究。为什么选营养较好的人群呢?因为他们要代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在当前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特别是保健水平上,儿童发育所能达到的水平。杨司长刚才讲,有一些是因为疾病或者特殊的情况影响了生长发育,我们的调查是要看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不同的医疗保障水平上、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国家正常儿童所能达到的发育的水平。根据国外的研究,这种水平的变化至少是10年、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们确定10年做一次,因为时间短看不出变化。
2006-12-30 10:43:52
- 朱宗涵:
获得的数据使我们知道了当前中国儿童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发育所能达到的水平,这样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区提供一个参照值,就是这个地区与参照值相比是高还是低,低多少,如果是明显地低于参照值,说明这个地区的儿童的发育存在着差异。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个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存在着比较大的空间,在制定卫生政策、营养政策、保健政策的时候,就要在这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来推动这个地区儿童生长发育水平的提高,来达到国家的标准。这是世界上比较一致的,世界好多国家的正常值来评估一个国家的儿童发育水平的时候,都是以营养较好人群作为参照值。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提出的全球儿童生长发育标准,是采用美国的,他们认为在现在的历史水平下,儿童的生长发育是可以达到的。所以,我们这样一个研究既可以评价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的趋势,同时也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提供全国儿童生长发育的参照值,提供必要的依据。
2006-12-30 10:45:00
- 主持人邓海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卫生部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也祝各位2007年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06-12-30 10:46:20
- 中国网: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
2006-12-30 10:46:48